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 2016-09-14 |
与楚生、 素芝串调腔戏, 又复妙绝. 彭 天锡是晚明高士, 雅好音律, 楚生、 素 芝都是当时著名的调腔女戏子.彭和 她们 串调腔戏 , 张岱赞为 妙绝 , 想 必本色当行, 颇有吸引力吧. 这是关于 调腔的最早文字记载 , 也足以说明当 时的调腔已经是比较成熟、受文人欢 迎的一个戏种. 而新昌调腔发展进入全盛期之 后, 民间更是有俗语称 年终封箱, 艺 人返乡, 说声做戏, 即可登场 , 可见其 漫卷地方的势头.那时的调腔班多以 群玉 为名, 但老百姓却不爱这么文 绉绉的叫法,私底下常把调腔班称作 吊脚板 , 意思一目了然: 看着上瘾, 吊牢脚板, 无法走开 . 据明代 《新昌县 志》 中记载: 正月望前, 市人俱出钱做 灯,又做戏文通宵达旦,至十六七才 止. 说的就是当地人争看、 争演新昌 调腔的盛况. 老艺人王秋华说, 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 我县还有
20 多个专门的 调腔班,镜岭镇下潘村一个村里就出 了19 个调腔演员、
7 个调腔乐师. 原来, 新昌调腔那么源远流长, 惹 人怜爱.它是元朝统一后 北曲南移, 南腔北上, 南北声腔交流 的产物, 是 明代南戏 四大声腔 之一余姚腔的唯 一遗音,至今约
600 年历史,与拥有
200 多年历史的京剧及
100 多年历史 的越剧相比, 可谓是 戏曲鼻祖 ,当 之无愧地被戏曲界人士喻为 中国戏 曲活化石 . 它又名掉腔、 绍兴高调、 新 昌高腔, 具有古老性、 独特性和唯一性 的特点, 这对研究古代戏曲的音乐、 表演、剧目衍变和继承发展等都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2006 年,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新鲜出炉, 昆曲排第一, 新昌 调腔排第八;
而浙江省公布的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新昌调腔排 第一.于是, 新昌调腔成为首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了小城新昌的 镇县之宝.于是, 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 了历久弥新的新昌调腔,为了更多地 了解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新昌调腔一路走来,穿越历史烟 尘, 依然熠熠生辉, 一方面, 新昌地处 浙东山区,这里 八山半水分半田 , 四明山脉、 天台山脉、 会稽、 大盘山脉 分别入境, 环境相对闭塞, 民风淳朴. 因而,调腔在新昌这一隅之地得以保 存下来.另一方面, 新昌调腔自有其独 到之处: 它的剧目非常丰富, 贯穿整部 中国戏曲发展史 .有始于北宋的目 连戏、 始于宋南渡时的老南戏、 形成于 元代的元杂剧、 明清时期的传奇剧, 直 至近现代的新编历史故事剧和现代题 材剧目.在调腔的艺术档案中, 保存下 来的晚清以前古剧抄本就达一百五十 九本, 其中元杂剧 《北西厢》 《汉宫秋》 等三分之二的剧目都属于人无我有的 孤本 和 珍本 , 是戏曲界的瑰宝. 它的演唱风格更是独特,最有代 表性的是 干唱 帮腔 和 叠板 . 干唱 是老南戏的独特演唱风格, 是 不 托丝竹, 锣鼓助节, 前场启齿, 后场帮 接 的形式, 即演员在唱曲时, 没有任 何乐器衬托, 需要绝佳的演唱技巧, 这 种本色的唱腔既是淳朴民风之体现, 同时又是演唱的最高层次,在其他戏 曲声腔中很难听到.常在每句唱词的 句尾采用一字或数字的帮腔,或者迟 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