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2016-09-30
主编: 郭勉愈 编辑: 王晨绯 校对: 何工劳 E-mail押sxzk@stimes.

cn

2017 年3月20 日 星期一 Tel: (010)

62580692 www.sciencenet.cn 周刊创新 INNOVATION 建设三层人才梯队 经过多年的积淀, 高功率、 高光束质量半 导体激光合束技术及应用团队配合得相当严 密, 建立了老中青三层人才梯队. 王立军发挥院士的学术带头和方向把握 作用, 根据国家需求, 统筹规划团队的重点发 展方向,依靠研究领域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 性, 确定团队的创新性发展. 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宁永强力求建设开放、 流动、 竞争、 择优的团队环境, 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以学术水平、 成果为核心对成员业绩进行考核, 建 立稳定的技术职称队伍, 保障科研工作进行. 研究员秦莉负责前沿创新工作, 从理论上 为团队的工作提供支撑, 为团队的技术发展奠 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员刘云与单肖楠则发挥其 在封装技术领域不断攻关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不断提升激光器的散热能力, 提高单元输出功 率, 增加激光器可靠性. 单肖楠

2004 年进入长春光机所,一直从事 半导体激光器方面的研究. 从我们认准高功率 半导体激光器开始, 就没有退缩, 最先的目标是 实现高功率, 后来, 当我们实现千瓦级的激光输 出时, 发现高光束质量是一个必然趋势, 就不断 调研, 不断改进, 紧跟国际发展趋势, 研究如何实 现高功率、 高光束质量. 他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在历时近一年的探索后, 确定了几个可行的 实现方案, 大家开始分头行动, 从不同方面攻克 这个难关.正是大家多年的不懈努力, 才实现了 国内和国际领先, 填补了国内空白. 团队中不断涌现的青年力量则负责具体的 工作,在技术领域和产业化两个方面进行交叉 分工,采取相互支持的方式,推动项目顺利进 行. 彭航宇与张俊主要负责合束技术的创新, 将 技术由脑袋中的一丝闪光, 一步步完善, 从原理 样机变成工程样机.而朱洪波与付喜宏则将实 验室中的样机最终转化为产品上市,完成技术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变. 本报讯 日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 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美国石溪 大学教授汪劲和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 理研究员赵磊, 通过量化分析线虫衰老相关的势 能地貌, 揭示了线虫衰老的内在机制, 并指出了 逆转衰老过程的可能性和相应的路径, 该成果在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发表后, 石溪 大学网站也报道了汪劲课题组的这项工作. 近年来,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 对一些特 定基因的编辑能够大幅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寿 命. 但这些基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 一种机制来影响线虫的衰老过程却尚未得到明 确的解释. 汪劲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汪劲课题组通过构建与线虫衰老相关的基 因调控网络, 对决定其动力学的势与流地貌进行 了量化分析, 发现描述线虫衰老的势能地貌中存 在衰老化和年轻化两个可以通过基因表达强度进 行区分的系统状态. 课题组通过模拟基因静默实验发现,当静默 有益于或有害于长寿的基因时,分别提高了衰老 化或年轻化状态的稳定性,揭示出两种系统状态 与线虫寿命之间的关系,进而识别了对衰老化和 年轻化有较大影响的基因和基因调控. 汪劲说: 在自然条件下,衰老化状态的稳定 性会随着线虫的衰老而逐渐增强,然而基因编辑 和环境变化可以改变两种状态的稳定性,从而逆 转生命体衰老的趋势. 该项工作从系统层面量化分析了线虫衰老的 动态演化过程, 揭示了衰老及其逆转过程 (返老还 童) 的相应内在机制及途径, 为研究生命体衰老这 一课题提供了一个全局量化的物理模型. (沈春蕾 于洋) 线虫衰老内在机制被揭示 隗 长春应化所 产生激光的光源非常多, 有气体激光器、 固体 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等, 其中半导体 激光器是目前转换效率最高的一种光源. 中国科学 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以下简称长春 光机所) 是国内最早研制出半导体激光器和固体激 光器的单位. 如今, 长春光机所的高功率、 高光束质量半导 体激光合束技术在全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