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9-08-29

1 0 ] . 至此, 可知 X 当为铅, Y 当 为溶解有金银的铅, 倭铅可勾金 的确切含义是 锌 能够从铅中萃取金( 银) , 即标志着 银锌壳 提银技 术的存在. 据周卫荣研究, 我国炼锌的初创期当在明朝嘉靖 年前后, 锌的最早称呼是 窝铅 [

1 1] . 有了单质锌的生 产, 就为这种加锌提银的方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 础, 所以在李时珍的年代里出现 银锌壳 法即派克斯 法提银( 金) 技术及其记载是完全可能的.

3 其他文献中的线索 3.

1 《 岭南杂记》 的记载 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吴震方《 岭南杂记》 的一段 记载为 银锌壳 法的存在提供了另一佐证( 见图1) : 白铅出楚中贩者由乐昌入楚每担价三两至粤中市于 海舶每担六两海舶买至日本每担百斤炼取银十八两 其余即成乌铅俗称倭铅实不产倭炼出银后仍载入内 地每倭铅百斤价亦六两其炼银之法誓不传于内地炉 火家亦不晓其术也 [

1 2 ] .

2 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3年8月第1 9卷科技史这里的 白铅 是锌的俗称, 多用于清代. 乌铅 即 黑铅 , 是金属铅. 倭铅 明清之际意为金属锌已 有宋应星《 天工开物》 等文献实证. 依此, 试将上段记 载标点( 加注) 如下: 白铅出楚中, 贩者由乐昌入楚, 每担价三两, 至粤中市于海舶, 每担六两. ( 有含银之 铅由) 海舶买至( 自) 日本, 每担百斤, 炼取银十八两, 其余即成乌铅. 俗称倭铅( 者) 实不产倭, ( 乃) 炼出银 后( 之乌铅) , 仍载入内地, 每倭铅百斤, 价亦六两. 其 炼银之法, 誓不传于内地, ( 内地) 炉火家亦不晓其术 也 . 全段记载可分为四句加以分析. (

1 ) 白铅出楚中, 贩者由乐昌入楚, 每担价三两, 至粤中市于海舶, 每担六两 , 讲的是湖南产的锌经广 东出口的事. 贩卖者由乐昌( 今广东省北部乐昌市) 到 湖南以每担( 百斤) 银三两的价格购买, 到广东港口出 售, 每担( 百斤) 价格为银六两. 湖南的锌的具体产地 当在桂阳、 郴州等地区, 这些地区在明清时期一直是 重要的铅锌产地. (

2 ) ( 有含银之铅由) 海舶买至( 自) 日本, 每担百 斤, 炼取银十八两, 其余即成乌铅 , 讲的是通过海运 从日本购买含有银的铅, 每担( 百斤) 这样的铅可以提 取出十八两银子, 提出银之后的铅即为通常的乌铅 ( 黑铅) . 明清时期中国曾从日本进口大量的铜铅等金 属, 日本产的铜与云南产的铜是清代初期主要的铸钱 原料. 《 岭南杂记》 的上述记载显示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的商人能够从日本含银铅中提取出银来. 另据《 天工 开物》 五金铜的记载: 凡铜质有数种. ……东夷铜又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