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8-06-10 |
15 期2003年6月30日?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 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 ⊙ 张鸣??中共话语中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法宝」之一,一向被看成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 成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抗战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更被视为中共最终战胜国民党政权的决 定性举措.
尽管毁誉不一,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观点却被国内外舆论和学界所认可.然而,关於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研究,尤其是作为关键区域的华北地区土改,却是学术界较少关 注的领域,过往的一些论述,大多是中共党史语境内的研究,基本上著眼於阐述土地改革的 意义,描述和探索中共土改政策的「左」或「右」变动原因,而对於土地改革运动背后隐含 的深刻的功利动因,以及运动给农村社会带来社会结构、文化权力诸方面的变化更是绝少触 及.李康(1999)、胡宗泽(1997)弗里曼(Edward Friedman, 1991)等人关於解放区农村 的社会史研究,触及一些土改对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刘一皋的有关论述对我来 说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地揭示了土地改革与社会动员的关系,群众运动与农村社会变革的内 在关联1 .董志凯的研究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告诉我们土改中阶级划分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 阶级分析理论背离到了甚麽程度.但总体而言,关於这场彻底颠覆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结构 的革命,其起因和真正的意义与价值还没有被很好地揭示. 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后发达的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农业国度向现代化的过渡阶 段,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社会稳定(保障)的角度,都是必要的.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认为,对於那些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后发达国家来说,土地改革是突出的政治问 题,关系到这些国家长期的政治稳定,也是现代化改革的一部分.2 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地改 革是这类国家迈向现代化所必须经过的门槛.虽然1949年以前的中国土地占有状况的不均衡 状况远不如南美和近东一些大庄园制的国家严重(南北东西情况各有不同),但毕竟不均衡 是客观存在,农村整体上的贫困化程度更是突出,所以实行土改无疑是不能不有的选择. 中国从1946年绵延到1953年的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主导者中共眼里,也属於「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虽然中共在总的路线上规定了这种革命不同於「旧式民主革命」,有 一个社会主义的前途,但至少在确定小农私有制这一运动本质方面,难与其它国家的土改有 甚麽区别.就目的而言,可以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土地改革都是以平均分配土地,确立小农土 地私有制为目的的,无论其主导者是民族主义者、军人独裁者、民主派还是别的甚麽人都概 莫能外,土地一旦分配到小农手里,土改即告终了.就技术而言,以和平的方式还是以革命 运动(程度不等的暴力)方式来从事土地改革都是可行的,但无疑前者的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土地改革都选择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然而,中共在1946-1949年的 内战时期的土地改革,不仅在方式上呈现出暴力甚至过度暴力的趋向,而且运动一度竟然背 离了平均分配土地的目标,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动地权,扩大斗争规模,表现出为运动而运动 的迹象.显然,土改之於发动农民并非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其对革命的作用也决非人们想象 那麽简单.我认为,中国内战时期的土地改革,实际上是中共为了与国民党争天下进行社会 动员的手段,而随著战事的烈度和规模急剧扩大,社会动员演变成功利性极强手段特殊的战 争动员,正因为如此,革命才取得了迅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