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07-01

80 大寿时,都希望他活过百岁, 到他百岁时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弟子再来 给他敬寿面、切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 不想没几年他就因偶感小疾,医治不当, 溘然长逝了.我听闻先生病逝的噩耗,如 五雷轰顶,失声痛哭…… 老师在学生中有崇高的声望,备受学 生爱戴.古语云:"师徒如父子",我们 这些老学生都把他看作慈和的父辈.从1958 届开始到"文革"之前,他一共教了 十几个年级的本科生,大约

1300 多人.这 些学生如今也都七十岁以上了.后来他又 带了不知多少硕士和博士,那些年轻人都 把他当作祖辈一样爱戴.

1958 届学长邵友仁在《难忘清华》一 文中回忆:"在这里我要特别提起建筑系 的汪坦教授,他是我毕业设计的导师,为 人坦荡,学识渊博,是我一生最尊重和崇 拜的恩师. 在整整一年的毕业设计过程中, 不论在学术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都对 我有很大影响. 在离校后数十年的工作中, 耳边常常会出现他对我谆谆教导的声音. 每次回到母校,我都要去看望汪老."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董豫 赣在《大师与中国》一文中说:"汪先生 大概是赖特唯一的中国弟子.这位梁思成 先生在清华的继任者,是我所见最渊博也 最敏锐的学者.……他原可以承传赖特的 衣钵成为中国现代建筑大师的,但汪先生 的兴趣似乎更在于中国的近代建筑以及建 筑理论的研究上,并在这两方面都成为中

16 国的鼻祖." 老师的晚年,子女不在身边,他的入 室弟子赖德霖、吴耀东一直像儿孙一样照 顾二老.后来,赖德霖去了美国.老师仙 去后,吴耀东为他操办了丧事,并且照顾 着师母.另一位入室弟子陈伯冲乘飞机专 程从上海赶来吊唁, 还有一位叫贺承军的, 据说并不是老师亲炙的私淑弟子,也专程 从外地赶来吊唁.还有深圳大学当时的建 筑系主任许安之也专程前来吊唁,说他们 一直感念汪师创办深圳大学建筑系、建筑 设计院和《世界建筑导报》的丰功伟绩, 说汪师住过的房子还保留着,将来要作纪 念馆.1960 届学长罗森代表他们班级献了 一个最大的花圈. 我当时正住院做手术, 想写一副挽联, 作一首挽诗,却怎么也写不成、作不成, 脑海里萦绕的总是学养完粹、功业炳耀、 品德高尚、奇人高士、千秋师表这样一些 断句,而不能连缀成篇."人之云亡,邦 国殄瘁. " 老师的逝去, 不仅是清华建筑系、 清华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建筑界、 建筑教育界的巨大损失. "楼台贴地太纷纷, 出世人高静不闻. 山顶晴霞山脚雨,仙凡只隔一重云."老 师仙去,我总是想到这首古诗.当时吴耀 东等人筹划要为老师出一本纪念文集,我 写了一篇《哭汪师》交给他,后来种种原 因纪念文集未能出版.如今正逢先生诞辰 百年,希望能在《清华校友通讯》一角刊 发此文,是为通告汪师遍布海内外各地的 桃李学子.

2016 年5月12 日 我的父亲张新铭于

1994 年8月14 日 病逝,至今已

20 多年了.他虽已永远地离 开了我们,但我们却难以忘怀他的许多往 事. 父亲生于

1916 年5月2日,原籍山西 崞县(现为原平县),四岁到太原.我的 爷爷张孔怀是公费留日学生,毕业于日本 农业大学,系畜牧专家.抗战前当过公营 牧场场长兼技正(即总工程师),还创办 过山西省第一个农研所场,当过几年农专 教员,干过两年县税局长,还置有少量土 地出租. 父亲童年聪慧,在太原国师附小读书 时成绩较好,高小毕业考试名列第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