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7-29 |
doe.zju.edu.cn
2011 年3月31 日 浙江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本科生阶段培养方案 目录
一、前言.2
(一)计划背景.2
(二)指导思想.2
(三)培养目标.2
二、学校培养标准
3
(一)总体要求.3
(二)专业特征目标.3
(三)培养机制.4
(四)课程计划.6
三、培养方案
6
(一)培养目标.6
(二)培养要求.7
(三)专业核心课程.7
(四)教学特色课程.7
(五)学制与学分.8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8
(七)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16
四、实践类校企联合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19
(一)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方向.19
(二)制冷及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25
五、校企联合培养课程教学大纲(略)31
六、部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方案
34
(一)浙江大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4
(二)浙江大学―杭州源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0
1 浙江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本科生阶段培养方案
一、前言
(一)计划背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从现在起到
2020 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 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工程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 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卓越工程师;
打造制造业强国,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卓越工程师;
加强民生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卓越工程师;
创造有利于中国发 展的国际环境,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卓越工程师;
提高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 高等工程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培养卓越工程师已经成为新 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我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 工程教育改革,是事关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将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 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 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主动服务我国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战 略,主动服务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主动服务 走出去 战略,主动服务行 业和企业的需求.
(三)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以培养各类工程型人才为主旨,为此本计划根据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 位,紧密围绕以下两大战略目标,合理制定本科工程型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开展能源 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 (1) 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的能源动力类优秀后备工程师,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 的人力资源优势. (2)以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为突破口,促进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工程教育改 革, 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促进我国从工程
2 浙江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本科生阶段培养方案 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二、学校培养标准
(一)总体要求 结合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科技发展战略重点, 本培养标准参照 CDIO 工程教育改革模 式,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浙江大学特色、办学理 念和人才培养定位, 制定本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浙江大学能 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将按照此标准培养学生, 为学生提供一种在实际系统和产品的构思- 设计-实施-运行的背景环境下强调工程基础的工程教育,使学生: 1. 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数学、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2. 具有本专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 质,领导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
3. 能在实际多学科合作团队里工作并进行并有效的交流;
4. 具备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理解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 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
(二)专业特征目标 本专业对以上基本目标进行进一步分解, 形成可以用以定义本专业工程师的专业特征目 标.专业特征目标来源于国家通用标准、能源动力工程行业标准、本专业国内外教学实践、 本专业师生、校友和社会,规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特色.这些特征目标描述一个 动力工程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这17 项特征目标按照四大类,以二级目标的形式分列如下: 1.0 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数学、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1.1 掌握并能应用基本科学与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1.2 将这些核心基础知识的原理运用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及系统工程等相 关学科,侧重于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3 在工程图学、工程测量、工程计算、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新能源产业、工 程管理等方面具有较熟练的专业工程知识和应用能力;
2.0 具有本专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个人能力和专业
3 浙江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本科生阶段培养方案 能力,领导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 2.1 能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2.2 能对具体的工程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验 2.3 整体性、系统性地思考问题 2.4 掌握成功进行工程实践所需的个人能力,如主动性、应变能力、创造力、求知欲 和时间管理 2.5 掌握成功进行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执业)能力,如职业道德、诚信、现时问题 和终身学习能力 3.0 能在实际多学科合作团队里工作并进行并有效的交流 3.1 在团队中工作和领导 3.2 以书面形式、电子形式、
图表以及口头等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3.3 具备应用英语作日常和专业交流的基本能力 4.0 具备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理解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 4.1 认识到社会环境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4.2 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并能在不同的组织中顺利工作 4.3 初步了解工程系统的构思,包括制定要求、界定功能、建模和项目管理 4.4 理解复杂系统的设计 4.5 参加过部分实际软硬件过程和管理程序的实施环节 4.6 了解复杂系统、过程和管理的运行
(三)培养机制 1.学生选拔机制: (1) 选拔对象: 主修专业确认到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
2009 级工科大类本科生. (2)招生人数:本科阶段招生
40 人,组成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实验班. 2.实践课程设置(本科阶段) :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在实践 课程设置上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其中校内学习以课程设计、 实验等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主要安排在短学期及大三阶段完成;
企业学习阶段主 要安排在大四短学期和春夏长学期, 学生由导师安排去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实习,
4 浙江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本科生阶段培养方案 由企业和学校的教师讲授相关实践环节课程,并结合企业题目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3.出口培养模式:实行培养创新型工程师、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等方式的 多通道出口模式,设置本硕连读,计划选拔
15 名左右免试研究生直接攻读工程硕 士学位. 4.相关联合企业:学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及专业共建单位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 企业实习环境.目前该专业主要校外实习基地及专业共建单位如下: 序号 单位承担工作 1.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设计类课程教学和指导,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参加教学 方案制定,担任校外导师 2.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设计类课程教学和指导,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参加教学 方案制定,担任校外导师 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设计类课程教学和指导,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参加教学 方案制定,担任校外导师 4.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项目策划等实践教学基地,设 备生产实践教学基地 5. 杭州锅炉集团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项目策划等实践教学基地,设 备生产实践教学基地 6. 中国蓝天环保有限公司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施工等实践教学基地 7. 广州瑞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共建生产实践教学基地 8. 美的集团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制冷领域实践教学基地 9. 盾安集团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制冷领域实践教学基地 10. 开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制冷领域实践教学基地 11. 丹佛斯-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 限公司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制冷领域实践教学基地 12.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低温液化与分离领域实践教学 基地 13. 四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低温液化与分离领域实践教学 基地 14. 辽河油田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能源油气深冷工艺领域实践教 学基地 15.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暖通类实践教学基地 16.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暖通类实践教学基地 1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航天用低温技术领域实践教学 基地
5 浙江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本科生阶段培养方案 1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参加教学方案制定,共建航天用低温技术领域实践教学 基地
(四)课程计划 本课程计划以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思想,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任 务,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课程设计项目等各种教学环节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 质,使学生在学科背景下掌握深厚的工程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学会应用技术知识,并由此 学会将具有抽象思维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对具体工作的理解. 本课程计划设置的总体思路为:通过重新设置课程计划,将培养学生的个人、人际交往 能力以及产品、 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有机地融入到学科知识中, 使其形成相互支持的课程 体系,减少专业学科知识与这些能力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如下图: 大类必修课程认识实习 实验教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方向 毕业设计 大类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新能源课程模块流体力学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通识课程 思政、军体、 外语、计算机 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 课程设计 生产实践 实践教学环节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