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2019-07-04
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

15 民艺大卖场 责任编辑/黄莺版式设计/张革 文 余夕雯 图 严嘉俊 去黄山的这天下雨, 屯溪老街老虎山旁边的小路上到 处是湿漉漉的, 泥土味儿里混杂着油墨香.

胡开文墨厂就在山脚下.这是徽墨传承地超资深的 一家制墨工坊. 清代徽墨制作分四大名家, 即曹素功、 汪节庵、 汪近圣 和胡开文. "胡开文" 始创于清乾隆三十年, 迄今已有两百 余年, 当年当地有很多制墨工坊都挂着这个名号. 现在的胡开文墨厂, 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几家老胡 开文墨业合并而成的.厂房里满是斑驳的踪迹, 水汽加剧 了墙体的衰老, 但传统的墨香仍在每个车间里沉淀. 原本遍地的制墨人早就纷纷改行, 现在, 墨厂总共只 有30个员工, 他们还在坚守着最老底子的制墨手艺.

67 岁的汪培坤是墨厂厂长, 一个勤勉的徽商形象, 严 肃而谦逊.汪培坤的祖上在上海做生意, 他的外公是位比 较开明的民族资本家,

1959 年, 一家人被动员回到黄山 市.十几年前, 他接手了原本经营困难的胡开文墨厂, 并 重新发掘久已失传的徽墨古法配方. 传统的制墨, 工序十分繁复――炼烟、 和料、 杵捣、 成型、 晾墨、 锉边、 洗水、 描金、 包装.如此制出的徽墨方能拈 来轻、 磨来清、 嗅来馨、 坚如玉、 研无声.看似小小的墨块, 背后全是匠人的辛苦. 过去人们说一两黄金一两墨, 要制作好墨, 一定得用 到好的胶和木料.徽墨配方尤其讲究, 动辄用上松烟、 桐 油烟、 牛皮胶、 麝香、 冰片、 金箔、 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 进行调配. 徽墨从材料来讲, 分很多种, 漆烟、 油烟、 松烟等.点 烟是开头第一步, 比如炼制松烟的烟窑, 要在深山老林里 烧足半个月时间, 烟煤附在窑壁上, 冷却后扫下.接着是 和料, 就像老中医的药方, 原料种类、 配方、 比例甚至添加 的先后顺序, 都是 "胡开文" 制墨的核心机密. 制造过程这么艰辛, 但仍有很多人无法理解, 为什么 放着现成的墨汁不用, 非要拿一块沉甸甸的墨条自己来 磨? 汪培坤说, 历史上真正的书画家都是用墨块研墨, 而 且磨墨的过程也是文人的构思过程.好墨研起来细润无 声,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 "磨墨如病" , 像林黛玉就很适合磨 墨, 其实不是生病, 是说磨墨要慢, 用力要匀. 墨的金贵, 就贵在制墨人的手艺和心血.汪培坤16岁 拜师学艺, 先学雕刻, 竹雕、 木雕、 砚雕, 砚雕大师吴水清是 他的师傅.雕刻把他的性子磨得很耐.为了追求古砚的 精髓, 恢复质量, 他想到了从原料上着手.汪培坤用了

10 年时间, 尝试调配了

20 多种不同的制墨配方, 送请远近众 多书画名家试用, 最终恢复了古法炼烟技艺, 并研制出数 十种古法新墨, 如世纪松烟墨、 大漆烟墨、 鹿茸胶墨、 超细 油烟墨、 八宝五胆墨等. 墨的好坏取决于用料和配比.其中, 漆烟墨是最难 的, 必须用土漆烟炱 (tái) 制成. "炱" 这个有些生僻的字有 某种象形意, 古人用碗罩在桐油灯上收集不完全燃烧的粉 末状物质, 用来制墨. "这个漆烟墨已经失传将近一百年 了. " 漆烟墨, 难就难在原料上, 接触过漆的人都知道, 天然 漆树汁液很容易致敏, 使人的皮肤红肿疼痛.汪培坤也不 能幸免, 但他 "不要命" , 肿了就跑去医院挂点滴, 等红肿退 下去了, 再继续去提炼漆烟. 对自己苛刻, 对工人也要求不低.汪培坤说: "锤炼后 的墨, 一般要晾半年, 有的墨厂只晾一个月、 甚至半个月就 够了, 原因是那里面掺了石膏.这种掺了石膏的墨, 不仅 干得快, 而且容易定型, 确实好看, 但也只是看看而已. " 他 要求打着 "胡开文" 牌子的徽墨, 小的至少要晾半年, 大的 甚至要两到三年. 走进墨厂里的各个工作车间, 因为长期制墨, 房间的 墙面都是漆漆黑的.工人们并不会因为有人到访就停下 来, 只是继续埋头苦干.一双双乌黑的大手, 抡起工具, 杵捣、 捶打, 都是实实在在的体力活.捶或揉本身的程度拿 捏、 压模的时间长短及力度都凭经验. 胡开文墨厂的制墨师傅里面, 年龄最小的吴靖今年也 已经32岁.他20岁就进厂当了学徒, 技法非常熟练, 每天 八小时工作, 成型的墨锭可以做七八十个. 比吴靖再年轻的, 就没人愿意来了.这也是最让厂长 汪培坤操心的事情. "工厂里的订单其实很多, 但苦于没人 做" , 徽墨制作技艺传承的困难, 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上 涨, 连做价格低廉的旅游产品都会亏本.所以, 汪培坤把 有限的人力精力都投入到制作中上等的徽墨, 人墨磨, 墨 磨人. "我们不跑量, 慢慢做. " 除了各个制墨车间, 在胡开文老厂房里还有一个神秘 的库房.那里头藏了不少珍贵的上世纪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