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 2013-11-24 |
电话: 0571-85312023
20 本报记者 杨振华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大陈人 百吃不厌;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 百转千回大陈人怎么也唱不够、 听不够.
农历十月初十, 是江山市大 陈乡大陈村一年一度的麻糍文化 节.在古韵盎然的汪氏宗祠里, 人们再次唱响 《妈妈的那碗大陈 面》 . 领路人 村支书汪衍君激情 昂扬地说: 软滑有粘性的麻糍, 在 村歌穿越时空的优美旋律里, 紧 紧粘连传统文化, 粘住亲情友情, 还粘结着对最美乡村的憧憬. 唱响村歌, 粘连传统 上午9时, 锣鼓震天响, 麻糍 文化节拉开了帷幕.近千名群 众, 挤满了汪氏宗祠的各个角落, 争相目睹大陈村民的表演. 自从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唱 进央视、 唱响全国村歌大赛后, 这 首村歌激活了大陈的传统文化, 激 发出村民对乡村文艺活动的无限 热情.表演对于大陈村民来说, 已 如下地种田一般, 驾轻就熟. 汪衍君已数不清给多少人唱 过多少遍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 伴舞的十几名妇女已记不清走过 多少个舞台, 但每次表演, 他们深 情如初.围观的村民深受感染, 情不自禁跟着唱. 耳畔回响着村歌, 更想走进 古村感受古老的韵味. 大陈麻糍节, 古称 老佛节 , 因家家户户都要杵麻糍、 吃麻糍 又称麻糍节, 起源于民间秋收后 庆丰收祭拜天地神灵的仪式, 已 经沿袭了数百年.按照传统仪 式, 迎佛送神祭祀天地后, 家家户 户都要摆酒宴饮.但这个热热闹 闹的节日, 前些年成了攀比节: 谁 家客人多, 谁家面子就大. 什么样的面子, 才是真面 子?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 取材自 大陈汪氏祖先 见面认子 的故 事, 歌唱的是妈妈对孩子的爱, 传 递的是孝道文化.唱着村歌, 大 陈人都明白了, 真正的 面子 不 是谁的排场大, 而是精神充实, 是 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坚守与继承. 对坐聊天, 粘住亲情 节日里的大陈, 麻糍的糯香飘 满古村各个角落, 欢声笑语回荡在 曲折的石子巷弄.清晨4时, 徐梅 玉和帮忙的4名妇女已经开始在厨 房忙个不停.中午3桌宾客, 每桌 20多个菜, 考验着主妇们的手艺. 临近中午, 石子路上的脚步 声渐渐多起来, 宾客们陆续上门, 主人家一直忙碌到下午两三点. 这时, 徐梅玉才有空歇一歇,她抓 起一把瓜子, 沐着午后的阳光, 跟 客人聊着家常. 而男人们, 谈起生意和事业. 在江山, 北乡的一些乡镇, 都有麻 糍节. 正是花甲之年的汪庆南说, 麻糍节其实就是农民趁着农闲聚 一聚, 庆祝丰收、 交流经验, 期待来 年再迎丰年.麻糍节是 感情交流 会 , 让亲情友情更深更紧密. 最美乡村, 粘结期盼 这天最焦头烂额的, 大概要 数汪小清, 她在江山市区经营餐 饮20多年, 家里招待几十个客人 完全不在话下.但今天, 蜂拥而 来的游客, 让她招架不住. 她家的房子, 就在汪氏宗祠 一侧.大陈古村落名声日隆, 城 里客人慕名而来.自家房子得天 独厚的地理优势, 吸引汪小清今 年5月回到村里, 考究装修一番, 10月开出 大陈面馆 . 老板, 中午有面吗? 声声询 问穿过厅堂传入厨房, 汪小清忙 着切菜, 不忘高喊一声: 不好意 思, 面卖完啦!幸好有一班在厅 堂的宾客, 帮着招呼解释, 甚至盛 情邀请游客留下一起吃饭, 让会 意的游客感激道谢而去. 午后, 仍有游客进店来询 问.这时, 稍空的汪小清便说: 面卖完啦, 等下要打麻糍, 请你 尝尝. 待糯米在饭甑里蒸熟, 汪 小清喊上丈夫, 端着饭甑一起走 向隔壁邻居家, 游客们紧随身后. 打麻糍的石舂, 并不是人人 家里都有, 邻里间共用一只, 轮番 捶打, 也是一种热闹.打好麻糍, 汪小清带着游客回到自家厅堂, 将整团麻糍揉捏成一个个乒乓大 小的团子, 再逐个粘上芝麻红糖, 热乎乎香喷喷的麻糍, 引得客人 争相下箸. 看着麻糍节带来的热闹, 汪 小清对面馆的经营更加充满了 信心.大陈村被授予 中国村歌 发祥地 ,今年10 月又获评CCTV 十大最美乡村 .村里开 始规划民宿, 届时留下游客敲打 糯滋滋的麻糍, 更能一起唱响甜 丝丝的村歌. 大陈: 麻糍香甜村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