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9-07-14

9 户,有本事的人一走出去, 就再也不想回来. 书记,咱村啥时候能通路啊? 这句话,村支书刘海波被问过无数次. 精准脱贫,让路终于修到 天尽 头 .2016 年,到镇里的柏油路全线贯 通,天尽头村的鞭炮声,响彻云天! 从此,当地的红薯、花椒一路走 俏.冯玉琴喜不自禁, 客户上门抢 购,一斤红薯就能卖到3元钱! 前几年,村里人嫌天尽头的名字 不好,向县里申请改成了'

添劲头'

. 现在,这个'

添劲头'

才算名副其实. 刘海波说. 一条脱贫路,添了致富的劲头. 一套安居房,添上幸福的甜头. 村子挂在山顶.5 孔破窑洞传了

3 代人,20 亩耕地广种薄收.这样的日 子,安塞区坪桥镇八里湾村的李天鹏曾 经望不到头. 更苦的记忆与水有关.全村人吃水 都要靠旱井里渗出的山泉,剐一桶水就 要几个小时.水太过珍贵,洗完脸的要 洗碗,最后再给牲口.年过半百,李天 鹏甚至没洗过几次澡. 环境如此恶劣,又谈何发展? 随着易地移民搬迁的实施,这样的 日子走到了尽头.在位于安塞城区的惠 泽园移民安置小区,李天鹏两室一厅的 新家内干净整洁.乔迁近半年,他仍觉 得像是在做梦. 只掏了

1 万元就住进来了,政府 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 1800元.这日子,过去根本不敢想! 搬 进新家那天,李天鹏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时光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截至2018年年底,延安贫困人口降 至5526 户10034 人,693 个贫困村全部 退出,19.5万人实现脱贫. 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 0.66%,建档 立卡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8289 元.1.73 万户、5.63 万人易地搬迁,农村危房 清零 .全市农村水泥沥青路、安全饮 水、动力电实现全覆盖…… 这片赤诚,从未改变 几乎是用一种破釜沉舟的方式,延 安的党员干部宣示了战胜贫困的决心. 2018年3月26日,在全市脱贫攻坚 誓师动员大会上,从市委书记、市长, 再到各区县、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都 立下军令状. 签下军令状那晚,野根利一夜未 眠.这位37岁的安塞区化子坪镇党委书 记,满脑子都是 扶贫产业 . 第二天一早,野根利就出现在沙湾 村的村口,这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地方. 早年间,靠着给附近油气公司打工、送水,沙湾人的日子还算不错,但随着油 价起伏,村里的光景也几番起落. 没有产业,是沙湾村的致命伤. 野根利急了.但是当镇里几经调 研,好不容易在沟沟岔岔中找了块背 风、向阳的缓坡,准备建起蔬菜大棚 时,质疑声却纷至沓来. 祖坟在那儿,迁坟多不吉利. 盖大棚钱谁出,投钱进去收不回来咋 办? 大棚种些啥,怎么种,卖给谁? 只能一家家去做工作.村民声大 了,我就递根烟,等人家消消气.今天 说不通,明天再去.掰指头,算算账. 总之,就是要把大家的思想疙瘩解开! 声带嘶哑失声之后,野根利终于 等来了大棚的动工. 一座,两座,三座……随着大棚蔬 菜的走俏,沙湾村人的内生动力好像一 夜之间被点燃…… 辛苦没有白费.今天的化子坪镇, 大棚种植点、苹果示范园、养殖场覆盖 每一个村子,400 余户产业空白户有了 长线致富产业,全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 入达9853元. 群众心里没谱,党员不能泄气. 这口气鼓了就不能松! 在工作笔记 上,野根利寥寥数笔,道出心路.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一名党员就 是一面旗帜. 黄陵县索洛湾村,直到世纪之交, 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还不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