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zqmzc 2018-09-17

图表 等工具,做到既有理,又有据;

既能高屋建 瓴,又能贴近现实,使参与者感同身受,豁 然开朗,经验得以激活,观念得以更新,进 而转化为改进实践的思路和方法. ( 作者系 《 教师月刊》主编) 补上 心痛 教育 这一课 孙鸿侠 又到开学季,几家欢乐几家愁,不知又 有多少父母会为孩子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而伤心难过.但孩子只要学习好、能考入名 牌大学就算是教育成功了吗? 孩子心安理 得地享受家长的一路照顾、 安排、 顺利升 学、走入社会,一切就都完美了吗? 前段时间有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新闻: 双料女博士后高分低能,接连失业,在美国 流浪后被遣返回国,自称 除了学习,啥都 不会 . 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例:省吃 俭用的父母供孩子在外求学, 孩子除了伸 手要钱之外都不与家人联系. 甚至还有母 亲凌晨挑扁担去看刚出生的孙女, 但知名 学府毕业的儿子因嫌母丑而拒见……这些 学子们也许接受了比较好的 教育 ,但他 们却没有长大,不能适应社会、不会关心他 人,甚至对父母也没有体贴、回报之意. 我 们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 作家出版社日前推出的 《 心会痛,才算长 大》深刻地反思了这一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个 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 ―让孩子们学会 心痛 ,不仅为自己,更要为他人.无论是为近 在咫尺、朝夕相处的父母亲友,还是为远在天 涯、素昧平生的无助孤儿,当孩子们的心学会 为他人而痛,他们才真正长大. 《 心会痛,才算长大》的作者张智澜毕业 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书中记录了她初入职场 时的成长之痛、以及救助孤儿时心灵所受的 震撼之痛,这些都是她在学校教育里无法体 验的. 智澜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 同龄人如何在真实社会中经受历练,并将其 内化为心灵层面的收获, 成长为一个成熟、 自立、负责、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 此书刚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 在微信朋友圈和各大论坛也引发 了热烈的讨论.著名作家卢新华说,这本书 看起来是写一个北大女生如何在职场中经 历成长之痛,并融入公益慈善事业、学会悲 悯他人, 最终做好去哈佛留学准备的励志 故事.然而,书里揭示和包含的思想内涵却 对所有人都极具启示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 环境中, 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通常容易 恃宠而骄,变得自我、自私甚至自负,不会 心痛 ,甚至拒绝 痛感 . 然而,正是痛感 孕育了生命,而心痛乃至悲悯,恰恰是完善 一个高尚灵魂的必经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 振耀认为, 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存 在缺陷. 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社会实 践及相应课程的设置, 文理工各科都与社 会发展需求脱节, 将最为聪明的年轻学子 培养得 眼高手低 .不过可喜的是,本书作 者张智澜通过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