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 2019-07-30 |
1
一、改革开放
40 年我国煤炭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40 年来, 我国煤炭行业顺应时代潮流, 发扬 煤矿工人特 别能战斗 的精神,锐意进取抓改革,凝心聚力谋发展,焕发 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煤炭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一)煤炭高质量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全国煤炭查明资 源储量从
1978 年的
5960 亿吨增加到
2017 年的 1.67 万亿吨. 累计新增煤炭生产能力 44.4 亿吨/年,建成了年产
120 万吨 及以上的大型煤矿
1200 余处, 产量比重提高到 80%以上 (其中,千万吨级煤矿
42 处,产能 6.73 亿吨/年;
在建和改扩建 千万吨级煤矿
37 处,产能 4.71 亿吨/年);
全国煤炭产量由
1978 年的 6.2 亿吨增加到
2000 年的 13.84 亿吨、2018 年的 36.8 亿吨,累计生产煤炭
773 亿吨.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由1978 年的 9.713 下降到
2018 年的 0.093, 实现了煤矿安全 形势明显好转.建成了大秦、朔黄、蒙冀、瓦日、集通等主 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 23.8 亿吨;
建 成了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黄骅和南京、武汉等一批沿 海、沿江煤炭中转港口,煤炭转运能力大幅提升.全国煤炭 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图1-图6)
(二)科技创新驱动力大幅提升.煤炭科技创新体系逐 步完善,资源开发、重大灾害防治、清洁利用与高效转化等 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40 年来,全行 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2 项、中国专利金奖
5 项. 煤2炭清洁高效利用核心技术和工业示范 入选改革开放
40 年40 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2002-2017 年,共评出煤炭工业协 会科技进步奖
3442 项 (其中, 特等奖
23 项, 一等奖
352 项) . 大功率采煤机、输送机、大采高电液控制支架、物联网、新 型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设备与零部件国产化能力显著增强,有 力支撑了我国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建成了
145 个智能化采 煤工作面,煤炭生产方式正在由粗放向集约高效现代化方向 转变.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由
1978 年的 32.34%提 高到
2018 年的 96.1%,掘进机械化程度由 14.5%提高到 54.1%;
全国煤矿人均生产效率由
137 吨/年提高到
1000 吨/ 年,增长了 6.3 倍.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年 人均效率超过
5 万吨(原煤工效达到 167.76 吨/工);
中煤 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年人均效率 6.8 万吨(原煤工效达到 222.94 吨/工),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图7)
(三)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显著增强.从1992 年煤炭 价格改革试点到取消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年度煤炭订货,从煤 炭价格双轨制到
2013 年取消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并轨、炼焦 煤与动力煤期货上市,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7 年以来建立的 中长期合同 制度和 基础价+浮动价 的 定价机制,为煤炭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全国煤炭 交易体系、价格指数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市场在配置资源中 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
3 系逐步形成,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了新步伐.全国煤矿数量 由上世纪
80 年代的
8 万多处减少到目前的
5800 多处,全国 平均单井规模由不足
5 万吨/年提高到
90 万吨/年以上.年产 量超过
2000 万吨的企业由
2 家发展到
28 家(其中,亿吨级 企业
7 家),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发 展,煤电、煤焦、煤化、煤钢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新技术、 新模式推动了新能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矿 区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多元产业的协调发展;
煤炭由单一 的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取得新进展.
2018 年, 煤制油、 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
1138 万吨/年、
1112 万吨/年、51 亿立方米/年、363 万吨/年.部分大型煤炭 企业非煤产业比重超过 60%.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 的进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40 年来全国原煤入选 率由 16.7%提高到 71.8%,提高了 55.1 个百分点;
煤矸石综 合利用率由 27%提高到 70%,提高了
43 个百分点;
矿井水 利用率、土地复垦率达到 72.8%、49.5%.保水开采、充填开 采、煤与瓦斯共采、无煤柱开采等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 支撑;
燃煤发电基本实现了超低排放;
煤炭深加工得到普遍 推广,商品煤质量不断提高;
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低阶煤 分级分质利用等示范成功,煤炭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水平大
4 幅提升.土地复垦、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 矿区生态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六)矿区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职工劳动保护得到加 强,职工收入不断增加,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矿工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煤矿艺术节、 乌金杯 、 乌金奖 等系列赛事、 全民健身活动,丰富了矿区文化生活.评选煤炭工业劳动模 范、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进一步展现了新时代煤矿工人的 风采.
(七)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改革开放初期有 计划引进综采设备,到中美合资建设大型露天煤矿;
从开展 学术交流到加强与世界能源机构、政府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从开展煤炭国际贸易到煤炭企业 走出去 ,行业对外合作方 式不断创新,合作层次和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部分大型 企业发挥资本、管理、技术、装备、人才等优势,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煤炭工业协会应运而生,为推动 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 先后完成了上百项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政策建议已经形成政 府规范性文件.先后召开了四次行业科技大会,提出了不同 时期科技需求与思路,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攻关,推广先进技 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跨 区域、跨行业的会商机制,构建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组5织年度订货与合同监管,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 做好煤炭供应保障工作.组织召开现场会和技术推进会,持 续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发布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促进 了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煤炭远教网覆盖了主要产煤省区 80% 的大型企业,实现了 一网四平台 、 三纵五横 的立体化格 局,累计培训
1800 余万人次.国家开放大学煤炭学院建设 稳步推进.持续不断地开展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寻找感 动中国矿工、寻找最美青工等活动,弘扬了正气,举办中国 煤矿艺术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基层和各类体育赛 事,进一步丰富了矿区职工文化生活.加强了与主要产煤国 政府、国际能源机构和大型企业的联系.中国国际采矿技术 交流及设备展览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二、2018 年行业改革发展回顾
(一)行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
1、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十三五 煤炭去 产能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年产
30 万吨以下煤矿产能减 少到 2.2 亿吨/年以内.煤炭行业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系统性 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
2、煤炭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煤炭生产重心继续向晋 陕蒙新等资源禀赋好、竞争能力强的地区集中.2018 年,内 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等
8 个 亿吨级(省区)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 31.2 亿吨,占全国的 88.1%,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
其中,晋陕蒙新四省(区)
6 原煤产量占全国的 74.3%,同比提高 1.8 个百分点.
3、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国煤矿数量 大幅减少,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煤炭生产主体.2018 年底, 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
5800 处左右,平均产能提高到
92 万吨 /年左右.前8家大型企业原煤产量 14.9 亿吨,占全国的 40.5%,同比提高 0.2 个百分点. 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贵州省重组成立盘江煤电集 团, 打造以煤电为龙头骨干的全产业链集团, 提升有效供给、 强化电煤保障、推动转型升级.华润电力公司煤炭资产转让 国源公司.辽宁省战略性重组省内
9 家能源国企,组建辽宁 省能源集团,着力推动煤炭、电力、煤油电热循环经济、新 能源、现代金融和高端制造集聚协同发展.
4、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 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应对气候变 化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2018 年, 全行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技术发明奖
4 项、中国专利奖
13 项,其中, 采集时间控制 模式下的多线程数据采集系统同步控制方法 项目获得中国 专利金奖.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大型燃煤电站超净排放控制关键技 术及工程示范 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世界首套纯水支架工业性 试验成功, 世界首台井下 TDS 智能干选设备试车成功.
2000 7 米深度全气控钻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5、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8 年,全国原 煤入选率 71.8%,同比提高 1.6 个百分点;
矿井水综合利用 率达到 72.8%,同比提高 0.8 个百分点;
煤矸石综合利用处 置率达到 70%,同比提高 2.7 个百分点.井下瓦斯抽采利用 量达到 60.5 亿立方米,大中型煤矿原煤生产综合能耗、生产 电耗分别为 11.78 千克标煤/吨、21.9 千瓦时/吨,煤矸石及低 热值煤综合发电装机
3700 万千瓦;
土地复垦率达到 49.5%, 同比提高 0.5 个百分点.矿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 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持续推进,促进了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 境协调发展.
6、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中长期合同 制度和 基 础价+浮动价 定价机制不断完善,两年期以上的合同得到推 广,中长期合同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合同执行与履约信用数 据采集全面开展, 信用煤炭 上线,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 步加强,市场交易行为得到规范.
7、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 断健全,安全投入大幅增加,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 升.2018 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 0.093.
(二)煤炭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
1、煤炭消费小幅增长.2018 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 长1%.从主要耗煤行业看,据测算,电力行业全年耗煤
21 8 亿吨左右,钢铁行业耗煤 6.2 亿吨,建材行业耗煤
5 亿吨, 化工行业耗煤 2.8 亿吨,其他行业耗煤减少约
6000 万吨.
2、煤炭供应能力增加.一是产量增加.2018 年全国原 煤产量 36.8 亿吨,同比增长 4.5%.二是进口量增加.2018 年全国煤炭进口 2.81 亿吨, 同比增长 3.9%;
出口 493.4 万吨, 同比下降 39%;
净进口 2.76 亿吨,同比增长 5.2%,为近四 年来最高水平.三是煤炭转运量增加.2018 年全国铁路累计 煤炭运输量完成 23.81 亿吨,同比增长 10.3%.主要港口发 运煤炭 8.1 亿吨,同比增长 7.5%.(图
8、图
9、图10)
3、煤炭库存发生结构性变化.2018 年末,重点煤炭企业 存煤
5500 万吨,同比减少
609 万吨,下降 10%,处于较低水平;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 1.31 亿吨,同比增加
2395 万吨,增长 22.4%, 可用
21 天,存煤由产地向终端用户转移.(图11)
4、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一是
2018 年动力煤中长 期合同价格(5500 大卡下水煤)稳定在绿色区间,全年均价 558.5 元/吨,比上年下降 9.5 元/吨.二是现货价格受市场预 期影响波动较大,价格总水平保持平稳,秦皇岛
5500 大卡 下水煤市场平仓价年内最高
770 元/吨,最低
570 元/吨;
但 全年均价比上年仅增加
9 元/吨. 三是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 全年平均
1528 元/吨,比上年上升
172 元/吨.(图
12、图
13、图14)
5、行业效益持续好转.2018 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
9 业主营业务收入 2.27 万亿元,同比增长 5.5%;
实现利润 2888.2 亿元,同比增长 5.2%.协会统计的
90 家大型企业利 润总额(含非煤)1563 亿元,同比增长 26.7%.规模以上煤 炭企业应收账款 2403.5 亿元,同比增长 0.6%,协会统计的
90 家大型企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