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笨蛋爱傻瓜悦 | 2017-08-07 |
70 载岁月的石河子大学,为新疆和兵团 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人才.这里每年招收的研究生 61% 来自内地高校, 42% 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新疆和 兵团工作,研究生就业率居于新疆高校前列.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夏文斌说: 只要坚持扎根 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人民满意的教 育,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根深叶茂;
只要坚持高擎改 革创新的火炬,勇于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 体制机制障碍,就能走出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光明大 道;
只要坚持为兵团发展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 用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能发挥大学 优势,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从无人之地到宜居之城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 亮,令人一见倾心…… 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赞美 戈壁 明珠 新疆石河子. 这个春天,记者来到军垦新城石河子市蹲点采访,亲 身体会她的变化,感受她的崭新容颜. 城市绿化面积
2580 公顷,公园绿地面积
341 公顷,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2% ……
8 个主题公园分布石河子各 处, 公园城市 格局初步形成. 每天,
92 岁的老人何善德都坐着免费公交车来到休 憩广场 .他17 岁就来到新疆 ,后来成为第一代拖拉机 手.这位老军垦身体硬朗 、时尚乐观,透明的智能手机壳 后夹着一张穿军服 、戴军功章的照片 ,那是他一生的骄 傲. 休憩广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跳舞的 、下象棋的 、 唱戏曲的 、放风筝的 、休憩养神的……偌大的广场,丰富 多彩 、动静相宜. 广场的许多老人,都是行走的 故事会 ,他们充满 激情地向记者回忆当年艰苦奋斗 、种树屯田的场景. 幸 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 老人们对此有着极深的体认. 位于茫茫戈壁滩的石河子,如何染 绿 ? 树痴 王课德给出答案.
1961 年,王课德从山东青岛来到石河子从事绿化工 作 .没有土 ,他和战友们开着解放牌大卡车去远处拉 来 ;
地太硬,用铁锹在 石板 上砸出一排排树坑 ;
没 有水,开沟 、造渠……全年无休. 给我一片戈壁,还世界一片绿洲. 军垦人用自 己的汗水和智慧,实现了豪言壮志. 时至今日,当地人对树有很深的感情,树与树之间 挂条晾衣绳都会遭到居民的批评和反对. 王课德说,自己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 ― 种树.他 甚至让
3 个孩子也都从事植树造林工作, 种树是千年 大计,要一代代传下去 . 聊天中,王课德提到最多的就是 奉献 .这是老 兵团人共同的骄傲. 采访中 ,记者感到 ,石河子的变化不只是市容市 貌,包括耕作方式. 过来人回忆,以前每到农忙季节,这片土地就会呈 现千军万马的壮观景象 .而今 ,石河子几十万亩农田 里,除了可见播种棉花籽的大型智能播种机,几乎不见 一个劳作的身影. 记者看到,春耕拖拉机甚至不用人工驾驶,只需在 驾驶室内的北斗导航屏幕上输入数据 、方位,就能在田 地里自动来回穿梭,一气完成播种 、铺膜 、埋土等
8 道 工序. 农机具用北斗导航定位,行驶路程有卫星导航, 播种一穴一粒严控棉籽数量,精度高 、效率快,播种路 线1公里范围内不超过两厘米误差,每天最少播种
100 亩以上 ,省时省力 ,还方便后期实施采棉机采摘棉 花. 种植大户周润说 .他去年成立了一家农业合作 社,依靠合作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