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 2019-07-08 |
2 2 m m, 高2300n'
lm. 实验所用床料为石英沙, 煤质 为大同烟 煤,采用小型绞笼给料机从炉膛底部给煤 , 二次风的 注入高度
6 0
0 mm, 工况参数如表 1所示. 表1实验工况参数 床层温度
1 1
2 3 K 给煤粒度 O一8胁一敬风流量
1 1
3 9 / h 石英沙粒度 0―3 mm 二敬 风流量
0 .
2 8
5 / h 密相床高度
0 4m 给煤速率
0 1
4 4 k g / h 钙硫比 c ( 一)0.0注: 表中为立方标米 每小时 藩一琏血~~物一丛=一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3期 沈来宏 . 燃煤循环流化床模型与试验研究 ・2
5 1・ 图4 试验装置系统图 图5是炉膛内
02、C02 沿炉高方向测量值和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
0 2在密相床内沿炉高衰减很快,表明密相床内煤颗粒的燃烧反应 很剧烈 , 与 之相应的是 C O
2 浓度增加很快 .在密相床界面处 附近由于二次 风的加人, 使得在密相床界面处氧浓度出现一个小 峰值 .从密相床界面到炉膛 出口处焦碳颗粒进一步 燃烧 , 且 挥发份 以及 C O燃 烧需 要消耗 一部 分 氧量 . 目\ 蜊恒m图5炉膛 内
02、CO=浓度 测 量值 和模型结果 的 比较 图 6为床 内浓相 区、 淡相区内氧 浓度分布曲线 以及 相应 的平 均 氧浓 度 曲线. 可见 , 炉膛 上 部淡 相 区占主导地位 , 炉膛下部浓相 区的作用明显加强 ;
与 之相对 应 的是 , 稀相床内平 均氧浓度 主要 取决于淡 相 区氧浓度 的 太小 , 密相床内浓 相 区氧 浓度 对床内平均 氧浓 度有 着显著 的影 响 .模 型预测 的 氧浓度 和 实测数据 比较一致, 可见 床内浓 一淡两相流动模 型 能准确地预测床内气体浓度分布. 床内NO浓 度 沿床 高分布曲线 如图7所 示,NO淮度在密相床界面附近达到最太值 , 然后随着床高 增加而逐渐衰减.本文认为这和循环流化床的运行 特性相关 , 循环流化床 由于床层 底部处 于缺 氧区, N O主要产生 于 床层 底部 , 随后虽然 稀相 床 内挥发份 和焦 炭的燃烧 也 释放 出一部 分NO, 但 循环流 化床 内 稀相区的颗粒浓度要比鼓泡流化床大得 多, 稀相区 内细颗 粒焦 碳对NO的分 解起 主要 作用.而且其它固体 物料还与NO起 原反应,因而NO浓 度一直下降.可 见,模型计算 出气体 浓度 分布曲线和实 验数据一致 . 含氧量 wl / '
~ 图6床内- 艘相区、 淡相 区o2- 艘度分布 曲线和平 均值的比较 錾\・1. 霎勰i\ 之/ N O ~ ( X l O l , k g - m '
3 图7床内NO浓度 测 量值和模 型结果 的比较 图8给出了床内 c O、 s o
2 浓度沿床高分布曲线 , C O在密相 床浓度较高,说明密相床内处于缺 氧状 态.随着床高 的增 加,CO逐 渐被 氧化而衰减. 由于 没有 向床 内添 加脱 硫剂,显然易见,so2的浓 度 沿床 高方 向是增 加的;
在密 相床界面 上 附近 , s o
2 浓 度有 一峰谷,这是由于床 内二次 风 的投人 , 造 成床 内气体 ( 下转
2 5
9 页)罩、 避 琏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3期 林枫.压气 机进气 用 雾化 式蒸发 冷却 器 实验研 究・2
5 9 ・ ( 上接251页)倒鼍啮* C O , s o { { 盘崖【xl'
/Ⅱ符号 说明A+一床层 截面 积.一浓相 ( d e n s e )的体积 份额,一.一气体 质量交 换速率 常数 , l / s 【 , 一速 度,m/s垂一焦碳颗粒燃烧时过程 因子 C 一物料 浓度 , k m o l / m
3 k g / m
3 h高度 , m K c一气体对 流交换速率 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