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 2019-07-01 |
3800 余万元, 建成全市最 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同时发展中药材、 名 贵花卉苗木种植, 年均带动村民
1000 余人次家门口务工,保障了农户资源性和工资性收益年人均增收
6000 元以上.张建华着眼留守人群身体与技能实际,积极协调就业局和企业以 农民夜校 为载体,开展新型农民实用职业技术培训并介绍就业, 使村民能熟练掌握 1-2 项实 用技术, 年均对外劳务输出
500 余人次, 村民年人均增收
1000 元以上.村养牛户 刘加富逢人就说: 我的腰包鼓起来, 有一半的功劳是张书记的,他让我学好了技术, 还帮我垫资金. 扶贫先扶志 输血 变 造血 在发展中,张建华还充分注重发挥村干部、 党员、 返乡创业人员引领作用, 坚持扶智与扶志并举,教育引导贫困户实现 要我脱贫 到 我要脱贫 的本质转 变, 变 输血 为 造血 . 通过努力, 张建华回引陈启玉等
3 名 优秀在外务工人员带动
85 人自主创业就 业.积极对接 万企帮万村 , 牵头成立村 养殖和种植专合组织, 充分利用帮扶企业 的资金、 技术、 管理和市场优势, 把贫困户 全部纳入专合组织, 村集体和贫困户以专 项资金或产业周转金入股, 采取支部+专 合组织+农户的形式, 以创业带动就业, 让 贫困户 零风险 , 年底保底分红, 保障村 集体经济每年增长
4 万元以上, 贫困户每 年增收
1000 元以上.他还创造性地针对 有自主经营需求的贫困户, 协调企业以原 土地流转租金的80% 返租,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和市场,鼓励农户自主 造血 , 保障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5 月10 日,张建华再次来到贫困户袁乃迈家中,了解袁乃迈脱贫的想法.据悉, 袁乃迈一家四口人, 由于自己没有 技术, 很难找到工作, 一家人的生活条件 并不理想.在社会爱心人士和各部门的 帮扶下,他住进了自己的新房子.现在家里养了
3 头牛, 一年下来收入也较为可 观.近期,袁乃迈估摸着把养殖规模发展得更大.听了袁乃迈的想法,张建华表示非常支持,当即表示将尽快邀请区上畜牧专家到其家中对接, 帮忙规划. 我觉得做好第一书记就是要把群众当自家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时时刻刻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争取让群众都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张建华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态度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张建华就是这样心系贫困村, 初心 不改情牵群众,他用真心、真情和实干正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诠释着一个合格党员的干事 办事精神. (杨雨 罗晓霞) 相互理解 共筑和谐家庭 作为派出所的民警,徐虎林的工作是繁忙而琐碎的,很多时候需要加班熬夜.2013 年,徐虎林和苏晓玲的孩子徐苏杭出生.因为工作繁忙,徐虎林顾不得休
15 天的法定陪护假, 在妻子生产后 第七天就匆匆走上了工作岗位办案.徐苏杭上幼儿园后,每一次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徐虎林也都是缺席的.徐苏杭有 时几天都看不到爸爸, 他就会问: 爸爸 什么时候回来啊?爸爸为什么又不回来 啊? 每到这个时候, 苏晓玲就不免有些 心酸.她告诉记者,自己只是一名前台办证民警, 工作时间相对固定, 可以有多 一点的时间陪伴孩子和父母.可是徐虎 林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陪伴家人.但对 于丈夫的工作, 她还是比较理解的: 男人 嘛, 事业为重! 在心疼徐虎林的同时,她也默默支持着徐虎林的工作.丈夫忙,她就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父母、 照顾孩子, 让丈夫 没有后顾之忧.而徐虎林也深感自己亏 欠着妻儿, 所以一有时间, 他便陪着妻子 孩子一起出去游玩. 孝顺和睦 邻里交口称赞 夫妻二人如今和父母住在一起,偶尔在徐虎林没有加班的时候,一家人便能够吃个团圆饭. 我们不求大富大贵, 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苏晓玲的母 亲向春菊告诉自己的儿女,生活中的矛盾摩擦是难免的,但是不用大吵大闹.一家人在一起, 和和气气地坐下来交流, 才是对彼此的尊重, 更是对孩子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