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 2018-08-20 |
1 庚
三、摄义分二:
一、三乘善知识之法相
二、如何依止善知识 如何才能趋入解脱正道,而证得涅正果?须知,解脱道的 根本,即是依止善知识,故应如《功德藏》所说: 首先善巧观察 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
以此 次第才能趋入解脱道. 辛
一、三乘善知识之法相分三:
一、小乘善知识法相
二、大乘显密共 同善知识法相
三、密宗金刚上师之法相 壬
一、小乘善知识法相 释迦光尊者在《戒律三百颂》中,这样认定小乘善知识的法 相: 具足戒律并通达仪轨,慈爱病人眷属戒清净,赐予教法并资 助财物,适时教诲此即为上师. 小乘善知识必须具备清净的戒体, 并且通达戒律遮持的学处;
具有慈悲心,能善加照顾病人;
其眷属戒律清净;
能以布施财物 和正法而精勤饶益弟子,并在适当的时机教诫弟子.这些是小乘 善知识应具的法相. 壬
二、大乘显密共同善知识法相 《华严经》 云: 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 故见无不同;
超越世间,故与众不同;
所作所为具义,故饶益无量有情. 《大乘庄严经论》云: 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
2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二 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调伏 :善知识自己相续必须调柔,否则无法调伏他人的相 续,调伏的内容属于戒学.众生的心烈如野马,常随境转,故应 如驯马师以马辔头调伏野马般,以戒律调伏自心.当心随逐趋入 非法行时,应以戒律调伏,精勤对治,使心趋向如法行. 由于对善行和恶行具有正知正念,而能使内心发起定学,住于 寂静 .又由于心堪能安住奢摩他故,观察抉择真实义从而发 起慧学,为 近寂静 . 以上是三学中证法的功德. 虽然具备了相续调伏等三学证德, 但仍未圆满善知识的法相, 还须具有成就圣教的功德―― 教富饶 ,即对三藏经续论典具足 多闻.如此,虽然具足多闻等功德,若仍不如求学者或与之相等, 则仍不圆满,所以还需功德增上―― 德增 . 善达实性 是殊 胜的慧学,指对法无我空性,或者现证或由教理通达. 以上六法:调伏、静、近静、德增、教富饶、善达实性,是 善知识自己应具之功德.其它四德:具巧说、悲体、具勤、离厌, 是摄受他人时应具的功德. 时值五浊恶世,众生障深慧浅,很难值遇具足一切德相的善 知识.故应如宗大师所说,善知识至少须具圆满法相的八分之一. 壬
三、密宗金刚上师之法相 在上述法相的基础之上, 密宗金刚上师尚须具有不共的法相. 道前基础・亲近善士
3 《大圆满心性休息》 云: 尤其密宗上师相, 戒誓言净具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念修事业皆自如,见修行果获证相,以慈善巧 之方便,令所化众成熟解,传承加持云不散,当依如是成就者, 具有功德之上师. 大阿^黎布玛莫扎于《幻化网如镜疏》中云: 上师即:圆满 获得内外坛城灌顶,戒律誓言清净,精通续部各自之义,念修仪 轨诸事业(息增怀诛)皆运用自如,因证悟见解而不愚昧,已获修 行之体验,各种行为与实证相联,以大悲心引导所化众生,具足 此八种法相. 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 我上 师(大持明革玛燃匝尊者)说:在此八种法相的基础上,尚须具足 无垢传承与加持的缭绕云雾,共九种法相. 即金刚上师与弟子的 三昧耶戒未曾毁坏,故说是无垢传承与加持,此与上述八种法相 合为九种. 如《功德藏》云: 尤其宣讲窍诀师,得灌净戒极寂静,通达 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悲心无量唯利他,精进念修琐事 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加持,依如是师速成就. 尤其是宣讲密宗大圆满金刚果乘甚深窍诀的金刚上师,应具 如下条件: 获得未曾间断、能成熟之灌顶――成熟自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