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9-07-06 |
27 岁的生命.刘俊从复旦 大学生物系毕业后, 追随徐佩芬教 授继续追寻白鳍豚, 在常年野外考 察和对 淇淇 的饲养保护中, 渐渐 体味到徐教授对他说的 在长江上 搜寻, 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上蹲守 的深刻含义, 自觉将自己的一生献 给了中国白鳍豚保护事业.三代 科学家将人生追求与事业追寻结 合起来, 在追寻白鳍豚保护的事业 中实现人生价值, 体现了新中国科 学家坚定信念和坚守追寻的坚强 意志、 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的责任 担当、 热爱自然和敬畏生命的平等 意识、 无私奉献和献身科学的牺牲 精神. 《追寻》 是对新时代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铭记乡愁珍爱家园的深情 呼唤.在生态危机的长江流域, 描 写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白鳍豚的紧迫 性和重要性, 是小说的基本内容. 当第一位申请来中国从事白鳍豚科 学研究的国际著名白鳍豚研究专 家、 瑞士科学家皮埃尔先生的专车 奔驰在长江中游的岸边公路时, 看 到的是这样一番景象: 本来就不宽 阔的水道上面, 来来往往的挖砂船 和运输船, 几乎把江面挤得没有缝 隙.运沙船排着长长的 蚁阵 , 一 眼望不到尽头……在这样密集的挖 沙船和运输船的夹缝里, 在柴油燃 烧冒出的浓重的黑烟里, 在轰鸣不 止的马达噪音和飞速转动的螺旋桨 里, 哪里会有白鳍豚的生存空间? 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化工厂、 加工 厂、 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 泊.这还不够, 水面之下还有不易 察觉的滚钩、 锚钩、 电网、 土炸弹和 迷魂阵 !这样的环境污染和人为 捕猎, 甭说白鳍豚无法生存, 就连一 般鱼类也是致命的威胁.小说在 《尾声》 里特意写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考察长江的新闻报道, 特别强调到 白鳍豚和江豚的主要活动区域都在 这次考察中, 而且国家已经全面推 行 河长制 , 开展了长江流域生态 大普查, 制定了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活力 的行动方案.已经鬓发斑白 的刘俊在看到这些新闻报道后, 眼 里噙满泪光, 他抬头仰望窗外的天 空, 对青山绿水的长江充满希望, 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充满 期待.刘俊以他一生保护白鳍豚的 体会告诉人们,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 分, 在开发自然、 利用自然中, 人类 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 生命共同体, 人类必须敬畏自然、 尊 重自然、 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 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 自然上走弯路,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 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这是无法 抗拒的规律. 《追寻》 是将时代追寻的大主 题与儿童文学的艺术品格融为一 体的精品力作.当今中国社会发 展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设 美丽中国不仅是生态文明的要求, 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宁静、 和谐、 美丽的自然是人民美好 生活的家园.这一时代追寻很好 地体现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 集中 体现在少年柳伢子形象的塑造上.少年柳伢子是这部小说贯穿 始终的主人公, 是中国白鳍豚保护 事业的参与者和继承者.玉娥妈 妈从出走到重返家园的故事启示 人们, 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 丽, 绿水就是幸福, 人们追求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追求美好幸福的生 活,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小说以 时代追寻为主题, 将白鳍豚保护重 大题材设置在孩子们所向往的寻 找和探险的故事情节里, 以 白鳍 豚保护事业 和 玉娥离家出走 双 线结构来叙述故事, 将讲述白鳍豚 保护事业和人物命运联系在一起, 其中穿插了很多富有地域风情的 传说故事, 使故事细节更为丰饶, 人物形象也更接地气. 真正有温度、 有情怀的作品和 创作者, 一定不会失去对现实生活 的热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 国政协会议期间看望出席会议的 文艺界、 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中一 再要求, 创作者应该承担记录新时 代、 书写新时代、 讴歌新时代的使 命, 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从当代中 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 捕捉创作的灵感, 为时代画像, 为 时代立传. 《追寻》 正是一部 为时 代立传 的力作. 由潘小平、 余同友、 李云、 许含 章四位皖籍作家合著的报告文学 《一条大河波浪宽》 是一部大作品. 它是一部反映中国70 年治淮历程的文学史记.1950 年,新中国刚刚建立,淮河流域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便惊动了毛泽东,毛泽东接连作出4次批示,要求全力救灾并兴建治淮工程,他整个夏季为此殚精竭虑.此后,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届中央领导人对治淮高度重视,长抓不懈,终于使千年历史上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的河患得到根治.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创的划时代的丰功伟绩.因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这部献礼作品尤其显出非常意义.如此宏伟的题材, 过去未见有 人承担, 大概由于工作量浩大.潘 小平等四作家有胆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