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 2015-08-23 |
0 1 R é ? ê ê ê ù ? ú ú ú f (9) 式中 u 为控制量;
f 为干扰量;
状态变量 x1 与x2 分别 为视线角与视线角速率. 本文所采用的导引律如下: u = (k + 1) | R ・ | x2 - R ・ ・ x2 + εsgnx2 k = const. >
1 { (10) 式中 ε 为目标干扰上界,满足| f| ≤ε. (4)直接力装置建模 本文拦截弹轨控固体推力器布局在质心处,分2圈(12 个/ 圈)交错排布,所有推力器喷口共用燃烧室, 额定工作时间 0.5 s,一旦点火不再关闭. 为了简化问 题,直接力装置采用固定大小的直接力模式工作,即每 次只能打开连续的
5 个推力器喷口,这样确保提供的 直接力大小恒定,只是方向不同. 本文仿真中,选择固 定的推力大小为
6 kN.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分档固然可提高弹体的性 ―
2 9
3 ―
2017 年6月固体火箭技术 第40 卷能,而从气动总体角度看,采用固定直接力模式可大大 降低系统前期的研发成本. 此外,作者前期的研究也 发现,只要选取合适的推力档位,对于一定机动能力的 目标而言,其修正能力可满足要求.
2 终端末制导直接力点火策略 本节主要介绍当前常用的直接力点火策略,包括 直接力点火时间确定和点火方位确定. 2.1 直接力点火时间确定 直接力点火判断主要取决于预测脱靶量 md 与直 接力修正能力 Δmd 之间的相对大小. 前者表示弹目 双方在当前的相对机动下,定常飞行直至剩余时间结 束时所造成的实际脱靶量估计,后者指开启直接力装 置后带来的弹体侧向附加位移. 据此,给出各个变量 的计算方法如下: 剩余时间估计为 Tgo = R | R ・ | (11) 预测脱靶量估计为 md = Rq ・ Tgo (12) 直接力修正能力估计为 Δmd =
1 2 F M T2 go (13) 式中 R、R ・ 和q・分别为弹目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以及 视线角速度;
F 与m分别为直接力和弹体质量. 据此,可得直接力点火时间判断条件为 md ≥ Δmd (14) 2.2 直接力点火方位确定 本文相对于弹体坐标系[17] 定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