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19-07-09 |
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在地质学院和地 质界震动都不小.地矿部领导夏国治很快 就来家探望,地质学院的领导、老师也纷 纷来劝慰我.去武汉开会的同志陆续赶 来,有的买不上坐票是在火车上站回来 的.老院长高元贵只是连声说"可惜,可惜……"清华大学党委,艾知生、解沛基 等送来了花圈;
原职工支部的老同志,陈 舜琴、邢家鲤、刘颖达、徐凌等参加了追 悼会,我们深为感动. 时光荏苒,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了. 大家在欢庆中,想到了建校初期的开拓者 曹添,地球化学教研室的同志们回忆起这 块坚实的铺路石,而我们全家更为怀念他 没有留下一句话,才56岁就匆匆走了.虽 然他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他的精神、 人品,他鞠躬尽瘁的赤子之心是泯灭不掉 的,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怀念邱焘 刘尔巽(1952机械) 今年是我们清华1952届毕业60周年, 同学们将在北京聚会.以前每次聚会邱焘 都来参加,可是今年我再也见不到邱焘的 身影了,心中感到十分郁闷和失落. 邱焘是我的好友,我与他不仅是清 华的同班同学,早在解放前的1946年, 我们就是北京师大附 中高中一年级的同班 同学.他每次到北京 来我们都约会见面, 或与往日的同学相聚 畅谈和交流.在同学 们眼中,他好像文质 彬彬,俨然一名文弱 书生,实际上绝非如 此.他不仅才华出众、聪明过人,而且 是一位品德高尚、有 组织才能的人.他在 师大附中的班上很有 威信,高三时就被推 2009年4月19日全班返校聚会,邱焘(前排右3)带病参会与同学们合影 师友情
149 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17辑 举担任班长,在北京解放后还组织大家参 加各种进步活动. 1946年夏,我和邱焘同年考入北京师 大附中高中一年级,我们分在同一个班. 邱焘的智力和求知欲非常强,在学校时 就经常对教授(有很多老师在师范大学当 兼职教授)和教师提出别人想不到的深层 次问题,对老师的讲课也有独到的见解, 我们都自叹弗如.有一次,教育部门组织 给蒋介石祝寿,学校里发到班上一张大红 纸,上面写了一个寿字,要求每个同学都要 签名.邱焘在寿字旁边写了一个邱字,又 在寿字下面点了四个点,便成了一个焘字 了,引起大家一片惊讶.这一方面显示了 他的智慧,也说明了他对发动祝寿行为的 鄙视.在邱焘身上我们看到他的傲骨.邱 焘在班上考试成绩很好,但并不是最好. 我认为,他不是不能考得最好,而是他并 不在意考试.清华同学吴宗泽曾说过,邱 焘为了赶上9点回家的班车,有次考试时 他只考了1个小时就交卷走了,而我们却 考了2个小时,可见他对分数看得很淡, 以及他的才思敏捷.在清华二年级时,有 一次机械原理教授出了一道难题让同学回 答,是外向联轴节的角度计算,全班只有 两个人能回答出来,一个是邱焘,另一个 是陈玉新.他们二人也被同学称为"南陈 北邱". 邱焘出身于名教授之家,他的父亲邱 椿(1897~1966),192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 学校,曾参加1919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邱椿早年留学美国、德国,1924年获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1944年11月,任匹兹堡大学教授,于1946 年春归国.当时,国民党政府任命邱椿为 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邱椿坚辞 未就.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教育 系主任,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 学、西南联合大学、中正大学教授."文革"中,邱椿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 屡遭迫害,含冤去世. 我虽只和邱焘在师大附中同学一年, 但相处甚睦,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我有什么难题经常请教他.1949年,我们 再次在清华大学相逢,也是缘分. 邱焘退休后,他虽然住在沈阳的养老 院里,但是每年都到北京的家中住一段时 间,并给他父亲扫墓.在北京西四羊肉胡 同,那里本来是他父亲的一座房产,后来 交给政府,盖了一栋三层楼房的张家口办 事处.落实政策时,邱焘只要了一套两居 室的二楼住房,其余全部归张家口驻京 办.我去过他家多次,房间装修得非常漂 亮时尚并有艺术气氛,都是他自己设计和 选购各种建筑材料.记得在1997年清华86 周年校庆也就是我们班毕业45周年时,我 和他在毕业后第一次见面.聚会后的第二 刘尔巽和邱焘(右)合影 师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