编辑: 865397499 | 2019-11-08 |
1985 年的一天,
5 岁的上海 小囡张弛跟着父亲去外地游玩, 一大早被叫起来的他懵懵懂懂 来到了上海站 (老北站) .
火车 是6点30 分的, 他们到站时已停 止检票, 以为误了火车的父亲一 脸着急, 但在车站客运员的帮助 下, 他们在最后一刻登上了火 车.这是张弛第一次坐火车, 而 那位热心的客运员也在他幼小 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了 他时至今日对人生第一次铁路 出行的唯一记忆. 让张弛和家人没想到的是,
13 年后, 他也成了一名 铁路 人 . 1998年, 从苏州铁路学校中 专毕业的张弛被分配到了当时 的上海铁路局上海列车段. 我 是学空调专业的, 按理说应该是 分到车辆段, 但当时客运段缺 人, 所以我和很多同学都被分到 了客运段. 张弛回忆说, 到单位 报到、 培训后, 他拿到了一本小 册子,上面写着: 沪港列车 ――他被分到了沪港车队. 彼时,
18 岁的张弛对于沪 港列车并没有太多的概念, 他只 知道与其他车队相比, 沪港车队 的制服是专门定做的, 能进沪港 车队的人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那天, 张弛回家时自行车骑 得飞快, 一到家就跟母亲说: 妈妈, 我要去香港了! 而得知消息 的父亲则专门到卤菜店买了半 只烤鸭回来庆祝. 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一趟 进港列车, 沪港列车开行于香港 回归之前,
1997 年5月19 日K99 次列车开始开行, 途经浙江省、 湖南省、广东省,列车运行全程1991 公里,单程需要30 个小时.沪港列车开行之初, 使用的 是老式 绿皮车 , 餐车、 取暖都要 靠烧煤.直到张弛加入沪港车队 时, 沪港列车仍是 绿皮车 . 以为能去香港的张弛上车 工作后才发现, 自己离香港还远 着呢――作为 新人 , 他只能执 乘到广州! 当时车上的锅炉、 餐 车都要烧煤炉, 我的工作就是负 责生炉子. 张弛说, 每次执乘 时, 他们都要提前一天上车, 做 各种准备工作, 餐车要上料, 炉 子也要提前生好. 在家里从来没生过炉子的张 弛, 开始跟着师傅学习生炉子. 起初, 因为掌握不了生火的技巧, 经常把木块、 纸板烧完了炉子还 没烧好, 即便把炉子生旺了也不 是一劳永逸, 中间要不停地关注, 每次加多少炭也是有窍门的, 加 太少炉子容易灭, 加太多也不 行. 说起当年生炉子的情景, 张 弛至今仍觉得历历在目. 事实上, 在现在很多人看来 很有怀旧色彩的绿皮火车上, 有 着列车员们最苦的回忆. 冬天 胸前一团火, 四周全是风.夏天 如同蒸桑拿, 浑身湿漉漉, 身上 长满了痱子. 这是餐车师傅们 最深的感触.那时, 餐车的炉灶 烧煤, 灶头旁便连着一个煤箱, 炊事员不但要做饭做菜, 还要给 炉灶添煤.煤烟、 烟油从煤箱里 一股脑钻出, 时间久了, 鼻孔里 全是煤灰, 衣领也都是黑的.在 不足三平方米的狭长厨房, 炊事 员要一个人完成洗切炒 一条 龙 , 一时半刻都没办法停歇. 由于列车在运行中晃动不稳, 刚 从事餐车工作的新手还会吃不 少切菜切到手的苦头.而没有 供电的列车上, 储存食材的方式 也很原始, 铁皮箱包裹棉被和冰 块成了那个年代的 土冰箱 , 路 途超过两天的列车, 还需要在途 中补充冰块, 以保证餐料的食品 质量安全. 让张弛感到幸运的是, 他并 没有在绿皮车上吃太多苦, 工作 两个月后, 就在他终于掌握了生 炉子的各项技巧后, 沪港列车由 绿皮车升级为了 红皮 的新型 空调车, 车厢里的供暖、 热水全 部改为用电. 啤酒饮料矿泉水, 花生瓜子八宝粥!来, 腿收一下了啊! 曾几何时, 这样的叫卖声是乘坐火车时的 标配 , 而如今, 那 满载 货 物的小推车已经成了几代人的回忆, 这句叫卖也成了网络上网友用于表达 吃瓜 心情的笑谈.从需要烧煤的绿皮车到冬暖夏凉的 新型空调车, 再到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动车和如今有WiFi、 可以扫码叫餐的高铁,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中国铁路举世瞩目的跨越式 发展, 中国人的铁路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 快捷、 舒适, 而列车上的乘务员, 也在平凡的岗位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餐车师傅冬天胸前一团火四周全是风, 夏天蒸桑拿浑身湿漉漉
1993 年, 空调列车出现, 开 始在部分线路上运行.车上有 了夏天制冷冬天供暖的空调, 旅客乘车的舒适性大大提高.1999 年开始, 双层空调列车、 全 列软卧列车出现在旅客的视线 中, 餐车的设备设施也整体实现 了 电气化 , 不仅配备了电磁炉 灶台、 蒸箱和冰柜, 煤烟灶也换 成了不锈钢灶台, 配上了用电的 电磁灶, 当时庞巴迪列车餐车还 配备了吧台, 时尚的调酒师可以 为旅客提供酒水饮料. 此时, 在沪港车队的张弛干 起了很多小孩子乘火车时曾向 往的工种――售货员! '
啤酒方 便面, 瓜子花生矿泉水, 饮料扑 克八宝粥, 来, 脚让一下! '
这些 确实是我们那时候的叫卖顺口 溜. 张弛回忆说, 上世纪90 年代 末和本世纪00 年代初, 乘火车出 行的旅客量有了比较明显的增 加, 虽然很多旅客都会自己带 很多吃的, 但路上时间长, 二三 十个小时下来也 '
消耗'
很多 (吃的) , 所以我们的东西都卖得不 错. 不过, 张弛也坦言, 列车售 货员的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中 的那么轻松.他们要提前一天 上车上料, 瓜子、 啤酒、 方便面等 卖得比较多的商品都要上足, 而 且要检查好是否有过期、 变质 的, 餐车展示柜也要摆放整齐. 售货车装满的话, 女孩子是推 不动的, 再加上车厢走道里经常 站满了人, 走起来很费劲, 所以 当时的售货员都是以年纪轻的 小伙子为主. 张弛说, 那时的沪 港列车有十六节车厢, 车上要配 1-2 个售货员, 经常只走了一两 节车厢售货车上的东西就卖光 了, 要赶紧再去配, 一趟车下 来, 体力消耗也很大.但那时候 年轻, 并不觉得累, 大家不同车 班的售货员之间还互相赶超比 拼比赛.
2000 年, 工作了两年的张弛 终于能执乘到香港了, 但他对于 香港是什么样子仍是 一无所 知 , 到了九龙站之后, 我们不 能出站, 而且列车很快就要折 返, 我们在
2 个小时之内要做保 洁、 更换卧具等很多工作, 时间 很紧张, 根本无心想外面是什么 样子.
2005 年, 张弛终于有了一 次去香港旅游的机会, 尽管出发 前他的脚骨折了, 但他还是坚持 去了香港, 这次我终于出了九 龙站, 撑着拐杖在维多利亚湾拍 了张照片. 2007年4月18日起, 随着中 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沪港列车 由K99/K100 ( K 字头快速) 升级为 T99/T100 ( T 字头特快) , 列车运 行时间缩短至约
20 小时.2008 年1月, 沪港列车车型全面新换 成25T 型直供电集便器车底, 硬 件设施进一步改进, 既环保又舒 适, 两人高包不仅有卫生间, 还 有沙发、 电视等日用设施. 在沪港车队工作了十年后, 张弛本有机会回车辆段, 从事自 己所学的专业行当, 但他最终还 是选择留在了客运段.2013年, 啤酒方便面, 花生瓜子矿泉水, 饮料扑克八宝粥成几代人记忆 绿皮车时代空调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