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9-07-04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

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在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中明确指出, 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 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可见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推进素质教育.知识、能力、 素质是教育的三要素,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提高能力,还要提升素质. 我们要培养有知识、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以接受性学习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模式,而素质教育 则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禁锢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和教学模式,采 用一种全新的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和教 学模式.正是在这种教育和教学模式变革的强烈召唤下,经过多年开展素质教 育的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国家教育部在

2000 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 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全新的 教育和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指的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 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活 动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 综合实践 活动 .一般来讲,凡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例如观察、调查、 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来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形成产品,而不 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或结论通过传递式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属 于研究性学习.

4 2001 年4月,国家教育部再次印发《普通高中 研究性学习 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各省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遵循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 则,提出本省推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然而,虽然政府的重视和参与明确了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任务,使研究性学 习走上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但由于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及推广还处在 起步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在推广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其定位及理 论操作还把握不准,甚至存在片面认识.事实上,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让 学生亲历和体验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 知识发现 、 方法习得 与 态度形成 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当然, 我们完全也可以将研究性学习视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接受性 学习聚焦于 学什么 的问题;

而研究性学习要解决的则是 如何学 的问题.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 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得知识和自主应用知识的一种聚焦于解决学生如何学习的教 育和教学方式. 尽管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各有长短,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接受性学习就 是落后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先进的.但是,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色,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换言之,在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大学 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专业知识和技术,而在于帮助学生在 掌握学习方法和形成思辨能力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从而具备相应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高等教育和教 学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确有其必要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事实上,由于 受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模式的影响太深,我国的当代大学生在离开高中校门走 进大学校园之后,仍然是以高中时代的学习观念来主导自己的学习过程,仍然 习惯于 教师、 课堂、 书本三中心 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是主体, 自己只是在完成任务般的接受知识,对新信息、新知识没有什么欲望和热情. 显然,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现代高等 教育提倡 主体性 ,着眼于大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在教学中 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精神,使他们成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