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 2019-07-04 |
在蒙达尼,李立三一边做工读 书,一边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他思 想活跃,擅长演讲,对旧世界充满 憎恨. 每当与同学讨论国内政局, 提及军阀政客时,他总是愤懑地大 声喊叫: 推翻! 打倒!杀掉! 到法国初期,李立三曾经倾向 无政府主义,但他很快就开始向马 克思主义方面转变. 他的法语水平 较高, 能直接阅读法共的 《 人道 报》,攻读法文版的 《 资本论》,不长 时间就埋头读完了好几本马克思 主义著作. 李立三在蒙达尼公学补习了一 段时间法文, 花光了从家里带来的 钱,于是离开学校,到一家纱厂做工. 他认为, 通过勤工俭学坚持学习十 分必要, 在法国能够比较方便地研 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而且这里有十 万华工, 中国学生应当在他们中进 行工作,为将来中国革命准备干部. 他和赵世炎打算在信仰马克思主义 的同学中倡议,成立 共产主义同盟 会 作为勤工俭学和华工运动的核 心. 后来组织成立了劳动学会,明确 提出其目的是要革命, 而革命的第 一步是要把在法的华工组织起来. 劳动学会和它影响下的勤工 俭学学生积极声援 二二八 示威 运动,号召全体勤工俭学学生团结 起来,并建立勤工俭学学会,在法 勤工俭学的学生多数报名参加了 这个组织. 赵世炎、李立三是勤工 俭学学会的主要领导者,而劳动学 会又成为勤工俭学学会的核心. 勤工俭学学会成立后,它的领 导成员马上带头离开巴黎,到华工 集中的施奈德工厂做工. 这个厂招 收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主要做厂里 的杂工,搬运钢铁,装卸货物;
另一 部分则到消耗体力很大的翻砂和 锻造车间做工. 李立三带领第一批 学生100多人先来到工厂, 他被分 配去当翻砂工,在熔铁炉旁,面对 着白热的铁水,经常搬动百多斤重 的铸件和工具, 工作一天汗流一 斗 . 李立三后来回忆说: 1920年 我在法国一个铁工厂做工,受当时 法国工人运动的影响,并与一个信 仰共产主义的工人有接触,逐渐相 信只有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 又说: 我是个翻砂工人,我的法国师 傅是共产党员, 我受他的影响很 大. 当时我们要革命,要坚持马克 思主义是明确的, 但是如何革命, 这是不大明确的. 为了探求解决 这个 如何革命 的问题,李立三等 决定到华工当中去活动. 施奈德工厂有2000多华工,李 立三和赵世炎首先在华工中建立 了华工俱乐部, 创办了 《 华工周 报》, 赵世炎亲自刻版, 李立三印 刷,在华工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劳 动学会规定会员每周要用一天的 时间为华工服务,交工人朋友. 赵 世炎和李立三还为解除一些华工 的包身合同进行了有效的斗争,许 多华工因而获得了自由,他们同工 人群众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旅法勤工俭学的艰苦生活,特 别是在工厂和工人中的锻炼,为李 立三日后回国从事工人运动的组 织领导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省 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处长肖绮晖湖南日报记者孙敏坚 整理) 湖南日报6月30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余佳桂朱静颖)湖南, 曾是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攻读博士的 地方. 今天下午, 我省科技界学习李保 国同志先进事迹、 争做 创新争先 行 动表率座谈会在长沙召开.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湖南大学教授罗安等出席. 会议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 示, 通报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和中 组部、 中国科协作出的有关决定, 并 就如何学习李保国同志崇高精神、 争当 创新争先 表率进行了交流. 座谈会上, 李保国教授的博士生 导师、 中南林科大教授谭晓风回忆了 与李保国交往的点滴, 用一些生动事 例介绍了他的爱国爱民爱岗精神, 高 度评价了他对我国特别是对太行山区 经济林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罗安在 发言中感佩李保国扎根基层致富百姓 的情怀, 称赞他永远是科技界的一面 旗帜.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教授 等科技界代表也纷纷发言, 就如何学 习李保国同志精神、 积极投身 创新争 先 行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省科协党 组书记、 副主席刘小明说, 全省科技界 广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 科协工作者 要更好地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 积极投身 创新争先 行动, 在勇攀科 技高峰、 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等方面 起表率作用. 田玉生 唐婷 6月24日,晴空万里. 湘潭县梅 林桥镇杨柳村的星星书屋里,不时 飘出欢声笑语. 这是一次特殊的聚会. 主人和 客人全是七八旬老人,年龄最长的 已87岁. 老人们各有文化爱好和特 长,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自己的 新作,或木雕,或书法,或绘画,或 诗词对联,在书屋展出,互相观摩 品评,其乐融融. 星星书屋创办于1996年, 老年 书友们缘于书屋相识,对书屋有着特 殊感情, 更对书屋创办人何文新、唐 翠兰夫妻俩的高尚品德赞不绝口. 初衷,点燃求知欲望 今年83岁的何文新老人,退休 前曾任株洲日报副总编辑、株洲市 监察局局长、 株洲市纪委副书记. 夫人唐翠兰也已8旬高龄. 老两口 都是老党员. 1992年,行将退休的何文新夫 妻,萌生了退休后回农村办农家书 屋的念头. 但这事很不简单:要放 弃城里的优越生活条件,要放弃与 四个子女的天伦之乐. 还有,老祖 父留下的是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 要找材料、砌房屋,要买书订报、日 常管理,还要种菜、打柴. 老人做得 到吗? 儿女们放心吗? 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坚定了何 文新的决心. 1951年, 湘潭解放不久,l8岁 的何文新在乡政府打杂,借了一间 教室办农民夜校, 开设扫盲识字 班. 只读过小学的他,凭着勤学苦 练,自告奋勇当教员,每天下班后 赶到夜校去教书. 半路上,总有几 个热心学员提着马灯在暗夜中等 候他. 那一双双热忱求知的眼神, 令他终生难忘. 农民,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这是何文新的切身体会. 正是靠刻 苦自学,他干出了一番事业. 一个 夕阳工程 的想法坚定了:回去办 个农家书屋. 活着,就要做点好事 子女们理解父母,没一个投反 对票,但十分担忧老人的身体. 何 文新患有肺结核、高血压、心血管 梗阻,是个 药罐子 . 何文新不以为然. 他说:人总 是要死的. 只要活着,就要尽力做 些好事. 多带救心丸回去就是! 因为工作需要,何文新的退休 时间推后了两年. 这样,他有了几 年时间做 粮草先行 的准备. 株洲 市当时发展河西新城区,大片旧建 筑要拆除. 何文新业余收废旧材 料,全家一起帮他收,儿子会开车, 把收集来的废旧材料一点一点运 到农村, 两口子的积蓄和5万元住 房津贴,也都花光了. 1996年,何文新和老伴终于回 到杨柳村. 有众人相助,占地百余 平方米、 砖木结构两层楼的书屋, 个把月就建成了. 大门门楣上,嵌 着何文新自撰自刻的 星星书屋 青石匾额,左右对联也是他自撰自 刻:屋依龙盘地,书育栋梁才. 也是热心人帮助,老人从学校、 书店、废品站收购了大量书刊,加上 自家藏书、朋友赠书,总量近4万册, 有政治、文化、历史、文艺、科技、农 村百事通、青少年读物、中小学生读 物多种, 还订了人民日报、 湖南日 报、湘潭日报、文萃报、中国剪报、益 寿文摘、老年人杂志等等,两间书屋 不够用,楼上又辟出半间放书. 农村青年大都外出谋发展,书 屋读者主要是周围几个村子的老 人和孩子. 附近的小学搬迁之前, 每逢放学, 娃娃们像小鸟归巢,叽 叽喳喳涌进书屋,爷爷奶奶喊声不 断,为夕阳下的书屋平添生机. 借书也没什么手续, 免登记, 免押金,想看就拿去,想还就送回 来,真正是 偷书不算贼 . 环境幽雅,主人和善,屋里屋 外有椅子,还有茶水自用,到书屋 看书是难得的享受. 隔壁银塘村的 陈根生老人是忠实读者,重病中还 常拄着拐杖来看书,后来实在走不 动了,老人恋恋不舍,临终前特别 嘱托哥哥和女儿,一定要代他到星 星书屋感谢何老夫妻. 奉献,不止于图书万卷 何文新老人并不满足于圆梦 书屋. 他说,有限的生命不可加长, 但可以增宽,在有限的生命中释放 更多能量. 老人拓宽了书屋功能,增加中 转服务,免费代人收存报纸和收发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