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 2018-08-03 |
05 白培生 李秉钧 颜石敦 夏太鹏 4月12日,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揭晓.
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从25个候选项目 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是郴州市首个考古 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李伯谦表示, 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中槽型冶 炼炉是迄今为止, 国内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 的古代炼锌炉.保存如此完整的冶炼遗址,在 全国尚属首次发现, 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矿 冶遗址中功能结构最为完整清晰的遗址之 一.特别是炼锌的过程,从硫化锌到氧化锌是 一个重要的突破, 代表明代炼锌技术走在当 时世界前列. 对于研究古代冶炼场址功能布 局及我国古代炼锌技术起源、 发展和传播具 有重要意义. 八宝之地 留下百多处矿冶遗址 桂阳在我省被誉为 八宝之地 .有史料 记载,桂阳矿冶史有2000多年,西汉时期朝廷 就在此设立当时全国唯一的 金官 .唐代设 置 桂阳监 时,全国99座铸钱炉中桂阳就占5 座,以 桂阳 作标识的铜币通行全国. 公元936年, 桂阳监 升为州级矿冶监, 所产银锭开始流通海内外.1998年在印尼海 域打捞的印坦沉船上, 发现了5000两原产于 中国五代时期的银锭,即全部产自桂阳,这表 明桂阳所产白银为宋代海外贸易和中国古代 白银货币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9至10世纪银锭普遍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代王]运在 《 桂阳直隶州志》中写道: 宋时云南为荒外,冶专在湖南,此虽天下总 数,桂阳占居十之三. 清代乾隆中期,桂阳产 铜、锌占到湖南省80%以上,铅占全省60% 以上. 桂阳古时候一直是金、银、铜、铅、锌、锡 等钱币用材开采地和铸造地, 在中国乃至世 界矿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至今仍存留着许 多采矿冶炼遗址. 我县已探明和发掘的矿冶遗址有100多处. 桂阳县文物所所长欧阳湘英介绍,作为 当时重要的银铜铅锌采冶和钱币铸造基地, 这是汉唐桂阳立城的主要依托.宋代以来,桂 阳也因此与衡阳、 郴州、 永州在湘南并列近 1000年. 因此,矿冶文化是桂阳县的特色文化、核 心文化和主流文化. 该县2013年成立桂阳历 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矿冶文化课题组,进行 专题研究.在初步完成文献整理、田野考察的 基础上, 先后几次引进专家组到桂阳进行实 地考察指导. 2015年7月,我们邀请中南大学戴塔根、 赵国彦和欧阳文风等3位教授来桂阳考察. 桂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廖小敏告诉记者, 当年9月,他们又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博导、 教授陈建立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 员廖昊、莫林恒等,对桂阳桐木岭 ( 仁义镇、浩 塘镇和方元镇交界处)、陡岭下 ( 正和镇内)矿 冶遗址等进行了考察. 历时5天的考察, 专家们认定桂阳桐木 岭、陡岭下矿冶遗址极具发掘价值.北京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推测, 明代工艺百 科全书 《 天工开物》中所述 倭铅 ( 锌的古称) 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 的 荆衡 ,指的就是桂阳 ( 桂阳历史上曾属衡州府 管辖). 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位于桐木岭一座山 头上,地下有丰富的煤层,旁边水源充足,附 近还有制作坩埚 ( 陶瓷土烧制)的丰富原料. 当地文物工作者介绍, 选择桐木岭作为一个 冶炼场,丰富的煤炭资源可实现 就煤冶炼 , 水和坩埚供应充足也是不可少的条件.而且, 该场地离桂阳舂陵江不到5公里,矿料通过水 路运进来、冶炼成品运出去,都极方便. 经专家几番考察后, 沉睡了多年的桂阳 桐木岭矿冶遗址终于迎来了揭开其神秘面纱 的一刻. 11万平方米矿冶遗址震惊考古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一行 从桂阳考察完返回北京后, 向国家文物管理 局申请专项发掘资金,对桂阳桐木岭、陡岭下 矿冶遗址进行主动发掘,获得批准立项.国家 文管局要求,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 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 郴州文物处、桂阳文管所等单位,对桐木岭、 陡岭下矿冶遗址进行全面发掘. 经过充分准备,去年7月,桂阳邀请陈建 立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廖昊、 莫林恒 等组成联合考察队, 对桐木岭矿冶遗址进行 发掘. 为确保发掘成功,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 究员、 桐木岭矿冶遗址发掘队队长莫林恒决 定, 先对陡岭下矿冶遗址进行保护性发掘, 为桐木岭发掘进行 练兵 .他们对陡岭下矿 冶遗址调查中发现的几处零散遗迹进行清 理,发掘出炼砷冶炼台、炼锌焙烧台、槽型炉 等5座. 双排冶炼炉提炼砷,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发现. 莫林恒介绍,经对陡岭下矿冶遗址几 天发掘 练兵 后,发掘队40余人进驻桐木岭 矿冶遗址.大家风餐露宿,加班加点工作,结 果让人震惊. 发掘队发现桐木岭矿冶遗址面积巨大, 达11万平方米.从高处看,该遗址被一条村级 公路分为南北两部分. 在公路南侧遗址中心 部位,有一炼渣堆积成的山体平台,台面呈三 角形,东西长约100米、南北长约50米,山体斜 面高度达40余米.灰黑色矿渣堆积如山,只有 局部生长茅草, 与周边茂密的树木形成强烈 反差. 考察队先对遗址进行清基, 随即对山体 选定区域进行一层层发掘,逐步深入勘探.几 天后,一座明清时期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矿 冶遗址揭开了神秘面纱. 只见山体平台呈 品 字形,分布着3个功能区―― ―1个焙烧单 元、2个冶炼单元. 冶炼单元中有1至3个冶炼 作坊区,每个冶炼作坊以槽型炉为主体,分布 着搅拌坑、洗煤坑、沉淀坑、提炼灶、堆煤区、 碎料区、环形护坎、柱洞等遗迹. 此次发掘, 工作人员在冶炼区出土了一 系列较为完整的冶炼工具及青花瓷器、 陶器 等生活器皿.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块状波纹炉 渣,并在对应位置发现有含铜量、含铅量较大 的炼炉遗迹. 长江流域考古联盟秘书长陈树祥建议, 桂阳矿冶遗址可与湖北铜绿山遗址、 江西铜 岭遗址和安徽铜陵遗址一起, 打包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去年底,桂阳县文物部门对桐木岭 矿冶遗址进行了回填保护. 多金属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当时以炼锌为主, 还进行铅、银、铜等多金属冶炼.其多金属冶炼 技术经专家鉴定,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有关专家根据桐木岭矿冶遗址冶炼单元 的分布情况推测, 当时有几十个槽型炉和几 十个焙烧台同时开工, 这么大的生产规模极 为罕见.根据每条槽型炉人员配备情况推测, 整个冶炼场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达300人左 右,大家按照作业流程,进行精细分工,一环 扣一环,高效运转. 参与发掘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 所副研究员周文丽介绍, 一个槽型炉一般需 要3至4名工人,几十个槽型炉就要上百人.此外,还有焙烧工、碎矿工、选矿工等. 专家说,大家冶炼时,先把锌矿在焙烧炉 内进行脱硫作业, 因为桂阳的锌矿多为硫化 锌矿,不能直接冶炼.脱硫时先把煤块放置在 焙烧炉底部,把硫化锌矿放在煤层上,然后点 火,严格控制温度,慢慢进行熬烧.这个过程 短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如果是含硫比例 大的锌矿,则要反复进行焙烧,最后形成氧 化锌. 接下来,将焙烧好的锌矿锤碎成粉末,与 煤粉混合后装入坩埚 ( 陶制容器),在坩埚口 上部放置冷凝收集设备.专家告诉记者,利用 蒸馏原理,高温下,坩埚中的煤粉不完全燃烧 生成一氧化碳将氧化锌还原, 坩埚内温度在 1100摄氏度以上,而锌的沸点是907摄氏度, 于是锌呈气态升到冷凝设备中, 锌蒸气被液 态收集,再铸成锌锭. 此外,工人们还会将锌渣进行铅、银、铜 等金属冶炼回收,把矿物价值 吃干榨尽 .根 据当时的生产水平, 一个槽型炉半天能出一 炉锌,按一炉锌15公斤计算,当时桐木岭一年 锌产量可达5万公斤左右, 并回收一定的铅、 银、铜等金属. 炼好的锌严禁私人偷运出境, 由商人专 门采办,一部分交给当时的湖南宝南局,其余 部分上交京城的铸币局,用来铸币. 陈建立等专家认为, 桐木岭矿冶遗址发 现的硫化锌矿焙烧炉及焙烧工艺, 系中国古 代炼锌史上一大技术进步.遗址中还存在铅、 银、铜等其他金属冶炼活动,多金属一体冶炼 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 说明对矿石的综 合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凸显了中国古代科 学技术的先进水平. 对于人们认识古代手工 业场址的功能分区、工艺流程、生产规模等,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看先辈们 如何 提金炼银 ―― ―探秘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链接 桂阳矿冶沿革 《汉书・地理志》 云: 桂阳郡有金 官.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