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2018-01-26

1951 年,洪朝生回国后带领科研团队开 拓新中国的低温事业.1956 年, 洪朝生带领团 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能够生产液氢的液化 器, 并在

1959 年成功实现了氦的液化. 这些技 术的掌握, 不仅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垄 断, 也迈出了我国低温物理研究的第一步. 另一位与中国低温技术结下不解之缘 的院士是周远.

20 世纪

60 年代初, 毕业于清 华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的周远, 被分配到中科 进展 大型低温制冷机领域的 中国名片 姻本报记者 沈春蕾 本报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 在流动液态锂壁的实验研究方 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核聚变领域期刊 《核聚变》 上. 流动的液态锂壁能承受更高的表面热负荷,具有 自我修复能力, 越来越被聚变界重视.近年来, 等离子 体所课题组研究人员在

2014 年首轮流动液态锂实验 (一代液态锂限制器) 的基础上, 进一步在锂壁对氢的 控制与机制研究及提高液态锂在 316L 不锈钢基底材 料上的浸润性及界面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流动液态锂限制 器的结构, 包括采用内置式双电磁泵、 均匀分布的分配 盒结构、 引导盘表面毛细结构等方式, 促进锂表面均匀 流动, 并采用热等静压工艺, 实现了表面不锈钢与铜热 沉的良好贴合, 提高表面的抗腐蚀性. 实验结果表明, 液态锂在 316L 不锈钢表面铺展面 积>

80%, 基底表面无明显损伤, 且实现了高压氦气对 液态锂的冷却, 在欧姆放电中, 冷却效率约 55%, 也证 明了液态锂可以循环利用. 同时, 实验也发现随着锂流量的增加, 再循环及铁 杂质水平逐渐降低, 等离子体行为提升, 在加热功率达 到4.5MW 的条件下,未观察到锂的大量爆发的现象, 并进一步证实了流动液态锂对边界局域模 (ELM) 的缓 解效果.随着液态锂放电的持续, ELM 逐渐缓解或抑 制, 同时伴随等离子体约束的改善, 这与液态锂表面锂 的流出与再沉积后对氢再循环的控制密切相关.该研 究拓展了流动液态锂作为未来聚变装置高热负荷区第 一壁部件应用的可行性. (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 等离子体所 隗 流动液态锂壁实验 研究取得新进展

11 月30 日,我国首套对外出口的 200W@4.5K 氦制冷机宣布研制成功, 经 调试,制冷温度达到 4.5K (-269 摄氏 度) , 制冷量超过

240 瓦(W) .该套制冷 机系统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 简称理化所)及其产业化公司中科富海 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将应用于 韩国国家核聚变研究所大科学装置KSTAR-NBI (中性束注入器) 升级改造 项目中, 为低温泵冷板提供冷量, 保证系 统获得并维持超高真空. 多年来,我国在大型低温制冷领域 一直缺乏成熟的氦液化器产品,几乎全 部需要依赖进口. 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洪 朝生, 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周远, 再到如今 的理化所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研究中 心, 通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今天 国产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终于取得突破性 发展. 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研究中心主 任龚领会告诉 《中国科学报》 . 突破 卡脖子 困境 本报讯 近日, 国际天文学术期刊 《天体物理杂志》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 组韩忠涛等人在致密星双星领域取得的一项研究成 果. 该项工作对一颗掩食的分离白矮星双星猎犬座 DE 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给出了其周围存在一个共双星 物质盘以及一颗绕其转动的类木巨行星的证据.这一 发现表明共双星盘和巨行星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揭 示了它们可能皆来源于未完全抛射的公共包层物质. 猎犬座 DE 是由一颗白矮星和一颗晚型主序星组 成的密近双星系统, 其轨道面与视线平行 (轨道倾角接 近90 度) , 使得两子星互相遮掩而发生掩食. 由于两子 星的半径和光度差别较大,因此白矮星掩食的中间时 刻可以精确测量,这为探测系统的长期演化以及搜寻 绕其转动的系外行星等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研究认 为,这类白矮星―主序星双星经历过一个公共包层演 化阶段,因此发现和研究绕其转动的系外行星是十分 重要和有趣的: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于什么时期? 与寄主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对这些科学问题的解 答将深化人们对行星形成和公共包层演化的新认识. 自2009 年3月起, 韩忠涛等人利用一批国内外中 小口径望远镜对猎犬座 DE 进行持续监测,并结合美 国变星观测者协会发布的数据,发现其轨道正在快速 衰减, 同时还发现其轨道周期呈现出变幅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