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2019-07-02

国际学校'

的概念都没有. 回忆起

20 多年前创办学 校时的艰辛,杨玛代有说不完的故事. 筹备初期,厦门当地物资还比较匮乏, 很多东西 都买不到. 为了配置学校的教学设备,杨玛代只能给 香港的朋友发传真,请他们在当地买了桌椅、柜子, 装了满满两个集装箱运到厦门来. 学校建起来了, 学生却 寥寥无几. 杨玛代至今还记 得, 他寄出了

2500 份学校的 招生资料,1000 多封因为 查无此人 而被退回, 另外

1000 多封则石沉大海, 杳无 音讯. 最后, 第一批只招了

16 名学生, 完全无法支撑我 们办学的费用. 最初的窘 境, 杨玛代仍记忆犹新. 就算是这样,我们也 得咬着牙办下去,做功德就 不要想着赚钱回报的事. 杨玛代说.虽然办学之路磕 磕碰碰,但是想到能为家乡 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 事,杨玛代始终坚持如初, 没有放弃.20 多年来,杨 玛代与菲律宾华人朋友共同 出资成立教育基金,为学校 投资百余万美元,而他付出的心血更是难以估量. 这里的学生每天都有一节中文课,毕业之前还必须完成中文的论 文. 杨玛代说,传扬中华文化是他回国开设国际学校的重要目的,他希望 为这些生活在厦门的外国孩子留下关于中国的记忆.为此,他坚持将中文 设为学校的必修课,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内外. 每年的中秋节、 春节, 学校都会依照厦门当地的习俗举行博饼、 游园等传 统庆祝活动. 今年的 '

中国年'

, 我们就给学生发了中国

56 个民族的特色服 饰, 请他们表演时装秀, 到时还会邀请学生的家长一起来观看. 杨玛代说. 在杨玛代的精心管理下,如今学校规模已由最初来自两三个国家的

16 名学生,发展到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生. 我们的学校就是厦门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这里有多少国家的学生, 就说明有多少国家的企业来这里投资,也就说明厦门的改革开放到了什么 程度. 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校园里奔跑游戏,杨玛代的脸上露出了 自豪的笑容.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速,如今他的国际学校 已然成了一个小小 联合国 . 责编:严瑜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行进侨乡 ・ 厦门故事 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

本报记者 严 瑜文/图 说起厦门 说起厦门, , 你可能会想到那所中国最美的大学厦 你可能会想到那所中国最美的大学厦 门大学 门大学, , 或是那座文艺清新的小岛鼓浪屿 或是那座文艺清新的小岛鼓浪屿, , 但你是否 但你是否 知道 知道, , 它们都与一群特殊的人群 它们都与一群特殊的人群― ―华侨华人有关 华侨华人有关. . 在这座拥有 在这座拥有

30 30万海外侨亲和 万海外侨亲和

30 30万归侨侨眷的侨 万归侨侨眷的侨 乡乡, , 许多人曾从这里走向海外 许多人曾从这里走向海外, , 去打拼他们的未来 去打拼他们的未来, , 也也有许多人从海外回到这里 有许多人从海外回到这里, , 来寻找他们的根脉 来寻找他们的根脉. . 无论 无论 是早年为谋生存 是早年为谋生存、 、 勇闯南洋的老侨 勇闯南洋的老侨, , 还是改革开放后 还是改革开放后 远赴欧美 远赴欧美、 、 格物致知的新侨 格物致知的新侨, , 故乡厦门始终是他们心 故乡厦门始终是他们心 底深处的牵挂 底深处的牵挂. . 春节前夕 春节前夕, ,本报记者走近厦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