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 2019-09-03 |
8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4 邮发代号: 1-82 星期三 乙未年十月廿一 CHINA SCIENCE DAILY
6429 总第 期 扫二维码 看科学报 本报讯 (记者倪思洁) 记者从科技部获悉, 日前国家统计 局、 科技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的 《2014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 计公报》 显示,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去年继续增长, 国家财政科 技支出及研究与试验发展 (R&
D) 经费投入增加, 研究与试验 发展 (R&
D) 经费投入强度提高.
据统计,
2014 年, 全国共投入 R&
D 经费 13015.6 亿元, 比 上年增加 1169.0 亿元, 增长 9.9%;
R&
D 经费投入强度 (与国 内生产总值之比) 为2.05%, 比上年提高 0.04 个百分点.按研 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全时工作量) 计算, 人均经费支出为 35.1 万元, 比上年增加 1.6 万元.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表示,研发投入 强度已连续两年超过 2%, 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表明我国研发 实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方面,
2014 年,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 613.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0.6%;
应用研 究经费为 1398.5 亿元, 增长 10.2%;
试验发展经费为 11003.6 亿元, 增长 9.8%.我国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所占比重分 别为 4.7%、 10.8%和84.5%. 关晓静表示, 各类研发活动投入均实现较快增长, 三类活 动投入均实现了 10%左右的较快增长,三类活动所占比重均与 上年基本持平, 使我国研发投入结构保持了基本稳定. 关晓静认为,研发经费投入总体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 本要求和阶段状况, 但与发达国家比较, 我国研发投入的效益还有 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 一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引导市场主 体、 科研院所、 高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另一 方面,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去行政化、 强市场性, 为更好利用市场 机制配置研发资源创造条件, 确保研发投入的针对性、 及时性、 有 效性,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014 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高 官方微博 新浪: http://weibo.com/kexuebao 腾讯: 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 近日, 陕西西安高新区繁 华地段上演 中国第一爆 .短短15 秒, 高达
118 米的摩天大 楼便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塌, 成 为我国爆破拆除的最高的楼 房. 但很快, 这座大楼的身世就 被 扒 了出来:
1996 年起作为 金花制药厂的办公大楼起建,
1999 年落成, 直到爆破前仅完 成主体和外立面建设.金花大 楼一拆一建,花费甚巨,
19 年 间却从未发挥过作用. 其实,与金花大楼有相 似遭遇的建筑并不少.2012 年,投资
8 亿元的沈阳绿岛 体育中心被爆破拆除,使用 时间不到
10 年;
2014 年, 郑 州一座天桥在服役短短
5 年后, 就因与地铁线路规划冲突 而被拆除……建得盲目, 拆得 随意, 如此 有钱任性 的背后, 是谁受到了损失, 又有谁在从 中获益呢? 笔者认为, 在当今都市寸 土寸金的大环境下, 建筑本应 得到更谨慎的对待、 更合理的 处置.然而, 烂尾建筑、 短命建 筑层出不穷, 无疑会造成建材、 能源、 人工、 土地等多种资源的 巨大浪费;
闲置建筑徒占空间, 也意味着许多潜在的, 可能创 造更大价值的工程项目被排 挤;
或建或拆的施工过程中, 势 必增加城市的交通、 运输、 环境 负担, 影响人们出行、 活动, 提 高公民的生活成本.更不必说 由此引发的污染问题和健康 威胁了, 单以这次的 全国第一 爆 为例, 就产生了大约 2.4 万 方建筑垃圾, 此外还有噪声和 扬尘等 副产品 .最后, 如此醒目招摇的盲目 决策和短视行为,也必然会严重影响企业乃 至政府的公众形象. 如此看来, 无论是普通民众, 还是企业、 政府、 城市乃至国家, 全都是受害者.笔者认 为,利益驱动下的城市建设沉疴要想彻底根 治, 还是得从利益层面入手: 对行政人员, 应完 善相关法律制度,对明显的决策失误和渎职 行为进行追责;
对于企业, 应严把工程项目审 批关, 监督已建成的工程设施使用、 维护情 况, 并作为后续项目的审批依据;
对公众, 建 立民意反馈的透明平台,对举报烂尾建筑、 工程浪费的行为予以适当奖励……总之, 要 真正实现 谁浪费谁补偿、 谁污染谁治理、 谁 决策谁担责 . 建筑是城市的脸面, 中国第一爆 的响 亮轰鸣背后, 不是鼓掌喝彩, 而是打脸.美好 城市的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反映了相关 部门和决策者的行政能力、 人文修养乃至眼 界格局.少一些土豪手笔, 多几分人文关怀, 建筑的效用才能充分展现, 城市的尊严才能 真正彰显. 中国第一爆不是喝彩是打脸姻李晨阳主持: 张林 彭科峰
本报记者 倪思洁
300 瓦LED 诱鱼灯、
200 瓦LED 路灯、
150 瓦LED 工矿灯、
50 瓦LED 防爆灯, 一盏盏灯具 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希达公司
1500 平方米的厂 房照得璀璨耀眼.这些灯, 都是 璀璨行动 的成 果. 三年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中科院半 导体照明中心, 他提出, 科学院要继续为国家半 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作出新贡献.同年, 为推动中 国科学院半导体照明科技力量和成果更好地为 产业发展服务,白春礼院长作出重要批示.次年, 璀璨行动 的项目正式开始. 两年时间, 璀璨行动 集中了中科院
26 个 研究所, 组织了近
100 个课题组, 兵分两路, 形 成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 LED 产业发展的两大发 展路线, 将技术之光带进现实, 引领中国 LED 产 业走向更璀璨的未来. 为了人民和社会
11 月中旬, 长春刚下完一场大雪, 农田大棚 里却温暖潮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 研究所 (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 研究员张晓平像往 常一样钻进大棚, 检查番茄秧苗的生长情况. 这块试验田里整齐地生长着一垄垄的挂着 果实的番茄秧.与一般的田不一样,
50 平米的番 茄秧苗间隔地挂着
18 条五颜六色的 LED 灯. 这些灯和你们平时在路边看到的霓虹灯 可不一样. 张晓平看着田里花花绿绿的 LED 灯对 《中国科学报》 记者说, 为了促进作物的生 长, 他们利用 LED 冷光源特点, 使灯更靠近植 物, 减少能量损耗, 同时还参考特定的光谱比例 和强度参数. 在东北, 由于光照时间短, 农民通常会在大 棚里架上大灯, 给作物补光.但是, 现代设施农 业中的光源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吗? 不同植物 需要的光源一样吗?需要何种光质的 LED 光源 能实现科学精准的补光? 这些是张晓平们长期 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设施农业中适当的补光对于植物生长发育 非常重要.然而, 现有设施农业中的光源很难满 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张晓平说. 为了科学地为作物补光,中科院长春地理 所、 半导体所、 长春光机所以 璀璨行动 为依托, 联手开展科研探索, 以水稻、 玉米、 大豆等东北主 要农作物为对象,研究 LED 光源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效果, 研制设施农业和种业适用光谱. 这项研究是 '
璀璨行动'
的研究方向之一. 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原局长、 璀璨行动 计划项目 总负责人戚强告诉记者, 为了人民健康和社会发 展, 璀璨行动 开展了诸如 LED 光源对人视力 和脑高级功能影响研究及应用、 精准诱杀农业害 虫、 精准诱杀蚊子、 不同光照对鸡胚发育和胚后 生长的影响、 LED 对经济植物生长影响研究及 应用、 水生植物资源利用和水治理专用灯具等多 方面的研究. 推动 LED 产业升级 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光电技术研发中心研 究员孙强的实验室里, 有一个光亮透明的高温玻 璃箱.玻璃箱里有一个圆盘形的活动灯架, 灯架 边缘安着一个发光的白色灯泡, 玻璃箱的旁边连 接着一个名为 积分球 的蓝色大球.每隔
10 分钟, 一个灯泡被金属杆带出积分球, 圆盘灯架逆 时针转动一点, 下一个灯泡再被金属杆推进蓝色 大球里. 这个装置叫作 LED 照明产品加速寿命测 试装置 ,可以用来检测 LED 灯具的寿命和质 量.每个灯泡, 在玻璃箱里亮上
1000 个小时后, 旁边的数据系统就能测试出灯泡的寿命质量. 目前 LED 照明产品寿命测试都采用美国 能源之星推荐
6000 小时常温测试. 孙强说, 然而, 对于 LED 产业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
6000 小 时已经成为产业发展难以承受的限制, LED 产 品更新换代周期只有
3 到5个月 . 依托着 璀璨行动 的支持, 在中科院长春光 机所、 半导体所、 化学所等
6 家单位的联合攻关 下, 科研人员利用多个温度下加速测试, 将LED 照明产品的寿命测试时间缩短到
1000 小时.而 根据行业估计, LED 产品的加速寿命测试时间 每缩短
1000 小时将带来 20%的经济利润. 为了确保测试设备自身的可靠性以及加速 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科研团队还与中国计量科学 研究院联手,完成了加速设备样机的测量校准、 测量精度、 结果不确定度等的计量分析. 以快速检测设备与方法为技术支持,研究 团队正在推动建立国家 LED 产品寿命快速检 测标准. 目前, 有两项正在报批中的标准, 一项 起草中的标准.这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新标准. 孙强说. (下转第
2 版) 随着国内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中科院 解耦燃煤炉 开始逐渐获得重视并得以示范应用―― ― 这里的冬天不太冷
本报记者 甘晓
11 月下旬, 华北平原大雪纷飞, 气温骤降. 但河北省固安县南赵各庄村村民刘中明家中 的室温却超过了
20 度,暖洋洋的屋内与白雪 皑皑的窗外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刘中明家一 样, 这个寒冬, 村里一共
70 多户人家都用上了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研发的 解耦燃煤锅炉 的 集中供暖. 解耦燃烧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可以有效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高效中小型燃煤实用技 术,而采用该技术的解耦燃煤锅炉不仅带来了 高质量的供暖, 而且降低了取暖成本, 受到了当 地村民的欢迎.如能进一步推广, 可望为节能减 排、 减少雾霾发挥重要作用. 村里来了高科技锅炉
11 月24 日, 《中国科学报》记者来到南赵 各庄村刘中明家里. 我们村新装了高科技锅 炉, 再也不用自己烧炉子了. 说到冬天取暖, 刘中明颇为自豪地说. 从前,刘中明家都是自己生小炉子取暖. 要不停往里边加煤, 屋子里弄得脏兮兮的, 有 时晚上还要起来加煤. 刘中明的经历也是国 内大部分北方农村家庭的真实写照.长长的烟 筒往往必须穿过屋子再伸出窗外,不完全燃烧 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刘中明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一冬 天差不多要用上4吨煤, 算下来大约3000元. 村民们口中说的 高科技锅炉 , 正是中科 院过程工程所发明的 解耦燃煤炉 . 去年
7 月, 河北省将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研发的 解耦燃烧 小型集中供热方案 列入 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 提升行动 中, 在廊坊市固安县温泉园区南赵各 庄村建立了示范工程.该项目设计供热面积约
2 万平方米. 集中供暖后, 村民们发现, 家里不仅不再被 煤灰弄脏,也不用再担心安全隐患,更重要的 是, 新的采暖方式, 比之前更便宜了. 例如, 刘中 明家里
140 平方米的屋子,一冬天采暖算下来 只需要
1500 块钱, 费用几乎降低了一半. 当然, 这其中的户外管道敷设和锅炉改造等前期费用 还需要政府补助投资. 高科技锅炉 给南赵各庄的村民们带来了 一个干净而安全的暖冬. 减灰霾 利器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副研究员刘新华向 《中 国科学报》 记者介绍, 煤燃烧过程是由多个化 学反应组成的复杂反应网络. 高温富氧环境使 烟黑和一氧化碳更容易充分燃尽, 却增大了氮 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相反, 低温贫氧有 利于固硫, 却使可燃物燃尽困难, 增大不完全 燃烧损失. 解除烟黑、 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 二氧 化硫的耦合排放是燃烧技术中长期存在的技 术难点. 刘新华指出.这使得我国采用燃煤 供热的分散热用户污染物排放无法控制, 致 使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数倍于其燃料消耗所 占的比例,正是导致严重灰霾污染的重要原 因之一. 二十多年来,研究人员通过优化锅炉结构 和燃烧过程,实现了对燃料热解气化和半焦燃 烧过程的解耦和优化控制.随着国内环境污染 问题的日益严重,解耦燃烧技术开始逐渐获得 重视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