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9-07-04

博物 学'

还是别的什么. 熊姣说, 当然, 大环境的影 响还是很重要的.当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博物 而且以此为乐的时候,你很难去抗拒顺应这股 潮流的倾向.这是好事, 但是潮流过去之后, 博 物学还是会在那里, 自始至终. 博物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手机里的博物学家 如何成为一名 博物人 , 在刷朋友圈的同时不 要忘了关注下面的微信号.来,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 + 从 添加朋友 进入 查找公众号 , 输入公众号 的名字, 即可进入万物有灵且美的大世界. 博物馆里,有关自然的讲座和活动 总能吸引很多孩子和家长;

书店里, 林林 总总的博物图书前会有不少人驻足翻 看;

走出户外, 也许会碰上一队带着 长 枪短炮 的观鸟、 拍鸟群体;

微博上, 博 物君 的粉丝已经暴涨接近

570 万. 在即将过去的

2016 年, 你或许还说 不上来博物到底是什么, 但它已经走进了 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对于阿蒙来说, 博物很简单, 简单到就在一日三 餐之中. 阿蒙在山西一所大学做财务工作, 工作本身似乎 与博物没什么关系.但因为对植物有着深厚的兴趣, 他一有机会就到全国各地去拍花写草.2010 年, 阿蒙 与豆瓣上其他一些爱好植物的 豆友 创建了自然笔 记小组, 在上面发表一些与自然相关的文章. 后来, 阿 蒙在这里和果壳网上发表的一部分文章就被收录在 了 《时蔬小话》 一书里. 《时蔬小话》 收录了六十多种蔬菜, 其中有很多是人 们餐桌上最常见不过的, 比如萝卜、 白菜. 但阿蒙不满足 于讲它们的滋味,而是在书中展现出更多不为人所知的 一面, 比如它们从何而来、 如何演变、 如何走到我们餐桌 上, 又具有何等的饮食含义和文化. 博物的美, 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带我看到了原 本熟悉生活的另一面. 阿蒙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 阿蒙的博物生活摊开在餐桌上, 远在上海的消化 科女医生周洁的博物生活, 却存在于相机里. 今年

11 月,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早在

2012 年就在豆瓣上疯传的 最美二十四节气图 再次刷爆 朋友圈.这一组 二十四节气照 正是出自周洁之手. 热爱摄影的周洁,从2009 年读研究生时就买了 一部单反, 一边旅行, 一边拍照.北至黑龙江, 南达福 建, 西及西藏, 从春夏, 到秋冬, 花了两年时间, 她走遍 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在11 个省份拍摄.

2011 年年底, 周洁偶然间看到日本有个做二十四 节气照片的网站, 她突然灵感闪现: 为什么不做一个 中国版呢? 在她看来, 节气是中国的传统, 还是中国 特色的风景和它们最为般配. 于是,她从过去两年拍摄的照片精挑细选了

24 张图, 配上 《康熙字典》 的字体印章, 形成了这套 二十 四节气 系列摄影.后来, 她又开设公众号 青简 , 不 定期更新着她和节气的故事. 尽管现在很多东西和 以前不一样了,但节气在现代未必失去自己的意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方式. 提醒我们关注大 自然, 感受四季的变化. 周洁说. 普通人的博物生活 厮杀 求婚 黑琴鸡, 鸡形目、 松鸡科, 俗称乌鸡、 斗鸡. 雄 鸟通体黑色, 形似古琴, 故得名黑琴鸡. 早春, 冰雪未融, 寒风瑟瑟不见一丝绿意. 每到这个时节, 方圆几公里的黑琴鸡, 都要聚 集在一处经年不变的林间草地, 当地人把这块 聚集地叫 斗鸡盘 .它们少则几只, 多则几十 只, 为争夺繁殖权, 它们膨起全身羽毛, 开始奔 跑、 炫耀、 威慑, 最终将展开勇猛的搏斗, 直至 分出胜负.每次打斗两三个小时, 这样的打斗 每年春季要持续三十余天.当地人把黑琴鸡的 这种行为称 跑圈 . 每当黎明和傍晚时分, 雄性黑琴鸡都会展开 莲花般的尾羽, 昂首挺胸尽情的炫耀, 不时发出 铿锵的鸣叫, 震慑对方. 继而, 搏斗开始了. 追逐, 对峙, 出击, 时而铁嘴啄睛, 时而锐爪封喉, 打的 是尘草飞扬, 残羽片片, 血迹斑斑, 难解难分, 直 至分出胜负.败者收拢尾羽逃出圈外, 胜者仰天 嘶鸣, 尽显雄性之威猛. 场外观战的雌性黑琴鸡悠闲的梳理着羽毛, 时而走进杀场观望一下激烈的搏斗场面, 默默地 挑选着心中的英雄, 表面上好像与己无关, 从不 介入.雄性黑琴鸡见有雌性黑琴鸡进入鸡盘, 更 是开屏亮翅, 围拢其周围, 喉部振动发出低沉雄 壮的吼声, 以勇示爱. 雄鸡虽已极度兴奋, 但却表 现那样的理智斯文, 没有雌鸡的示意绝不会贸然 盲动, 真乃绅士风度. 大自然就是这样的示爱和无情, 弱者自生自 灭, 强者驾驭族群, 诠释着万物得以传承不灭的 真谛, 优胜劣汰, 预示着又一轮回的生息繁衍即 将开始. (此组照片摄于内蒙古赤峰) 生命的旋律 文图聂延秋 博物, 离生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