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 2019-07-06 |
16 cm 的长方形侧插摆.
侧耳 结构作为明代官袍崇礼的标志,却并非仪从 礼制所生,从结构到形态都是基于增加腿部 的活动空间和遮蔽侧开裾露出内衣的功用. 明代宦官吕毖所著的 《明宫史》 中内臣 服佩 篇 对戎服曳撒的 侧耳 描述为 而下有马 面, 两旁有耳 .[1] 《酌中志》 对曳撒的描述为 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 (摆) . [2] 周锡保先 生在 《中国古代服饰史》 中将其称为 摆 , [3] 但 均未对其功能性或作用进行说明.为了达到 探究 侧耳 功能性的预期效果, 根据史料记 载结合出土文物的官方发掘报告和明清宫廷 古典服饰收藏家李雨来先生提供的两件标本 进行数据实测和比较分析,并通 过Adobe Illustrator 电脑软件 绘制两件标本的结构复原图, 以 期对 侧耳 结构进行分析.
1 侧耳 的复原 根据史料记载, 明代官服主要 分为礼服和便服两大类.其中礼服 又包含朝服、 祭服、 公服三种, [4] 便 服包含常服和燕服两种. 侧耳圆领袍穿在褡护的 外面属于便服中的常服,通常它与补子章制相 配, 又称之为补服, 每一件补服都在衣身前后中 部缀上补子, 补子绣上不同的 飞禽走兽 图案, 用来区分官职等级. 成为文武百官早朝、 奏事、 谢恩、 见辞等办理日常公务制服. [5] 明清宫廷古典服 饰收藏家李雨来先生提供两件明代圆领常服官 袍用于研究,一件为冬服穿着的丝缎面料 (标本 一) , 一件为夏服穿着的纱罗面料 (标本二) , 两个 标本均为典型的明中后期补服官袍.形制为: 圆领、 右衽大襟、 宽袖窄口, 前后身左右侧缝处各拼 接一块 耳 (共4块) , 呈前后侧缝开裾, 衣身前 后中部织有獬豸纹样的方形补子, 史称 风宪御 史 (监察法官) 补服 (图1) . 明代官袍标本 侧耳 结构的复原与分析 刘畅, 刘瑞璞 渊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袁北京 100029冤 侧耳 结构官袍作为官场 制服 仅出现在明代, 典籍和学术界亦只对其 礼制 有所记载和学术探 究, 但未对其结构流变功用特征进行阐述.文章通过对明代官服制度的文献整理, 以明代官袍标本为研究 对象, 采用标本与文献二重考证和比较研究方法, 对标本的结构进行了数据采集、 测绘和结构图复原, 并与 文献进行互证研究.确立了 侧耳 作为明代官袍附加结构起到遮蔽里衣的功能性作用.分析明代官服 侧耳 的功能性与官服制度的关系, 阐释明代 礼制 思想在传统服饰上的传承与物化的时代特征. 明代;
官袍;
侧耳;
服制;
结构 图1: 獬豸补 侧耳 圆领袍 (李雨来收藏) 2017-05-02;
2017-06-23 刘瑞璞,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服饰与传播: 文物解析
57 二零一七年 十二月 / 第六卷 第六期 FASHION GUIDE 1.1 侧耳 结构的复原 通过两个标本的测绘和结构图复原对比 发现, 标本一侧耳裁片的长度在上端会比衣身 侧缝长出 8cm, 作为翻折量, 宽为 31cm.标本二 侧耳裁片的长度比衣身侧缝长出 7cm,作为翻 折量, 宽为 17cm.比较两个标本的侧耳结构可 以发现, 面料质地决定侧耳的结构: 当面料质 地越厚重时, 裁片呈多折角的复杂结构;
当面 料质地越轻薄时,裁片呈少折角的简单结构. 这种 因材施制 的裁剪方式是利用材质性能 的物理作用使侧摆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尽量 展开, 并达到自然悬垂和外展的状态 (图2) . 1.2 侧耳 折叠的复原 明代官袍 侧耳 的折叠方式用尽心思暗 藏玄机. 从标本一的 侧耳 结构折叠过程图的 复原实验中可以发现, 有大量的三角形充斥其 中, 特别集中在 侧耳 的上端, 使其张力增加. 从整体看, 三角形与三角形的重叠嵌套, 形成 了更加稳定的 工 字形与 T 字形结构, 提高 了侧摆的自持力.如此独特的折叠方式, 使侧 摆形成上重下轻、 上硬下软的局面, 以保持 侧耳 成型时的稳定状态 (图3) . 图2: 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