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 2019-08-27 |
在应急预案中补充介绍项目基本 情况及周边环境介绍,明确项目所涉及环保设施 设备及其燃料类型、污染治理设施,细化外环境 关系,核实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及的位置关系 已完善编制依据, 见1.
2章;
已完善项目基本情况及周 边环境介绍, 细化了外环境 关系, 明确了环境敏感点及 保护目标, 见2.4 章及外环 境关系图 /
2 在环境应急预案报告中细化本预案的组成及其组 成之间的关系、与其他预案的衔接关系、与地方 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预案关系图的形 式体现 见1.5 章/3根据项目特性及其环保措施与周围环境特征,进 行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设计,细化病死猪病原传播 和污水输送利用过程泄漏风险分析,完善环境风 险源分析(包括物质风险、设施风险识别),明 确风险类型、风险途径、风险后果的识别 已细化病死猪病原传播和 污水输送利用过程泄漏风 险分析, 见3.5.5 章、 3.5.7 章/4结合本项目已有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分析已有 分析防范措施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存在问题与差 距,针对病死猪病原传播和污水利用过程中泄漏 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进一步完善风 险应急防范措施和应急设施设备, 细化应急演练、 培训计划和方案 已完善病死猪病原传播和 污水利用过程中泄漏风险 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 施,见6.3.4 和6.3.6 章. 已细化应急演练、 培训计划 和方案,见第
9 章/5补充卫生防疫、畜牧食品等外部救援部门,完善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健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已完善,见5.1 章、5.2 章/6校核文本,规范图件 已校核文本,规范图件 /
5 目录1总论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2.1 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文件.1 1.2.2 相关法律法规
2 1.2.3 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
2 1.3 编制原则
2 1.4 编制范围
3 1.5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
3 1.6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4 l.6.1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4 1.6.2 重大环境事件(Ⅱ级)4 1.6.3 较大环境事件(Ⅲ级)5 l.6.4 一般环境事件(Ⅳ级)5
2 企业概况
5 2.1 企业生产概况
5 2.1.1 企业基本情况
5 2.1.2 厂区总图布置及主要组成
6 2.1.3 给排水
7 2.1.4 产品方案及原辅用料
8 2.1.5 主要设备
8 2.1.6 生猪屠宰工艺流程
9 2.2 企业环境概况
12 2.2.3 企业污染源和防治措施
15 2.4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调查.20 3.1 环境风险识别
21 3.1.1 环境风险物质识别
21 3.1.2 生产工艺和设施风险识别
21 3.1.3 环保设施风险识别
22 3.1.4 物料运输、装卸风险识别
23 3.2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23 3.3 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24 3.3.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24 3.3.2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24 3.4 环境风险情景分析
25 3.5 风险事故后果分析
25 3.5.1 无害化处理车间废气非正常排放的风险分析.25 3.5.1.1 原因分析
25 3.5.1.2 影响分析
26 3.5.2 锅炉烟气非正常排放的风险分析.26 3.5.2.1 原因分析
26 3.5.2.2 影响分析
26 3.5.3 次氯酸钠泄漏的风险分析
26 3.5.3.1 原因分析
26 3.5.3.2 影响分析
26 3.5.4 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风险分析.26 3.5.5 生产废水管线泄漏风险分析
27 3.5.6 消防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风险分析.27 3.6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能力分析.27
6 3.6.1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现状及差距性分析.27 3.6.2 环境应急能力及差距性分析
28 3.6.3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实施计划.29 4.1 应急组织体系
29 4.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0 4.3 应急准备工作
34 5.1 报警、通讯联系方式
34 5.1.1 及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34 5.1.2 快速的内外部联系方式
34 5.2 信息报告与处理
35 5.2.1 内部报告
35 5.2.2 报告内容及方式
36 5.2.2.1 事故报告的内容
36 5.2.2.2 事故报告的方式
36 5.2.3 信息上报
36 5.3 信息通报
36 5.4 预警
36 5.4.1 三级预警
37 5.4.2 二级预警
37 5.4.3 ―级预警
37 6.1 分级响应机制
37 6.1.1 三级响应
37 6.1.2 二级响应
38 6.1.3 一级响应
38 6.2 应急响应的程序
38 6.2.1 接警
38 6.2.2 响应级别确定
38 6.2.3 应急启动
38 6.2.4 应急救援
38 6.2.5 扩大应急
40 6.2.6 应急恢复
40 6.2.7 记录
40 6.2.8 应急结束
40 6.3 现场应急措施
40 6.3.1 无害化处理车间废气非正常排放应急处置措施.40 6.3.2 锅炉烟气非正常排放应急处置措施.41 6.3.3 次氯酸钠等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措施.41 6.3.4 生产废水管线泄漏和生产废水未经处理外排应急措施.42 6.3.5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42 6.3.6 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44 6.4 应急处置卡
44 6.5 应急监测
45 6.5.1 监测内容
45 6.5.2 监测方法
45 6.5.3 监测布点和频次
45 6.5.4 采样和现场监测安全事项
46 6.5.5 内部、外部应急监测分工说明.47 6.6 应急终止
47 6.6.1 应急终止的条件
47 6.6.2 应急终止的程序
47 6.6.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47 7 7.1 现场恢复
48 7.1.1 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48 7.1.2 现场净化的方式、方法
49 7.1.3 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49 7.1.4 环境恢复
49 7.2 善后处置
50 7.3 事件调查
50 8.1 资金保障
50 8.2 物质装备保障
50 8.3 通讯与信息保障
50 8.4 人力资源保障
51 8.5 技术保障
51 8.6 其他保障
51 9.1 培训
51 9.1.1 培训内容
51 9.1.2 员工应急处置基本知识培训内容和方法.52 9.1.3 应急培训的方式、记录表
52 9.2 演练
52 9.2.1 演练方式
52 9.2.2 演练频次及范围
53 9.2.3 演练内容
53 9.2.4 演练的组织、评估和总结
53 10 奖惩
53 11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55 11.1 预案评审与备案
55 11.2 预案发布与发放
55 11.3 预案的修订
55 11.4 预案的更新、修订程序
55 11.5 预案的实施、生效时间
55 1
1 总论 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嘉陵区大通镇盛兴定点屠宰场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或由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次生、衍生等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 案.规范了本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出了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 警和应急处置程序和应对措施,完善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司救援抢险队伍的衔接和 联动体系,为公司有效、快速应对环境污染,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机制和 措施. 1.1 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嘉陵区大通镇盛兴定点屠宰场的环境监督管理,尽力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发 生,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本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做到应急 指挥、应急处置队伍及时到位,各项处置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 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生活秩序, 维护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文件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591 号令);
(2)《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保部令第
32 号);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
77 号);
(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
(6)《建设项目风险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 部,2015 年1月9日印发;
(8)《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
302 号);
(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352 号);
(10)《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 (12) 《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05〕
152 号) ;
(13)《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川办函〔2013〕115 号). 1.2.2 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8月30 日通过,2007 年11 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4月24 日修订通过并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6月27 日第二次修正),2018 年1月1日施行;
(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第
39 号令,2016 年8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 年1月1日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 年12 月29 日通过,2005 年4月1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10 月29 日通过,1997 年3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6月29 日通过,2002 年11 月1日施行. 1.2.3 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6)《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9)《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 1.3 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 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 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
3 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 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本项目的突发性环境 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 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 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