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9-07-15 |
邮箱: dbbkbjb@vip.
sina.com
16 科技生活 ・ 巴渝文学春天的花开了一茬又一茬 阳光明媚风筝轻扬 想起去年冬日家访时 住在地下三楼的那个女孩 她家窗外望不到蓝天的石壁 不知春姑娘可如期到访 她坐在轮椅上傻笑的妈妈 和外婆怀里呀呀学语的弟娃 谁陪她们欣赏春光 街边的绿树又发了新芽 雨丝清柔小鸟欢唱 想起去年冬日家访时 住在八楼棚顶的那个女孩 姐姐还在帮妹妹们赶作业吗 打工的妈妈要夜里几点回家 犯法坐牢的爸爸去好远啦 谁陪她们欣赏春光 孩子们在学校爱心午餐的单 子上 认真签下爸爸妈妈的名字 这些名字仿佛证明 她们也是天下父母的孩子 这些名字代表的模糊面孔 也许会在某个温馨的春夜 隐隐浮上孩子们香甜的梦境 春天的花开了一茬又一茬 春天的绿树又发了新芽 可那些遗忘在城市角落的花 儿呀 什么时候邂逅春天 什么时候粲然绽放 人到中年,开始注意养生.有些嗜好, 知道不健康, 说 了多少次要停、 要戒, 但往往无 济于事, 比如酒. 从文献上看, 中国人自古 以来就比较好酒. 仪狄造酒, 大禹爱喝 , 那是公元前
3200 年的事.晋人最潇洒, 老曹大 声疾呼: 何以解忧, 唯有杜 康 ;
刘伶把喝酒当成人生归 宿, 牛车载酒, 死即埋我 ;
嵇 康上升到哲学层面,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
陶渊明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 , 作了饮酒二十 篇,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 唐人之中, 诗仙李白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 处是他乡 , 说的是临沂的兰陵美酒, 宣城卖酒的纪 老头去世了, 他都要哀悼一下: 纪叟黄泉里, 还应 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 沽酒与何人 .诗圣杜甫酒量 不大, 也写了 痛饮狂歌空度日 白日放歌须纵 酒 .宋人里面, 范仲淹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 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 醉 一尊还酹江月 ,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要愁 那得工夫 .李清照少女时就和小伙伴出去游玩, 沉醉不知归路 , 步入中年更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 把喝大了的感觉 总结得淋漓尽致. 近代文豪, 周氏兄弟, 一个写了 《魏晋风度及文 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一个有小品文名篇 《谈酒》 , 当 然也是此中行家.再来听听郭沫若的诗句: 我是 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 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 了! 这不是喝多了是啥? 要说我的喝酒史也不算长.18岁以前, 忙着读 书考学, 当然没有什么机会.出来上学以后, 军训 时就开始和同学一起用军用水壶打啤酒.最难忘 的是毕业那年, 在四川酒家留下了多少酒后豪言, 如今都已成云烟.工作分配到山东, 开始正式上酒 场.性格使然, 咱干啥都比较投入, 喝酒也不懂含 蓄, 醉过几场以后, 博得一个 实在 的名声.这, 也算 实在 了20年了. 喝酒伤身误事, 这是常识, 但话说不为无益之 事, 何以遣有涯之生?闲时打上一壶老酒, 再来碟 花生米, 就够消磨整晚, 微醺中自得其乐, 也算一 种人生.我虽饮酒, 但并没酒瘾, 从未觉得酒好 喝.俗话说 吃香的, 喝辣的 , 可见酒这个东西, 并不是什么美味, 所有喝多了的人, 都是情非得 已.酒徒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你以为我愿意喝 啊? 往往是对自己老婆说的.在这方面, 山东媳 妇就比较贤惠, 一般不管自己老公喝酒, 有些还会 陪着一起喝. 喝酒就怕长喝不醉, 更怕借酒装疯.我的酒量 不大, 所以喝多的时候挺多.据同志们反映, 我的 酒品不错, 属于抑制型的, 喝酒从不闹事, 喝多了一 趴就睡, 散场时一叫就走, 让人省心又放心.朋友 当中, 喝多了有好哭的, 有爱笑的, 有喜欢打电话 的.有位老兄品味比较独特, 酒后习惯性去踹单位 领导的门.同席没有喝酒的, 看喝多的人丑态百 出, 肯定很好笑.其实醉鬼又何尝不觉得世人可 笑.如今大家都是家庭骨干、 社会中坚, 忙了一天 后, 寻二三知己对酌, 在觥筹交错之中得到一点放 松, 也算是抒怀解压的良方吧. 喝酒不过量的话, 思维通常比较活跃, 李白斗酒 诗百篇 可以佐证.我的朋友老毕, 一斤白酒以后不 耽误加班写材料, 有时不够量, 还要整瓶 小二 一边 写一边自斟自饮.还有的朋友, 大半夜喜欢在微信朋 友圈里刷屏, 据我分析, 要么就是刚失恋, 要么就是才 喝完, 或者两者都有. 喝酒过量, 醒来一般是两三点钟, 常常需要追 问自己: 我是谁?我在哪?我干了啥?也算一个思 考人生的机会.柳永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这也是一种境界! 几声清脆的敲门声, 撬开我迷蒙的眼睛, 打开 防盗门, 迎来的是一脸笑意的妈妈.她快乐开心 的脸庞, 映衬得满头白发也那么明亮动人.妈妈, 我最亲爱的妈妈, 不知你四点起的床, 还是五点起 的更, 准备了一筐的瓜果蔬菜, 大老远的从洪湖乘 坐早班车到我家来, 真是辛苦您了. 这个背篓不知道在妈妈的人生中, 是她用过 的第几个背篓了.在我或深或浅的记忆里, 妈妈 的背篓大多数出自父亲的手.爸爸的篾编手艺在 小镇是出了名的, 经常编制各种实用的农用工具, 有撮箕、 簸箕、 筲箕、 苇席、 斗樯、 夹背、 米筛、 面筛、 箢蔸、 碳蔸等. 曾记得, 在集体所有制那个时期, 生产队里的 人们在收获玉米的季节, 爸爸妈妈就挑着碳蔸, 背 着背篓上坡去挣那微薄的工分.那时候, 我们家常 常吃的是玉米糊、 茶豆玉米羹、 小米粥和红薯玉米 粥, 在有客人来家的时候才能吃上稻米加玉米粹粒 蒸的饭.三角八分一斤的猪肉很少吃到, 穿的衣服 大多是小的捡大的穿过的来穿, 到年底若能得到一 件新衣服就是我们三姐妹感到最幸福开心的事了. 1986年, 土地承包到户后, 田地里的庄稼在大 家细心的浇灌下, 年年创收.背篓在爸爸妈妈的肩 上换了一个又一个, 也没有消磨掉他们快乐的劳动 激情.爸爸的手艺能换来丰盛的食物、 极具动感的 图书和充满诱惑力的电影票.妈妈的勤劳让自留 地里的蔬菜笑开了花, 她种的香菜是我的最爱, 用 胡辣壳翻炒出美美的味道, 就着一碗大米饭, 吃得 倍香.绿油油的菜地里总有摘不完的惊喜, 被妈妈 用背篓运送到镇上去出售, 换回五香瓜子、 怪味胡 豆、 彩衣糖等, 让我的童年有滋有味. 个体经营土地, 管理出不同于大集体时期的 成效, 除自给自足外, 还生产出剩余的劳动价值, 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副产 品, 花样繁多, 饭桌上有大鱼大肉已不足为奇.的 确良、 蓝咔叽、 灯芯绒, 喇叭裤、 直管裤、 灯笼裤, 白 衬衣、 唐装、 中山服等, 供需有求.生活水平, 渐渐 提高, 家家户户喜上眉梢. 市场经济变革的大潮, 再一次撩开了人们梦的 希冀.勤劳加智慧, 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 力.日新月异的社会万象, 让人惊叹于创造力的神 奇.层出不穷的选择题处处陈列, 造就各自不同的 人生际遇.所有的这些, 仿佛都与祖辈们无关, 像 他们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