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 2014-08-05 |
40 亩黄花, 没想到不但 脱了贫, 而且靠着种黄花的收入供三个孩子上了大 学, 还给儿子娶了媳妇. 在我们村, 有一批这样的 '
黄花大学生'
'
黄花媳妇'
'
黄花小汽车'
'
黄花新房'
. 唐万说, 黄花改变了许多人 的命运, 让他们不再为贫困而忧愁.
2018 年夏天, 云州区举办了首届黄花丰收活动 月, 一片片黄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观赏、 采摘. 瓜 园村园沃黄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成说, 随着黄花产 业的不断升级, 他们也在探索研发黄花草编、 黄花宴 等相关产品, 帮助更多农民就业增收. 云州区委书记王凤瑞说, 目前全区
15 万亩黄花中 已有
5 万亩进入盛产期, 总产值达到 3.5 亿元, 农民人 均增收
2000 多元, 在黄花产业带动下, 全区贫困发生率 由2014 年的 30.57% 下降到了
2017 年底的 12.55%, 剩 余贫困人口在
2018 年内全部实现脱贫. 一株忘忧草 , 万家喜眉梢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黄花产业扶贫观察 哈萨克族牧民木黑亚提祖祖辈辈与奶牛打交道, 他不曾想过, 变种 养法 竟让他彻底换了 活法 , 不但 告别了繁重劳作, 还悄然摆脱了贫困户的身份, 而这些 变化都得益于邻居 六六 办的 托牛所 . 天山脚下, 美丽的新疆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 乡努尔加村像一颗绿宝石一般镶嵌在大地上. 今年
42 岁的张峰从小生长在这里, 但若是你在村里询问起他 的本名, 恐怕鲜为人知, 因为村民们都习惯唤他的乳 名―― ― 六六 . 不过, 六六 这个名字真正变得家喻户晓, 是从他 在村里创办 托牛所 开始的.
20 世纪
80 年代起, 在努尔加村定居的哈萨克牧 民就有养奶牛的习惯, 但多以散户为主, 加之缺乏饲养 技术, 牛奶产量少销路难寻. 六六 意识到, 要想不再过穷日子, 就要摒弃 散养 的养殖观念, 于是有了办 托牛所 的想法. 就跟托儿所一样, 你把牛放在我那儿, 牛还是你 的, 我帮你养, 你还能拿
200 元托管费.
2008 年, 六六 走家串户推荐他的 托牛所 , 本以为会引起老乡的 兴趣, 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靠一己之力说服牧民并非易事, 六六 只能 寻求村委会干部帮助. 经过村干部的 苦口婆心 , 村民这才同意先试用一个月, 如果效果好再签合 同. 不久后, 托牛所 入住了第一批 客户 :
70 头 奶牛. 欣喜若狂的 六六 鼓足了干劲, 起早贪黑, 精 心饲养, 一个月下来, 奶牛个个膘肥体壮, 产奶量竟 高出了
3 公斤. 不光如此, 他还为首批 入托 的奶农 每人发放
200 元到
350 元的入托费. 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始对 托牛所 有了信心, 一 些牧民甚至主动送牛 入托 .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 到2009 年, 六六 筹资
300 多万元, 将 托牛所 升级为 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还专门聘请了饲草营养 师, 设立了实验室. 通过严格草质、 水质、 奶质等检测,
2013 年, 这 家合作社成为蒙牛 特仑苏 供奶基地. 打通了供奶渠道, 牛奶就不愁卖不出去. 一些原 先对合作社持观望态度的村民, 这下总算吃了 定心 丸 . 一时间, 送牛 入托 的情景在村里随处可见. 为 了给村民提供更多选择, 六六 鼓励大家把牛寄养 在合作社当 甩手掌柜 , 更欢迎牧民进合作社上班 拿两份收入. 这几年, 木黑亚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