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 2019-09-11 |
x i n mi n . c n2
4 小时读者热线:
9 6
2 5
5 5读者来信: d z l x @ x mw b . c o m. c n
1 4
2 0
1 9 年3月30日星期六 本版编辑∶殷健灵 编辑
邮箱: y j l @x mw b . c o m. c n 自在谷的未来吴霜黄山我是去过好几次 的. 十多年前去过, 八九年 前去过, 五六年前又去过. 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 每 次去都觉得是第一次去. 因为景色不一,意境也不 太一样,除了那清新洁净 的空气不变,似乎黄山的 景致永远都看不完. 黄山脚下有几 处所在是人们常去 光顾的景致, 西递, 宏村.不过,这一 次, 不是西递宏村, 也不是黄山,而是 一个叫做自在谷的 地方, 其特点在于: 待开发. 对,这个地方 待开发,还处于一 种很原始的自然状 态中.而拿到这块 地方的主人是我们 的朋友,他请我们 一行人来到此地,是希望 大家为如何开发自在谷献 计献策的.朋友当中有几 位专业设计师,有艺术品 收藏家,有大型演出的制 作人,有环保材料的研制 者, 甚至还有剧作家、 体育 节目的解说和策划人. 还是三月中旬,黄山 市的气温比北京高几度, 舒适得很.首先进入的是 接待我们的酒店,也是自 在谷目前的主人陈先生装 修好并拥有的,名字很好 玩: 御前侍卫酒店. 这名字 确实有点儿莫名其妙, 一 定是有什么来历.一问之 下才明白,那是清朝乾隆 年间,皇帝出游到过这地 方,身边的一干卫士中有 一个最得力的即是此地一 户人家的子弟,皇帝离开 时钦赐御笔 御前侍卫 , 于是这户人家制作了一块 牌匾,上面就是乾隆的笔 迹,这算得上是当地人一 个骄傲的资本. 于是, 这户 人家的老宅传至今天, 后 人一直尽量保留着老宅的 宅基, 然后, 被现在的主人 买下了,改造成了 今天的艺术酒店, 如今牌匾就挂在酒 店的墙壁上. 酒店的环境也 延续了黄山一带的 特有气息, 潮湿的, 静美的,空气中夹 杂着植被的味道, 远离汽车的硝烟, 远离高楼大厦的钢 筋混凝土,早春的 清冷,细细窄窄的 石阶,忽而一见的 低矮小木门,觉得 不太真实,像聊斋故事里 的神秘所在. 第二天是好天气, 我 们一行十几个人随着主人 向自在谷进发,车子在山 路上颠簸了一会儿,我的 头快晕了的时候, 自在谷到了. 真是自在谷啊,就是一个无人 区.山中的蓝天下 面, 有羊肠小路, 路边有乱 石, 水塘, 小溪, 有茶田, 油 菜花, 看得出人迹, 却没有 人影.道两旁总会出现废 弃的住房,有的已经几近 坍塌.我推开一间漆黑的 屋门,里面屋顶上的椽子 都快掉下来了,地上遗留 着人们搬离时没有带走的 物件, 破凳、 土筐、 锈锹、 快 被尘土掩盖的灶台…… 这里好像曾经遭遇过一 场大劫难, 人们在惊慌忙 乱中远逃了.曾经的人声 和炊烟, 坐在屋门口的老 人, 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 孩子们…… 都消失不见了. 这是艺术家眼 中的景象和脑中的 画面. 事实上, 这里 只是被开发者清空了, 居 民们都迁徙到市里的高楼 中去了.自在谷将会被重 新设计打造,会成为一处 新的旅游景区.除了名字 以外, 也许不久以后, 这里 会彻底变样,变成一个全 新的地方. 回到酒店,围着那个 噼噼啪啪烧着木柴的温暖 火炉便展开了一场讨论 会, 主题就是: 自在谷的未 来应该是什么? 大家纷纷讲述着自己 的感受、 想法和建议. 随着 他们的言语,我脑子里幻 化着不同的图案:行走书 店, 艺术品展室, 低价游子 宿店.几十间旧房被重新 设计装置,变成具有不同 特性的展室,其中安放了 各类艺术品,艺术专业的 大学生可以来这里旅游加 学习, 历史、 人文、 艺术、 自 然都被揽入其中,或者安 排居民变成临时演员, 展 示当地的故事或习俗. 自在谷未被开发的时 候,人们可以把想象力发 挥到火星上去, 天马行空, 尽情遨游, 各自发挥、 无所 顾忌.估计开发者们脑子 发蒙,一时半会应接不暇 了吧? 我是歌唱家,我和他 们想的不同.我的想法 是,未来的自在谷,每间 房子都是一个音乐厅,一 间房子回响一种音乐,游 者时而回到几百年前,时 而被现代速度包裹,时而 周边悄无声息,时而豁然 开朗春暖花开,让设计者 去尽力展现千变万化的魔 力. 自在谷啊,一旦你的 展示形式定型,变化即会 消失无踪.然而为此,我 会永远记得现在的你,静 谧的、安然的、朴实无华 的,像一个从未出过山的 秀美羞涩的小女孩儿. 车厢里的小学生 徐慧芬 一 这辆公交车开得有点颠. 车厢单人座前后,坐着一老一少,前 面是个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大约小学二三 年级模样,后座是位老先生.听俩人的对 话是祖孙关系. 老先生把装有一只馒头的食品袋递给孙 子,小学生取出馒头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吃 完后掏出纸巾擦了擦嘴,然后就把脏纸巾塞 进刚才装馒头的塑料袋里.老先生探身向前 伸出手说,把垃圾给我.小学生摇摇手,突 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摇摇晃晃往前走去,走 到驾驶座旁,把手上的垃圾袋放进了旁边的 垃圾桶. 这过程中,司机和老先生不约而同对小 朋友说,快坐好快坐好,别跌倒了,垃圾等 一会再扔也来得及.谁知小学生扔完垃圾, 回座位半途中又弯下腰,把不知哪个乘客丢 在地上的一枚橄榄核捡了起来,重新转身朝 垃圾桶走去. 这时他的爷爷急得叫起来:让你快坐 好,怎么一点不听话?小学生忽地声音很响 地回答了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 话一出,周围人都笑了起来.如果他说出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句话来,那肯定 要恰切得多,可他偏偏说了这么一句豪言壮 语.我猜想,或许是他在课本上刚刚学到了 这句话,印象深,觉得此时可以用一用?可 是仔细想想, 国家兴亡 的大事,又有哪 一件不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呢?比如 有关环境治理问题,不是也需要从培 养好习惯做起吗? 二 车厢很空,一群大约四五年级的 小学生,一上车叽叽喳喳,话声不断,格外 引人注意.他们是结伴去一个场所参观,作 为完成寒假作业的一个内容.一个同学问大 家,这次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要自学背出五 十个新成语,你们都完成了吗?有的说已经 完成了大约一半,有的说,一下子要背这么 多成语,还真记不住呢. 这时另有一个同学说,我爸跟我 说,中国成语里有很多是说好人好事 的,也有很多是说坏人坏事的,我爸帮 我在成语词典里挑选了二十五条关于好 人好事的,再选出二十五条关于坏人坏 事的,我先集中背好人好事的.比如: 从善如流、见贤思齐、知人善任、和衷共 济、兴利除弊……好人好事的背完后,我再 背坏人坏事的,比如:见利忘义、嫉贤妒 能、蝇营狗苟、沆瀣一气、寡廉鲜耻……我 一边背,一边联想,这样很快就背出来了. 这些成语,这个学生确实已经背 得很熟,他背得很快,几乎是一口气 背完,背到最后一条 人心不古 , 被有个同学听成了 人心不苦 , 问 他怎么还有这个成语啊?他就一字一 顿更正,再把 人心不古 的意思解释了一 下. 我在一旁,边听边笑,眼前是一幅幅好 和坏的图景,脑子里也有了联想,我在想, 眼前这些少年人,稚嫩的声音,纯真的面 容,清澈的眼神,几十年后,他们各自的人 生字典里,会有哪些字眼作概括呢? 素面朝天桂文亚时不时下几场大大小小的雨,冷飕飕的天空又放 晴了. 看着窗外亮堂堂的蓝天白云, 有着一种重见光明 的舒畅.小院子顿时充满了朝气, 沾着露珠的绿草, 轻 扬着眉梢, 小小地抖动一下, 显得十分快活.客厅那一 大盘被我摆置得什锦糖般灿烂的黄金葛、 圣诞红、 玛格 莉特海棠、圆叶蕉草、波士顿蕨和长寿 花, 应该移到小花园里晒日光浴了. 天气清朗的冬日, 心情格外愉悦, 我 双手捧着花盘走向阳光灿烂的小院. 走着, 走着,说时迟, 那时快, 双脚 一滑, 手中的花盘飞身而去, 砰!一声闷 响, 整个人往后一倒! 我,一个刚过七十岁生日的 老人 家 , 整个人 素面朝天 . 砰! 很卡通的, 直挺挺躺在水泥地上! 这是怎么了? 我的脑袋似乎还在! 我 摸摸, 后脑勺挺疼…… 一时间惊吓过度也爬不起来,干脆躺一躺休息休 息, 渐渐静下心来, 用力眨眨双眼, 欲厘清一下周遭状 况. 没错, 我滑倒了! 四平八稳地躺在花园里湿滑的红 砖道上! 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不应该穿着拖鞋, 这鞋还有点大, 又不防滑, 更忘记红砖地上那层积累多 时的黑色污垢, 遇湿则滑. 粗心大意往往就犯糊涂,这是肇事 的主因, 主要是配备不良 (鞋子没穿对) 加上两手居然端着一个装了植物的花 盘, 一旦遇到意外, 当然就是 见光死 了! 四平八稳躺在红砖地上, 一时昏沉, 不知道该怎么 办, 于是两眼望向蓝天, 慢慢回想着这场意外的发生. 生平第一次煎饼般的翻躺在地, 幸运的是没摔昏, 也算 走运. 摔跤事件过后第二天检视状况, 腰酸背疼, 脖子左 右一扭, 嘎嘎作响, 两肩也十分酸痛. 再按一按脑袋, 不 疼了, 似已恢复正常, 也许这朝天一跌, 说不定茅塞顿 开了, 且看明天进展…… 姐, 你应该随身携带手机! 万一有个什么意外, 可 以实时求援! 妹妹严正提醒. 知易行难喔, 我也曾走到哪儿手机就带到哪儿, 结 果往往一忙, 走向别处, 就忘了刚才手机放在哪儿!跟 着又是一阵紧张, 一场虚惊! 再一回想,又不禁冒出冷汗!如果这次意外摔昏 了, 四下无人, 又怎生是好? 我正告自己, 此事不仅可一不可二, 更要学会 举 一反三 ! 从一无所有到人人敬爱 忻之湄 有一次饭后家人在一起闲聊, 说到 逝去的亲人, 移居海外多年的阿姨一边 剥着她心爱的糖炒栗子一边说: 如果死 去的人能够活转来, 第一个, 我要阿姆 活转来, 同阿姆在一起的日子最开心. 心里在想, 其实我也是.对于我们 家族, 我的外婆、 阿姨们的 阿姆 代表 着一种活力, 一种对生活的热情, 一种 对家庭的凝聚和保护力. 阿姆, 确切地说, 是外公的大哥的 未亡人, 是我嫡亲外婆的妯娌.对于我 们这一辈人,她是陪伴我们长大的外 婆, 而嫡亲外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 照片上的 香港外婆 . 在我的记忆中, 外婆是一个慈爱有 加、 赏罚分明、 不可侵犯的长者.同辈人 眼里, 她是一个有福气的老人, 出手大 方, 说话有威力.平日里她从早忙到晚, 从无怨言.到了周末, 就带我们去大壶 春或者家附近的万阳春吃一顿当时看 来奢侈的早点.对于新开的饭店, 新上 演的电影, 外婆都有着年轻人一般的热 情.虽然她没有念过书, 但她能把 《碧玉 簪》 《玉蜻蜓》 之类的戏曲故事说得出神 入化.外婆的娘家兄弟妯娌有了事情必 定来找她商量.据说,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