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2019-12-21
E-mail:sjy@gmw.

cn

3 家园本版编辑: 舒晋瑜

电话: 010-67078074 2018年 1月 24日 我与李正西先生相识已久, 也 经常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他总是 有深刻的思想和见解出来.现在, 他要收集

2001 年以来发表在国际 学术研讨会上和国内外学术期刊 上的论文, 出版一部学术论文集. 我为正西先生在开辟学术道路的 创新方面获得的丰收而高兴. 这部名为 《吹万集》 的论文集 的题词, 引用的是庄子 《齐物论》 中 的一段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是: 子游曰: 地籁则众窍是已, 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 夫吹万不同, 而使其自已也, 咸其自取, 怒者其谁邪? 这里的 怒 是发动的意思.正西先生采用王夫之 《庄子通》 《庄 子解》 对这句话的解释.说是 风 吹万窍, 音响不同.终于自已者, 始于自取, 而当其鼓气成言, 何怒 发也?谁使之耶? 王夫之解释 天籁 的 吹万不同 , 认为发动者自 始至终的 鼓气成言 ,虽音响不同, 但都是自由表达.正西先生采 用这样的含义来表明 《吹万集》 的 学术品格, 既独立于学术之林, 又是 终于自已者, 始于自取 的出自 天籁 的 吹万不同 的表达. 正西先生所言不虚.他的创 造性研究, 与时代同步, 都是为传 统文化在当代的转型开辟新模式, 为中国艺术理论在当代的运用开 辟新道路所做努力的成果.我们 从中看到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的深入, 看到 了在哲学、 美学、 史学、 文艺学等等 以文学为主体的交互印证之中完 成的崭新认识和见解. 对此, 我印象深刻.例如他论 述中国散文艺术的思维方式, 提出 经世致用思维 意象思维 顺应 自然思维 ,都是人们很少关注的.他指出, 这种思维方式 给中 国散文的发展带来了理性主义的 长处和充分的人文精神 , 是 以国 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社会责任感和 社会责任心的充分表达 , 并且提 高了散文创作的品位和个性特征.刘熙载说: 周秦间诸子散文, 虽然驳杂不同,皆有个自家在内 .所以是以 道 为归, 抉微探 幽.长于思辨, 长于论说, 总是在 引譬连类、 比喻譬说、 触类旁通之 中使理无尽藏.这种文风体现出 一种大家风范, 也给后世散文家以 极为深刻的影响,使他们谨言慎文, 谦恭虚怀, 使他们的散文创作 沿着纯正的道路发展, 也保证了创 作个性的发扬. 这是通透的见解, 有这方面思 考的研究者还不多见. 还有如 《以 精神 作为根本, 推进散文理论建设》 《大散文呼唤 大家风范》 《对国学价值的认同与 边界的扩大》 《论中国古代散文的 文道合一 与 文道分离 》 , 也都 新见迭出.特别是 《元初散文的文 化意义》 更是打破传统认识的犀利 锋锐的文章.正西先生以透视的 眼光看 元初散文 背后隐藏的文 化意义, 指出: 判断复杂的文化现 象, 不能作简单的单一的判断, 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维.事实已经证明, 仅以民族斗争和阶 级斗争的观点来判断元初散文状 况, 就可能导致偏颇, 更会产生很 大的片面性.只有从大的文化背 景和文化环境来判断, 才能有一个 合理的说明. 这些认识与思考都是在 中国 古代散文的当代面向 的语境下进 行, 更值得重视与思考. 以上这些认识与思考又都是 在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学养 基础上进行的.据我所知, 正西先 生不仅有扎实的文史功底, 而且也 对哲学、 美学、 西方文艺理论有深 入的了解.他出版过 《中国散文艺 术论》 《道德经》 评注、 《菜根谭》 评注、 《围炉夜话》 评注、 《千古祭文》 赏评等著作, 而且也在佛学方面有 深入的研究并且有 《支遁评传》 《东 晋般若学 六家七宗 综论》 等著作 出版.所以, 他作刘勰 《梁建安王 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 译释、 《唐代 著名诗人刘长卿文化遗产考察报 告》 就游刃有余.他为了更清楚地 熟悉和掌握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 曾经大量阅读和钻研中国古代的 文论、诗论、画论、书论和小说评点, 以便准确有力地运用中国传统 的文学理论来解释和评价中国文 学的问题. 这样, 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 评的创造性见解便建立在视野宽 广、 锋锐精密的坚实的基础之上. 所以他提出以 精神 作为根本, 推 进散文理论建设, 纵览上下古今, 对散文理论建设大有裨益.他的 文学评论也纵横捭阖, 峭拔有力. 例如, 他将雷达散文集 《皋兰夜语》 放在 回归本体的创新 的语境中 予以评论, 揭出当代诗文创作的弊 端, 可谓振聋发聩.他指出,当代散 文 思想的贫瘠, 哲理的贫乏 的原 因是对精神本体的忽视, 而把情感 奉为圭臬,大大缩小了散文的功能.必须回归到精神的本体, 才是 解救之道.其次是必须回归到古 文和文章的本体上来, 把一切不是 虚构的文字, 统一到通过散文予以 表达的方式上来, 可以是哲学的、 可以是伦理学的, 可以是禅悟的, 可以是政论的, 可以是抒情的, 可以是论辩的,可以是语录体的等等, 总之, 凡是人格力量的表达, 哲 学的、 文化学的、 社会学的、 心理学 的透视等等, 都是散文文体的强有 力的功能.其他, 如对散文创作、 对长篇小说 《酒楼》 及湄南河诗歌 及学者的著作的评论等也都有透 入底里的评论出来. 总之, 《吹万集》 可以证明, 正 西先生的学术研究具有开阔的视 野和深刻的思辨.这是正西先生 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特色之一. 那些冬天也被植物纠缠的山 野, 笼罩在黧铅色的天空下.寒意 是从雨雾中升起的, 通过古老的街 道和房屋、 石板路, 这些越来越黯 淡的景物, 又通过冷雨聚集在一 起.深埋在时间厚壤下的记忆, 那 些人, 那些古人和洋人――番仔, 在雨中, 他们会时常出现在闪着冷 冽光芒的街道上, 彳亍游荡.他们, 古老的人, 仿佛有最后一个坚 守者, 一个番仔, 执着地, 打着洋 伞, 皮鞋发出被雨水浸过的沉闷 声.他刚从大清五个夏季邮局 之一的鼓岭邮局出来, 给遥远的亲 人发过一封信.贴上大龙邮票, 有 沉重的邮戳在信封上奋力一跺的 声音, 他在鼓岭生活的信息便传送 到大洋的另一端.他踅了个弯到 邮局背后的古街, 用地道的福州话 点了一碗放有岭上薤菜的海鲜锅 边, 与店里的山民食客们聊天.然后, 他买了挑担卖菜的几把水灵灵 的青菜, 还有牛肉, 有香草――那 是炖牛肉必放的.这种鼓岭生长 的草, 会把沉醉的香味留在味蕾 上、 梦境里.那些低于街面房顶的 黑瓦和蓄水的石槽, 都在雨中顽强 呈现.他孤独地走过田陌、 水井、 坟、 荒地, 走近石砌的屋子, 百叶窗 在风中啪哒作响.檐廊上, 一杯咖 啡已经冷凝.溪水正在流动, 溪上 的大石圆墩墩的. 那些干净的石墙, 经过了一百 年, 依然百毒不侵, 连青苔都没有 感染星尘, 它们的自净能力太强大 太神奇.也许到了半夜, 它会悄悄 掸掉身上的尘土和苔藓, 挺着贞洁 干净的胸, 拗着脖子, 站在这风雨 如磐的时间里. 开始蒸腾起来的市声在一个 山岭上, 在曾经虎蹿狼行、 古木参 天也鸡鸣狗吠的村落.千年紫杉 横卧的虬枝像巨大的钢栅显示着 它们的躯干.井壁上长满蕨类的 水井台上, 光滑的井圈刚被那个番 仔汲水的绳子摩擦过.番仔在这 儿有几百人, 像候鸟一样, 等五月 天气转热后就会准时出现在这里.他们大兴土木, 啸聚山林, 兴 办教育, 传播宗教, 免费治病.他 们打网球、 游泳、 跳舞、 赛马, 也同 时端着猎枪, 射杀山兽, 在他们打 死的斑斓大虎面前吹着滚烫的枪 口摆 pose…… 此刻的雨雾依然带着一点黛 蓝, 好像暮色早临.行人全无, 门 口的对联亮着唯一的红.但角落 里的野茅、 竹丛和梅花都在顽强生 长, 梅已打苞.往四下望去, 松林 和深厚的山体阴影将视线隐去, 那 些造型各异的石头屋, 古堡一样蹲 在蜃景中.在迷魃畲ζ〉奈 脊与院墙, 全像是用巨石凿的, 像 搁在旷野的怪兽, 在绵延的青烟中 忍受风雨和寒冷的刮削, 它们残存 的身影是冬天黑色的慰藉. 那个在石头上凿出的游泳池, 是浪漫主义的杰作.这个巨大的 空间, 像是一场舞会过后的枯寂空 寞, 盛满了特别伤感和别离的残 液, 落叶成为信物.风动山冈, 一 阵阵的浓雾从山上翻滚过来, 像是 天瀑, 使得这疏肃的季节, 我们无 论如何都无法逾越某种悲伤的意 绪, 各自想着那些与我们无关却深 深触动我们的事情, 内心空落茫 然, 莫名惆怅.挖掘的石池, 堆砌 的石壁, 在建造之初就似乎想到了 它们的结局, 隔绝了时光的温馨抚 摸.芦花飘飘, 冻雨霖霖, 那些已 经离弃的身影, 像孤魂野鬼, 漂浮 在异国的荒野, 或散落在破碎的回 忆中. 奇异的失去主人的石屋, 它们 的内部是我不愿意走进的, 好像你 前行一步, 就是与某个孤魂汇合, 看他手擎油灯, 从百叶窗透出的幽 幽光线里, 那被石头潮湿的反光勾 勒的脸, 在一瞬间, 又嵌进石壁, 一 阵淡墨洇开, 变成了旧时的镜框和 水渍. 在万国公益社高大的挡风墙 外, 当地人指给我看纪念郁达夫的 鹤归亭, 在那儿, 是农历清明, 他曾 在村民自酿的酒中醉过, 并酒后真 言说: 魂若有灵, 我总必再择一个 清明的节日, 化鹤重来一次. 更远 处是东海, 有一条通往连江县的 路, 但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无边起伏 在细雨中的山岭. 大梦书屋的出现是一个小小 意外.也许它就是志书上记载的 商务印书馆或者开明书局的前身 ――我愿意这样想.就像在无人 荒郊遇到一个妖冶女子, 有前世的 气息.这座灵异的书楼, 在冷雨清 寂中独自优雅, 也可以是一座书的 教堂.是谁将那么有水准的书搬 运至此, 在门外的野云与寒风灌进 来时, 那些书, 文史哲, 都是精心挑 选上山的.阔大, 幽深, 还有着书 楼的美妙幽暗, 仿佛偷蓄着随时可 能失去的整个人类的智慧, 让一个 探秘者发现这儿满地宝藏.还是 石屋, 是一个石头垒砌的库室.那 些深刻的、 在历史星空中闪亮的文 字, 静静地摆放在这里, 因为潮湿, 翻动书页的声音喑哑而低细.云 雾一团团涌进, 萦绕在书架和走廊 里, 你忍不住有想要挺身而出保护 这些古老而脆弱的书籍的念头, 怕它们在如此的严寒中衰老和死去.再新的书在这里, 都像是一件 古物, 蒙上了羊皮封面, 里面画着 通往奇境的地图.它们如此幽寂, 简直像在暗夜里摇曳的寺火.我 们在迂曲的书架中穿梭, 寻觅, 脚 步轻轻地迈上楼梯, 进入二楼, 继 续寻找, 看书, 静坐, 在窗口向外张 望.绍武、 跃文、 马原、 我, 我们搭 着肩, 这张被夏无双小朋友拍摄的 照片成为那个冬日书屋中精灵般 的亮点.我们在书楼听雨.我们 在窗口看山.那渐渐爬升的石磴 道上, 隐隐传来当年番仔们的赛马 声, 马蹄敲打着石头.蹄声远逝, 云雾缭绕, 寒风吹彻.这清简浩大 的凉意, 在白鹭与云雾沆瀣一气的 野岭, 适合我们在此楼远眺. 鼓岭最值得敬仰的景物是那 棵1300年的紫杉树, 一定在浓林如 墨的时代, 它只是其中的一棵.以 它的体位占据宠大时空的树, 枝桠 泛滥, 挣扎在微亮的雨中. 谷暗山 尤静, 林昏地愈明. 在那 如擘絮 飘扬, 如突烟逵 的鼓岭浓雾中, 虎阚狼嗥的阵势敲击得群山嗡嗡 直响, 那种被群山掷下的空旷和时 间, 变得如此辽阔苍茫, 它的挟风 的厚重与神秘, 几乎覆盖了一座山 岭的历史.只有它才有资格与时 间对峙, 充当证人.想到与东海澎 湃一样的字眼, 那曾经连绵起伏、 莽莽苍苍的紫杉丛林, 奔跑过多少 珍禽异兽, 它们美丽的羽毛和花 纹, 它们强健的蹄爪和骨骼, 它们 的吼声, 赋予了多少生命的壮美, 每个夜晚的森林骚潮声, 与那些灵 兽同在.可这棵树, 老树, 它太老, 太孤独, 简直像神一样, 这是多么 可悲的现实.寒冬来临, 它吞咽着 扰人的雨雾, 鼓岭的山川在它眼里 缓缓移动.生命太久之后的寂静 是一场苦刑, 那些曾经一起磅礴流 淌的吼声, 消失在了大地深处.激 越的倾诉, 凶猛的摇撼和椎心的疼 痛, 漫漶成无边无际的悲剧.好在, 在宜夏别墅门口, 我又看到了 两棵千年紫杉, 无奈它们离得很 远.孤独是永久存在的理由.孤 独有着圣像般的庄严. 这一棵树, 和这几棵树, 有如 鼓岭的沉重鼓槌, 它们引而不发, 永远只为汹涌欲狂的激情做一个 姿势. 那天的雨, 我又想起在吃饭过 后, 被马原索去的一蔸薤菜, 青翠 可人, 它将被马原带去栽种在西双 版纳的南糯山.无论是乔木还是 柔软的草叶, 在这里经历过万年, 如果它们与我们相遇, 一定有某种 道理.现在我的口里还留有薤菜 香软腻滑的气息, 那些植物生长的 神秘气息和浓密阴影, 有如穿过大 地的深邃甬道, 抵达生命的秘境. 在生命尽情狂欢过后, 一株草, 连 同一棵树庞大的影子, 将带往各 处, 继续呼吸. 《阿来研究》 2017年第2辑 (总第7辑) 藏区文学与文学川军研究的重要平台 康巴书写的精神气象――对康巴藏族长篇小说的整体 性考察 胡沛萍 于宏四川 康巴作家群 创作的文化特色研究 黄群英 格绒追美的村落叙事与诗化传统 卓玛与神共渡――格绒追美的乡村演绎 徐琴李美萍 辞典如何为小说――谈格绒追美的 《青藏辞典》 陈思广 辞典的诱惑力: 虚无与反讽――读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 《青藏辞典》 栗军创作焦虑的纾解与文学悟境的寻绎――论 《青藏辞典》 文学辞条的类型指向 王士春 丁淑梅 非虚构 词典体 小说的叙事与阅读――以格绒追美 《青藏辞典》 为例 孙胜杰 《青藏辞典》 中的 上善若水 谢应光 韩馨月 论格绒追美的藏地魔幻书写――以 《隐蔽的脸: 藏地神 子秘踪》 和 《青藏辞典》 为例 何志钧 康巴藏区文学 走出去 的翻译话语阐释――从 《隐蔽 的脸》 英译谈起 王治国 格绒追美的神性写作以 《隐蔽的脸》 为例 孙德喜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格绒追美的小说 《隐蔽的脸》 王四四 寻找史诗的现代视野――评达真的 《命定》 梁海康巴文化建构与人性阐释――达真 《命定: 一部藏民族 的现代史诗》 主题解读 吴道毅 为永恒生命, 掬康巴情怀 ――论达真 《命定》 的宗教情怀 刘莉抗战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