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 2019-11-12 |
158 号内容简介本书 根据二 战后中 苏( 中俄) 关系的 友好、 冲突和 正常化 三个时 期为 线索, 借助于原始档 案文件、 回 忆录、 记 实报告等文献 材料, 在 以往中外学 者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新的视角, 采取历史 的、 逻辑的、 比较的 方法探寻中 苏关 系变化的根源;
中苏关系变化的内容、 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中苏进行国际合 作的基本内容、 特 点以及国际局势影 响中苏关系的 因素, 希 望对新时期 两国 关系的发展给予历史的启迪.
本书适于在校本科生、 研究生学习二战后中苏( 中俄) 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专题课程的需要, 也可为一般读者深入了解其来龙去脉提供参考. 书名: 二战后中苏( 中俄) 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作者: 王奇 出版者: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学研楼, 邮编 100084) ht tp: / / www. tup. tsinghua. edu. cn 印刷者:印刷厂 发行者: 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 开本:
787 *
1092 1/
32 印张: 8.
375 字数:
210 千字 版次:
2000 年5月第
1 版2000 年5月第
1 次印刷 书号: ISBN 7-302-03865-1/ K・18 印数: 00001~00000 定价: 0.
00 元 在历史的回顾中思考, 在历史的思考中奋进!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俄罗斯导师 Д е г т я р е в а Р . В . 以及帮助我、 支持我、 关爱我的人们. ・ Ⅰ ・ 目录引言
1
第一章 奠定新型中苏关系的序曲(
1945 年―1949 年)
4 ………
一、战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5 …… ( 一) 二战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5 ……………… ( 二) 二战后国际形势对于中国的有利因素和 不利因素
5
二、苏方所奉行的原则及对中国革命斗争的支持
6 ………… ( 一) 苏方所奉行的原则
6 ( 二) 苏方对中国革命斗争给予支持
7 ………………… ( 三) 中苏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
11
三、中苏两党矛盾已露端倪
13
第二章 新型中苏关系―― 友好、 合作的战略同盟的确立 (
1949 年―1955 年)
16
一、中苏在政治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17 …………………… ( 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及其他协定的签订 ――中苏关系的发展上一新台阶
17 ……………… ( 二) 始终如一地建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大的席位, 这既是国际上、 政治上的声援, 又是道义上、 原则上的支持
20 …………………… ( 三) 朝鲜战争, 中苏为捍卫世界和平而斗争
20 ……… ( 四) 苏方延长把长春铁路( 满洲铁路) 权益移交 给中国和对旅顺港共同管理的期限
21 …………… ・ Ⅲ ・
二、中苏在经济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21 …………………… ( 一) 贸易与贷款――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和信贷关系
21 ( 二) 苏方向中方提供科学技术援助
23 ………………… ( 三) 合营、 移交及赠予―― 中苏经济合作的 又一体现
24
三、中苏文化交流
25
第三章 新型中苏关系的延续与双边关系发生曲折的 内外因素(
1956 年―1959 年)
28
一、中苏经济合作在继续
28
二、苏共二十大、 中共八大与中苏关系发展的 转折性效应
30 ( 一) 苏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56 年2月14 日到
25 日)
31 …………………… ( 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1956 年9月)
35 ……
三、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苏关系
36 ( 一) 波兰、 匈牙利危机及中方的反应
36 ……………… ( 二)
12 国莫斯科宣言与中方的立场
37 ………………… ( 三) 中东危机与中苏北京会谈的成果
39 ……………… ( 四) 中美苏三国关系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41 …………… ( 五)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方的态度
41 ……………………
四、中国国内形势与中苏关系
42 ( 一) 人民公社和 大跃进 运动与苏共对 运动的态度
42 ( 二) 炮击金门与苏方的立场
42 ( 三) 西藏事件及中苏关系的变化
43 …………………… ( 四) 没有达成协议的赫鲁晓夫北京之行
44 …………… ・ Ⅳ ・
第四章 中苏冲突时期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苏论战 (
1960 年―1964 年)
46
一、含沙射影式的论战的开始
46 ( 一) 争论的问题
46 ( 二) 争论的环境
48
二、苏共 《公开信》 发表的前前后后, 中苏论战向公开化、 尖锐化转变
57 ( 一) 引发中苏论战重新开始的三件大事: 苏南恢复 友好关系、 古巴危机和中印战争
57 ……………… ( 二) 召开新的国际会议的建议和共产党会议
59 ……… ( 三) 中苏再度论战的准备
60 ( 四)《公开信》 问世的前前后后
65
三、中苏之间的公开论战在逐步加剧
86 …………………… ( 一) 中苏公开论战在继续
86 ( 二) 罗马尼亚进行调停尝试
94 ( 三) 中苏论战重拾升势
95 ( 四) 中方拒绝苏方的建议
96 ( 五) 中苏论战的进一步加剧
100
第五章 中苏两党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 并逐步进入全面 对抗时期(
1964 年―1969 年)
102
一、勃列日涅夫时期初期的中苏两党关系 ――总体趋势在延续、 矛盾分歧在加深
103 …………… ( 一) 赫鲁晓夫的下台与中苏关系的短暂改善
103 …… ( 二)
19 国共产党莫斯科会议的前前后后
105 ………… ( 三) 中苏之间的对立在加剧
109
二、中国 文化大革命 初期的中苏关系――两党关系 彻底破裂, 并逐步向国家关系中引申
116 ……………… ( 一) 北京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及中苏政府的 ・ Ⅴ ・ 彼此驱逐行动
116 ( 二) 苏方批评中国外交政策并首次由官方对 毛泽东进行攻击
118 ( 三) 新的抗议示威活动及中苏政府的 又一次互相驱逐行动
121 ( 四) 苏方谴责毛泽东和 文化大革命
125 …………… ( 五) 苏联商船被驱逐事件
127 ( 六) 中国拒绝参加庆祝十月革命
50 周年大会
128 …… ( 七) 中苏两国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 不同立场
129
第六章 中苏冲突时期的又一重要内容: 边界争端与 武装冲突(
1960 年―80 年代初)
132 ……………………
一、中苏边界问题的提出、 争论与冲突
133 ………………… ( 一) 中苏边界问题的提出及就边界问题 所进行的争论
133 ( 二) 中苏边界发生争端事件, 直至武装冲突
136 ………
二、谈谈打打成为中苏边界争端问题的主要特点
141 ……… ( 一) 中苏边界谈判和中苏边界再度紧张
141 ………… ( 二) 中苏边界谈判的恢复与新的边界 冲突事件
149
三、中苏边界谈判因国际局势发生变化而 暂告中断
153 ( 一) 国际局势的变化与中苏边界会谈的 暂时中断
153 ( 二) 中苏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新表示
154 …………… ( 三) 蒙古在中苏边境争端问题上的 倾向性态度
156 ・ Ⅵ ・
第七章 国际关系新格局对中苏两国关系发展的影响 (
60 年代末―80 年代初)
159
一、中美关系的突破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160 …………… ( 一) 中美关系向正常化轨道发展
160 ………………… ( 二)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基础
164 ………………… ( 三)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和苏联的反应
168 ………… ( 四) 中美两国签订经济和军事协定及 苏方的反应
174 ( 五) 台湾问题是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 关键因素
177
二、亚洲地区形势的新变化及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181 ……… ( 一) 印度、 巴基斯坦战争及其中苏两国的 反应
181 ( 二) 中苏双方的对日关系――亚洲地区的 重点关注对象
184 ( 三) 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中苏分歧的 重要因素之一
187 ( 四) 苏军入侵阿富汗――中苏分歧的又一个 重要因素
189
三、中国与欧洲国家发展新型关系及其 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192 ( 一) 中国与罗、 南、 阿关系的新变化及对中苏 关系的影响
192 ( 二) 中国同西欧国家改善关系及对中苏关系 发展的影响
196
第八章 毛泽东逝世前后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 (
70 年代―80 年代初)
200
一、70 年代前半期的中苏关系
201 ・ Ⅶ ・ ( 一) 中苏关系发生起伏, 但争论与对抗 仍是主流
201 ( 二) 中国国内政局出现不稳定因素及 中苏关系再度恶化
206
二、毛泽东逝世以后的中苏关系
211 ( 一)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国内政局的变化
211 ………… ( 二) 苏、 中领导层的调和态度与双方的 争论并存
211 ( 三) 中苏关系逐步向稳定的方向发展
220 ……………
三、同期中苏经济关系的发展状况
227
第九章 中苏关系向正常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