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摇摆白勺白芍 2015-08-26

1 0以上, 从舒适度角度不可行;

M S Q 法在 Tt o p =2

9 ℃, 分组数小于3 0时Nc 也可达到10

0 0以上, 这意味 着将S Q 思想推广到小分组数, 当降载量需求较大

4 4

2 0

1 6,

4 0 (

2 0 ) ?学术研究? h t t p : / / ww w. a e p s G i n f o . c o m ( 对应 Tt o p 较高) 时也会遇到舒适度较差的问题. C P S则能较好兼顾降载和舒适度两方面的要求. 4. 3.

3 降载期空调负荷波形对比 鉴于 A P S从舒适度角度不可行, 本节仅对 C P S 和MSQ的负荷 波形进行对比.以Tt o p =2

9 ℃ 为例, 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1 5,

4 5两种分组数下, C P S和MSQ控制产生的空调群总负荷在降载期前 后的波动情况.其中分组数4 5对应 Tt o p =2

9 ℃时的τ a v e, 从而 M S Q 即对应S Q 的原始方法. 图4 分组数1 5时CPS和 M S Q 法的 逐分钟空调负荷曲线 F i g .

4 M i n u t e G b y G m i n u t ea i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 l o a d c u r v e sb y1 5a g g r e g a t e su n d e rC P Sa n dM S Q m e t h o d 图5 分组数4 5时CPS和 M S Q 法的 逐分钟空调负荷曲线 F i g .

5 M i n u t e G b y G m i n u t ea i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 l o a d c u r v e sb y4 5a g g r e g a t e su n d e rC P Sa n dM S Q m e t h o d 从图中可见:

1 ) M S Q 法下进入降载期后空调负荷要经历一 个大幅振荡期, 随后趋于平稳.如前所述, 该现象的 根本原因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突变后, 受控端状 态的多样性被打破.振荡期可持续2h以上, 难以 在尖峰时段起到降载效果.由图5可见, 即便不考 虑分组数的减小, 上述问题对 S Q 原始方法也同样 存在.

2 ) C P S控制下空调负荷也有波动, 不如非降载 期平稳, 但这种波动不同于 M S Q 的负荷大幅振荡, 仍可实现降载效果.C P S 控制下的空调 负荷波动 是简化控制策略( 体现在减少分组数和实施周期性 启停两方面) 的代价.比较图5和图4可见, 随着分 组数的增大, C P S导致的空调负荷波动幅度有所减 小.整体而言, 这种空调负荷波动叠加于系统负荷 之后, 并不明显加剧系统总负荷波动的剧烈程度.

5 结语 针对现有空调群降载控制方法难以在兼顾舒适 度的条件下有效减少分组数、 简化控制策略的问题, 提出一种 C P S分组控制方式.算例结果表明:

1 ) 在计入受控端温变特性差异的情况下, 平均 分组不能满足受控端热舒适度需求, 将现有的 S Q 思想推广到小分组情况也会出现舒适度难以良好满 足的问题.C P S 法通过对受控端按温变特性的预 分组, 可在小分组控制方式下较好满足降载期舒适 度要求.

2 ) S Q 方法, 无论在大分组还是小分组下, 若不 对受控端制冷机状态实施干预, 则进入降载期时温 控范围突变会导致受控端状态多样性的破坏, 进而 产生大幅负荷波动, 无法真正实现降载.对此, C P S 引入准备时间的概念, 让聚合体分批进入受控期, 由 此可避免空调负荷大幅振荡, 迅速获得可观的降载 效益, 从而适用于短时间尖峰负荷的降载问题.

3 ) C P S法在简化控制方案的同时, 也使得空调 负荷在降载期小幅波动;

但整体而言这种波动不会 加剧系统总负荷波动的剧烈程度. 此外, 本文所提 C P S法是一种分组控制方法, 其降载量可通过室温调节范围的 变化而改变.对CPS在各 种降载目标下的应用方式还有待另文探讨.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 a e p s G i n f o . c o m / a e p s / c h / i n d e x . a s p x ) . 参考文献[1]李天阳, 赵兴旺, 肖文举. 面向峰谷平衡的商业楼宇空调负荷调 控技 术[J] . 电力系统自动化,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