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 2019-12-15 |
z 1996年3月由美国学者Colborn, Dumanoski和Myers编著,美国 副总统戈尔作序的环境著作《被掠夺的未来》出版,从此 "环 境荷尔蒙"这个新名词充斥所有媒体.
著作被译成15种文字. z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 自然基金会(WWF)、欧洲联盟(EU)、美国白宫和环保 署(USEPA)、日本环境厅(JEA)以及英、法、德等发达 国家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 引起大众关注POPs的书籍 DDT的命运: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z 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z 19世纪中叶由印度科学家合成 z 20世纪30年代发现它的杀虫功效,发现该效果的 瑞士科学家在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 z 1930s~1960s间:划时代的农药. z 1962年,《寂静的春天》改变了它的命运. "真理"是永恒的吗?
2 什么是 POP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指: 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 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 够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 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POPs 特性 z 持久性: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评价:半衰期. 水体>60 d,土壤 >
180 d,沉积物>
180 d z 生物蓄积性:蓄积在食物链中,对较高营养级生物造成 影响.评价:生物富集因子(BCF).lgKow > 4. z 半挥发性:远距离迁移.评价:饱和蒸汽压. 饱和蒸气压:0.01~1 kPa;
z 毒性:一定浓度下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有毒影响 POPs有哪些? ? 艾氏剂(Aldrin): 有机氯农药 ? 狄氏剂(Dieldrin): 有机氯农药 ? 异狄氏剂(Endrin): 有机氯农药 ? 滴滴涕(DDT): 有机氯农药,也用作农药中间体 ? 氯丹(Chlordane): 有机氯农药 ? 毒杀芬(Toxaphene): 有机氯农药 ? 六氯苯(Hexachlobenzene): 有机氯农药,也用作 精细化工产品 ? 灭蚁灵(Mirex): 有机氯农药 ? 七氯(Heptachlor): 有机氯农药 ? 多氯联苯(PCBs):精细化工产品 ? 二恶英和呋喃类(PCDDs/PCDFs):非故意制造的副产 品或者二次污染物质 UNEP规定:12种 《关于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物公约》 美国、加拿大、欧洲32个国家于1998年6月签署 六溴联苯 林丹 多环芳烃 十氯酮
3 POPs 的主要来源 人为生产: 有机氯农药;
精细化学品;
化工原料;
染料;
金 属冶炼;
电解电镀;
废物的焚烧;
氯碱工业;
造 纸工业;
等. 二恶英和呋喃(PCDD/PCDF)、六氯苯 (HCB)和多氯联苯(PCB)亦可 从下列来源无意生成或排放: (a) 在露天场地焚化废物,包括填埋场地的焚化;
(b) 冶金工业的其他热处理过程;
(c) 住户燃烧来源;
(d) 使用矿石燃料的公用事业和工业锅炉;
(e) 使用木材和其他生物量燃料的燃烧装置;
(f) 特定化学品生产过程;
(g) 焚尸炉;
(h) 机动车辆,特别是使用含铅汽油的车辆;
(i) 动物遗骸的销毁;
(j) 纺织品和皮革染色(使用氯醌)和涂料(抽提碱);
(k) 处理报废车辆的破碎作业工厂;
(l) 铜制电缆线的低温燃烧;
(m) 废油提炼厂. z z 对生殖和发育的危害:自70年代以来,加拿大男婴的出率下 降了0.22%,美国下降了0.1%. z 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动物雌性化现象严重.英国的一项调 查报告说,在诺福克郡的艾尔河观测点,接受调查的雄性石斑 鱼60%出现了雌性化的特征,不少石斑鱼的生殖器开始具有排 卵功能,并出现了两性鱼 z 致癌、致畸、致突变 POPs的危害 2004年3月初在英国西南部发现的三头六腿青蛙
4 z致癌性 z致畸性 z胚胎毒性 z免疫毒性 z生长异常 z内分泌毒性 z神经毒性 z生殖毒性 二恶英的毒性效应 效应 暴露动物 (ng/kg.day) 暴露人 (pg/50kg.day) 慢性毒性 致胎毒性 生殖影响 致畸性 致癌性
1 30
1 100
1 100
3000 100
10000 2 人和动物接触2,3,7,8-TCDD的许可量 日本卡内米油事件 z 1968年,日本西部各地发生人全身发疹子的怪 病.后来发现原因在于北九州市工厂制造的米 糠油中含有PCB.、 z 后来研究进展表明,致病物质并不是PCB,而 是在PCB制造过程中混入的"Co-PCB". 海豹:人类未来的命运? z 1988年夏,挪威、瑞典、丹麦、德国、荷兰等 国邻接北海的海岸线陆续发现有非正常死亡的 海豹的尸体被冲上岸. z 死去的海豹营养失调,身体比较小,表面有寄 生虫之类的东西. POPs的环境行为 转化机制: z 光化学行为 z 水解行为 z 氧化还原反应 z 生物降解
5 POP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美国DDT的 产量变化及 湖泊沉积物 DDT浓度的 历史变化 全球分布 z全球蒸馏效应: 解释POPs从热、温带地区向寒冷地区迁移的现象. 全球看,由于温度的差异,地球就像一个蒸馏装 置,低、中纬度地区温度较高,高纬度地区温度较低. 假如有一种半挥发性的POPs释放到热带/亚热带地区, 较高的温度促进其挥发,使其进入大气.当其迁移到中 纬度地区时,温度降低,POPs会沉降到地球表面.当 到夏天温度有所升高时,这些物质重新进入大气,进而 向北输运到达高纬度地区.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温度 寒冷而无法挥发,导致高纬度地区的富集.
6 z z 蚂蚱跳效应: 时间尺度:天POPs离我们远吗? 中国典型 POPs的污染状况 ? 我国在1966年至1975年间,共生产PCBs产品约1万吨,主要用作电力电容器的绝缘油、载热油和油漆 添加剂等. ? 二恶英做为五氯酚生产的副产物,含量约为2.26~ 4.74 μg/g ,估计由此产生的二恶英约为90kg/yr. ? 氯碱、造纸工业、有机氯化工产生的废水、废渣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浓度 ( ng/kg )
2 ,
3 ,
7 ,
8 - T C D D
1 ,
2 ,
3 ,
7 ,
8 - P C D D
1 ,
2 ,
3 ,
4 ,
7 ,
8 - H x C D D
1 ,
2 ,
3 ,
6 ,
7 ,
8 - H x C D D
1 ,
2 ,
3 ,
7 ,
8 ,
9 - H x C D D
1 ,
2 ,
3 ,
4 ,
6 ,
7 ,
8 - H p C D D O C D D
2 ,
3 ,
7 ,
8 - T C D F
1 ,
2 ,
3 ,
7 ,
8 - P C D F
2 ,
3 ,
4 ,
7 ,
8 - P C D F
1 ,
2 ,
3 ,
4 ,
7 ,
8 - H x C D F
1 ,
2 ,
3 ,
6 ,
7 ,
8 - H x C D F
1 ,
2 ,
3 ,
7 ,
8 ,
9 - H x C D F
2 ,
3 ,
4 ,
6 ,
7 ,
8 - H x C D F
1 ,
2 ,
3 ,
4 ,
6 ,
7 ,
8 - H p C D F
1 ,
2 ,
3 ,
4 ,
7 ,
8 ,
9 - H p C D F O C D F 贻贝 牡蛎 I-TEQ: 贻贝: 0.92 牡蛎: 0.82 大连湾贻贝和牡蛎样品中的二恶英
7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pg/g dw.
7 7 #
8 1 #
1 0
5 #
1 1
4 #
1 1
8 #
1 2
3 #
1 2
6 #
1 5
6 #
1 5
7 #
1 6
7 #
1 6
9 #
1 8
9 # 牡蛎 贻贝 大连湾贻贝和牡蛎样品中的PC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