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9-12-07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2014 年3月I目录1指导思想

1 2 培养目标、学制与方式.

1

3 培养思路

2 4 选拔方法

4 4.1 面向对象.4 4.2 选拔时间及选拔程序

4 5 培养方案.4 5.1 总体培养方案

4 5.2 培养模式.5 5.3 课程体系.7 5.4 能力培养方案

7 6 教学计划.9 6.1 课程体系框架

9 6.2 课程体系特点

11 7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12 7.1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2 7.2 培养目标.12 7.3 培养计划.12

8 师资队伍建设.14

9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15 9.1 建设思路.15 9.2 组织管理体系

16 9.3 部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合作企业简介

17 附件 1:浙江大学机械行业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标准.19 附件 2:2013 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23 附件 3: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课程专业目标实现矩阵 ......28

1 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精神和要求,以 卓 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通用标准及机械行业标准为指导,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在 学校本科生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精心筹划,周密安排,认真讨论,拟定了浙 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 浙大机工专业卓 越计划 )和实施方案.

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 年) 》 .面向社会需求,主动服务我国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 化道路 的战略, 主动服务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 主动服务 走 出去 战略,主动服务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按照教育 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总体工作思路和标准要求, 树立 面向工业界、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的工程教育理念.按照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总 体部署,探索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构筑集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 综合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 浙大 模式. 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与素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核心, 通过不断丰富工程内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 培养、突出学生工程实践、加强与企业合作,以达到强化整合培养的要求.目标 是培养具有卓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具备强大发展后劲的、 站在机械行业技术前沿的未来卓越机械工程师, 为我国现代化及工业化所急需的 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2 培养目标、学制与方式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 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具有卓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具备 强大发展后劲的、站在机械行业技术前沿的、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运行管 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卓越机械工程师后备人材, 为我国现代化及工业化所急需 的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培养学制:4 年.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本科的学制年限设为

4 年, 在学校累计学习

3 年时间,在企业累计学习

1 年时间,获学士学位. 培养方式: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机械工程专业的所有同学都按照 浙江大学

2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标准 进行培养.即本专业的所有学生均执行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前三年课程方案,完成通识课程、工学大类课程、专业核 心课程以及基本的工程训练环节.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按照机械工程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部署, 成立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 指导小组,采用学生自愿申报和指导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采用本方案培 养的学生. 其次,按本方案培养的学生,与机械工程系其它按其相应专业卓越工程师培 养方案培养的学生组成行政班,由机械工程系进行统一管理.在学习上,由机械 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指导小组进行指导,并为每位学生指定一位指导教师. 第三,由指导教师根据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结合学生 所获学分和课程、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实际,制定后续课程学习计划以及企业 实习/实践计划,经机械工程系卓越工程师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批后实施. 第四,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实习/实践计划,确定参与学生培养的合作企业、 合作导师,并制定更详细的企业实习/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内容的方案,经机械工 程系卓越工程师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批后执行.

3 培养思路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将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制定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教学大纲,通过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任务拉动式研讨性和实践性 环节设置,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目标是建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 教学模式,并逐步向兴趣驱动教学模式转变,强化工程文化,最终培养具有浙大 特色的、具有卓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强大发展后劲、站 在机械行业技术前沿的未来卓越机械工程师. 1)新开设

3 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识课程, 工程伦理学 、 工程管理 学 和 工程经济学 ,培养同学们的工程素养、团队协同、项目预算与进度控 制等工程型人才所必须的基础素质及能力. 2)通过企校联合新开设

7 门技术专题研讨课: 产品设计实践 、 产品制造 实践 、 机械工程师论坛 、 质量工程 、 装备可靠性设计 、 机电产品总体 设计 、 装备结构件优化设计 .立足企业需求,总结具体工程项目中的一些关 键问题,实现同学们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3)设置项目导向类设计大课程: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大课程的设计可以 避免相似知识的重复授课, 也可确保学生可以有效利用充裕的课外时间进行深入

3 设计,让学生课外忙起来.整个课程就是一个来源于实际问题的项目.进行项目 式强化教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项目意识、通过项目使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 题能力得到培养. 4)安排

6 门机械工程实践类课程: 产品设计实践 、 产品制造实践 、 质 量工程 、 装备可靠性设计 、 机电产品总体设计 、 装备结构件优化设计 . 在这

6 门课程中, 通过结合老师及企业目前正在研发的课题, 让同学们参与实际 项目的研发过程,进一步强化同学们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获得解决实 际机械工程问题的乐趣及成就感. 5)通过累计一年、共3次的企业实习: 机械工程认识实习 、 生产实习 、 毕业设计 , 熟悉企业环境、 掌握企业制造及生产流程, 结合企业的研发任务, 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及技能,解决企业研发中的若干问题.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生全部按照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进行培养,在 第一到第三学年重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对解 决工程问题的兴趣及掌握解决工程问题所必须的各种技能, 第四学年初选拔一批 富有进取心、学业优秀、动手能力强、并立志从事机械工程事业的学生,深化培 养.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在本科阶段明确了 掌握基础、使用工具和锻炼 能力 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重点,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要 发挥传授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作用,有利于培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专业教学从重视知识内容向重视学习过程转 变,重点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避免高分低能与眼高手低等问题;

课程教学从重 视学习成绩向重视学习效果转变,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教什么) ,避免 讲得越来越多、学会的越来越少. 掌握基础:通过微积分、工程数学、物理等系列课程,以及电子类学科基础 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理、电基础. 使用工具:通过掌握外语、计算机知识与技术,提高获取知识与使用知识的 效率. 锻炼能力:通过专业教育,以理论、实验课程以及实践环节为载体,培养能 力与创新意识,包括合作、交流、学会怎么学(终身学习能力) 、实验实践动手 能力、以及研究方法等(这些是跟学生一辈子的) ;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 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潜移默化地传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方法与思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 4 选拔方法 4.1 面向对象 机械工程专业所有本科生前三年都按照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进行培养, 三年级后认定那些具有浓厚工程兴趣、学业优秀、动手能力强、创造创新能力突 出、并立志从事机械工程事业的学生,进入深化培养. 从2013 年开始,除了认定进入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深化培养的第一 阶段学生以外,还开展选拔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生)学习 的学生,主要面向完成 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 第一阶段毕业生. 4.2 选拔时间及选拔程序 以 学生自愿申请、学系择优录取 的 双向选择 原则,从机械工程系已 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大三阶段学业的本科学生中选拔成绩优秀、 工程实践能力突出、 富有创新精神,并且有志从事工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学生进入 浙大机工专 业卓越计划 进行培养.选拔的学生前三年需要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通识 课程、大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基本的工程训练环节.

5 培养方案 5.1 总体培养方案 以 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 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的科研资源为依托,以浙江大学国家级 工程训练实验示范中心、 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机电类专业 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创建教研协同平台,扩展和提升对工程项目研发和工程教 育的支撑能力,营造使学生成材的工程环境.以具体工程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 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在 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及项目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使得同学们在参与项目的设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