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9-02-08

30 年, 自己一年差不多有 1/3 的时间都待在 站上, 有时候感觉 自己不太像村里人了 . 大约半个月前, 漠河县下了一场大雪, 气 温持续走低, 雪停后气温有所回升, 可低温还 是零下

40 多摄氏度.挂在屋外的红辣椒冻 得像硬塑料一样.夜间, 空气因寒冷显得凝 重、 安静.只身待在台站, 遥望村中灯火人 家, 感到浑身孤寂、 寒凉. 台站要做的工作看起来并不复杂, 但很 考验耐心和细心.每天早上

7 点, 工作人员第 一件事是检查观测仪器, 查看它们工作是否 正常, 数据采集是否连续, 网络传输有无异 常.接着, 在日记本和电子文档中, 记录下每 套仪器的状态.这样的检查, 每天至少要做

4 次. 数据写错了, 或者不详细都不行.它们 是给科学家做研究用的, 要非常严谨. 李来 顺说. 由于地处偏远的极寒区域, 漠河台站观 测工作也曾面临不少挑战.观测数据需要实 时传输, 漠河台站离村中心比较远, 网络没有 铺过去, 只是拉了一根电话线.随着数据量 越来越大, 传输有时就会发生 拥堵 , 造成延 时.直到

2016 年, 台站接上了光纤, 传输问 题才得到解决. 李来顺最担心的, 则是断电造成的数据 传输中断.2015 年3月, 一场连日的暴雪, 压 断了输电电线.为保障数据传输, 李来顺和 工作人员启动了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大雪漫 漫, 数日不绝, 电力线路要三四天后才能恢 复, 而备用的柴油只够支撑一天, 他挨家挨户 地向村民借柴油, 才挺了过来.那些天, 台站 的3位工作人员时刻盯着柴油机, 生怕再出 故障, 整整

3 天没怎么休息. 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维护下, 漠河台站观 测设备近些年持续保持稳定运行, 多种设备 连续多年被 子午工程 评为优秀设备.观测 的数据还支撑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比如,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利 用漠河站观测数据, 揭示了磁暴期间电离层 对等离子体层的物质调控作用, 是 子午工 程 首批重要成果. 近期, 利用漠河台站流星雷达等多台雷 达观测, 中国科技大学团队等在国际上首次 发现, 地磁暴能显著影响极区和高纬中层大 气密度, 影响中层背景大气动力学过程. 未来, 漠河台站还将 配备一系列观测 利器 从10 月到次年5月,漠河台站都是漫长的冬季.5 月, 雪水融化, 草长鱼肥, 漫山 遍野点缀着土生土长的野花――达达香, 就 来到一年最美的季节.然而夏季往往也是工 作人员最忙的日子.一些兄弟单位的科学家 和学生有时也会来考察交流, 做研究. 目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沿 着东经

120 度子午线建成了四站多点的空间 环境观测链.从北到南, 纬度间隔约

10 度均 匀布局, 依次为漠河站、 北京站、 武汉站、 三亚 站, 此外还在南北极设有观测站点.这些观 测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项目 子午工程 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 子午工程 二期规划建设中, 作为我 国北部的重点观测区域, 漠河台站将配备一 系列神通广大的观测 利器 , 包括双通道光 学干涉仪、 全天空气辉成像仪和增强型激光 雷达等. 在漠河台站附近一处开阔的雪地上, 来自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技术与装备研 发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测试自主研发的地面 电磁探测系统.借助探求地下电磁信号的 火 眼金睛 , 这套装备能看清地下矿物电性结构. 这是这些设备首次迎接极寒环境的挑战.过去, 此类设备被国外品牌垄断, 中科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 副主任王中兴说, 在漠河极寒的环境下设备 验证有效, 以及前期大量对比试验与工程实 践, 增强了国产化的信心. 测试人员已经在极寒条件下工作了一个 多星期.王中兴告诉记者, 未来将把国产的 地面地磁探测系统布设到漠河等台站, 开展 地球深部电性构造长期观测, 为地球深部科 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 漠河台站是我国本土开展空间环境监测 的最北站点, 是监测来自北极空间环境扰动 的前哨站.科学家认为, 了解和尽早感知日 地空间环境的变化还需要更多观测支撑, 这 就需要在漠河部署新一代雷达, 用更先进的 无线电和光学手段, 增强对更高纬度电离层 动力学过程探测能力, 进而掌握日地空间环 境更多有价值的一手数据. 观测设备越来越多, 李来顺没有一点畏 难. 我把漠河台站当家, 看到家里功能更齐 全, 自然高兴.搞研究、 写论文我不懂, 但能 为科学服务, 做出我们的贡献, 我感到很高 兴.别看我们只是把数据传回去, 没有直接 参与研究, 但时常想论文里还有我们的功劳 呢. 李来顺自豪地说. 在零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