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 2015-02-22 |
编制了专用计算程序,建立了一套多因素作用下长寿命高性能钢桥体 系可靠性分析方法与设计理论. 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与EI 收录
50 余篇;
出版英文专著
1 部;
授权专利
15 项;
培养研究生
40 余名,应邀参加了
20 余场累计
3000 余人的专题培训讲座与学术交流会;
研 究成果被纳入国家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厦漳跨海大桥、贵黄高速阳宝山特大桥、川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迫龙 沟特大桥与通麦特大桥、陕西眉县常兴
2 号桥、陕西眉县霸王河桥和干沟河桥、台州内环路互通立 交工程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见表
3 所列.
3 表1主要完成单位创新推广贡献 单位名称 排序 主要贡献 长安大学
1 负责项目的总体实施,对创新点
1 至4有重要贡献,主要贡献为:1. 提出了桥梁用高性能钢材的断裂韧性、 耐候性设计指标,研发了桥梁用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揭示了缆索高强钢丝的疲劳与腐蚀疲劳机理,提出了高 性能钢桥的选材依据;
2. 研发了基于冷连接设计理念的桥面板粘贴波折连接件,提出了钢塔墩与组合塔墩的 合理构造型式与设计方法;
3. 建立了高性能钢梁、耐候钢梁的受力性能计算分析模型和简化计算公式,建了 管翼缘组合梁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冷连接设计理念的钢-UHPFRC 组合桥面板设计方法;
4. 提出了典型钢桥 结构体系中连接件-构件-整体多层次串并联判别模型与目标可靠指标评判准则, 建立了基于失效树网络拓扑结 构的钢桥体系优化模型;
5.指导了首批高性能钢桥的设计与应用. 同济大学
2 参与项目实施,对创新点
1 至4有贡献,主要贡献为:1.确定了 GFRP 的设计指标;
2 研发了 FRP-钢粘贴节点 等新型连接构造, 揭示了湿热环境下新型连接构造的受力机理与界面传力行为;
3.提出了 FRP 组合桥面板设计 方法,研究了高性能管翼缘组合梁受力行为.4. 研发了桥梁检测数据智能融合软件. 上海交通大学
3 参与项目实施, 对创新点
2 有贡献, 主要贡献为: 建立了新型整体焊接节点及钢管结构节点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提出了钢塔墩开孔的合理构造型式.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
4 参与项目实施,对创新点
3 有贡献,主要贡献为:1.管翼缘组合梁的合理构造与设计准则研究,高性能管翼缘 组合梁桥的工程应用;
2. 提出了高性能钢梁的装配化设计方法,完成了首批高性能钢桥、耐候钢桥的设计.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
5 参与项目实施,对创新点
3 有贡献,主要贡献为:免涂装耐候钢桥的推广应用.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6 参与项目实施,对创新点
3 有贡献,主要贡献为:参与管翼缘组合梁桥与免涂装耐候钢桥的推广应用.
4 表2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排名 姓名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1 王春生 无 教授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项目总负责人,对创新点
1 至4有重要贡献,发表论文
27 篇,其中 SCI 收录
2 篇、EI 收录
17 篇,获专利
4 项,参编著作
1 部,规范编制,工程 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