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9-05-26

含盐度 2‰左右,最高达 11.3‰. 南部浦阳江水系:处于南部、西南部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区,系以浦阳江为干 流呈树枝状展布的河网系统,主要河流有浦阳江、永兴河、凌溪、凰桐江、径游江等;

中部萧绍运河水系:西江塘以东、北海塘以南中部平原地区呈网状展布的河流湖 泊水系,为萧绍平原水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河流有进化溪、西小江、萧绍运河、南门 江、湘湖、白马湖等;

北部沙地人工河网水系:为北海塘以北的南沙地区和围垦区人工河网系统,呈格 子状展布,主要河流有北塘河、前解放河、后解放河、先锋河、七甲直河、五堡河、

7 长山直河、九号坝直河、大治河、永丰直河、方迁浚河、生产湾、长林湾、三官埠直 湾等. 2.1.4 气候特征 萧山区境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 具有温和湿润、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冬冷夏热、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色. 常年平均气温 16.8℃, 平均降水量 1438.3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 80%,无霜期 256.2 天.受地形、地势及水域影响,各地气温高 低分布不同,其中南阳镇赭山、瓜沥镇以东的滨海平原,地形向东敞开,年平均气温 16.2℃以上,是热量条件最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气候区;

中部水乡平原, 介于南北之间,热量条件较优;

南部低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 16.0℃以下,气候垂直 差异显著,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平均垂直递减率为每百米降 0.45℃,组成复杂多 样的立体小气候.

1955 年至

2010 年萧山区年平均气温累年平均值为 16.5 摄氏度,最高为 18.3 摄氏 度(2007 年) ,最低为 15.5 摄氏度(1980 年) .该区年平均气温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上 升趋势,年增幅为 0.06 摄氏度,90 年代以前无明显升降态势,90 年代之后开始迅速 上升,尤其在

2000 年以后上升趋势显著.

1955 年至

2010 年累年平均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7.9 摄氏度,最高值为 42.2 摄氏度 (2003 年) ,最低值为 35.8 摄氏度(1982 年) .

1955 年至

2010 年累年平均降水量为 1392.3 毫米, 逐年降水量在 837.6 毫米 (1967 年)至1929.8 毫米(1973 年)之间振荡,稍有增加,年增幅为 2.57 毫米.年降水量 大于

1700 毫米的年份共有

3 年,分别为

1973 年、1993 年和

1999 年.

1976 年至

2010 年累年平均风速为 2.1 米/秒, 逐年平均风速在 1.7 米/秒(2004 年) 至2.4 米/秒(1981 年和

1996 年)之间振荡,有明显衰减态势,年减幅为 0.01 米/秒. 年平均风速大于 2.2 米/秒的年份共有

7 年,分别为

1976 年、1978 年、1979 年、1980 年、1981 年、1982 年和

1997 年.

1955 年至

2010 年累年平均积雪日数为 4.7 天,最多为

25 天(1984 年) ,最少则 未有积雪天气出现.该区逐年积雪日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年减幅为 0.1 天. 年积雪日数多于

7 天的年份共有

12 年,分别为

1964 年、1968 年、1969 年、1970 年、

1974 年、1977 年、1983 年、1985 年、1996 年、1998 年、2005 年和

2008 年.

1955 年至

2010 年累年平均雾日数为 32.2 天,最多为

83 天(1980 年) ,最少为

6 天(2007 年和

2010 年) .逐年雾日数曲线先增加后减少,20 世纪

80 年代前雾日数整

8 体呈现增加态势,最大增幅高达

60 个雾日,80 年代后雾日数逐年减少,最大减幅达 到70 个雾日之多.该区年雾日数随时间推移呈现减少态势,年减幅为 0.15 天,总体 减幅为 8.4 个雾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