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 月#日星期一 第三版 责编薛继龙 我的大哥林凤桐! 又名秋祥!!$%& 年'( 月生 于临县林家坪镇林家村" !$)) 年在甘肃玉门油 矿水电厂参加工作!是玉门油田著名的劳动模范# 汽轮机检修高级技师"!$$* 年退休!现居甘肃省酒 泉市安度晚年" 大哥少小离家!至今乡音未改" 年轻时忙于工 作!山高水长!很少回家" 到老年!思乡之情愈加强 烈!一有机会便走在返乡的路上" 故土吕梁!真正 成为老年大哥心中的伊甸园了" 一'$)) 年!'" 岁的大哥从临县碛口完小毕业! 辗转到了甘肃兰州堂叔家" 打杂之余!期待着一 份能够填饱肚子的稳定工作" 终于有一天!盼到 了玉门石油矿招工!便懵懵懂懂地搭上了一辆半 新不旧的卡车!一路风尘直奔玉门" 一群互不相 识的年轻人!带着简朴的行李!横七竖八地挤在帆 布篷遮盖的车厢里!有人豪情万丈有人暗自神伤! 有人憧憬有人哀叹!有人呕吐有人恍惚" 一路向 西!尘土飞扬!千里戈壁!杳无人烟!满目荒凉" 一 行人吃灰咽土!几乎颠乱了五脏六腑" 那时的甘肃人常说$%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 干!风吹戈壁滩!雪撒祁连山" &而大哥此行的目 的地玉门!就在嘉峪关外" 两天后!这辆苟延残喘 的汽车!终于趴在了一个恍如月球表面的地方" 荒天野地的戈壁滩!苍凉冷峻的祁连山!几株顽强 求生的芨芨草在狂风中叹息" 一群人如丢盔弃甲 的败兵!灰头土脸地跳下车!排队#报数" 不远处 就是玉门油矿的检查站!护矿队员们端着枪来回 巡视" 矿上来了个小领导!指手画脚地将一干人 分成钻井#运输#电厂三拨" 大哥先被划在运输 队!不知听谁说了一句%到电厂&!连忙插队进去! 于是便成就了一生的发电职业" 从此以后!大哥就栖身于嘉峪关外的戈壁滩 上!把自己的名字和一生的精力!深深地镌刻在玉 门的石油史册中" 无情的岁月!逐渐蚀去了大哥 的青春年华" 选择石油!便选择了一条%献了青春 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道路" 上世纪 )( 年 代石油工人的艰辛!对我们来说似乎十分遥远" 可大哥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从磨难中挺过来的" 啃干馒头#喝祁连雪水#住地窝子!奋斗在一望无 际的坚硬荒原上!尽管空旷荒凉#严寒酷暑!却也 豪情万丈#信心满满" 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是从玉门开篇的!以致 后来%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 为了甩掉%贫油&的帽子!玉门石油人%一把铁锹两只手!哪里有 油哪里走&!在艰苦奋斗中孕育出了穷捣鼓精神# 一厘钱精神#找米下锅精神!将玉门风格洒遍大江 南北!也拉开了新中国石油开发和建设的序幕" 铁人王进喜!就是从玉门油田走出去的一位优秀 代表" 大哥作为铁人王进喜的同事!虽然没有王 进喜那么著名!却也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 他是玉门油田当时唯一的汽轮机检修高级技 师!水电厂的设备安装检修!没有他就无法下手" 机器出问题了!别人鼓捣半天也找不到毛病!一群 人急得干瞪眼" 请来大哥!侧耳一听!立马指出病 灶!三八两下手到病除" 厂里的车#钳#铆#焊#钣金#白铁#起吊#装载!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懂" 精通 不精通不知道!反正拿起就干!总能干成" 所以水 电厂汽机车间的工人们对他心服口服!都说%真高 手啊!没说的' 跟着林师干!踏实#有准头' &大哥 手巧!凡机械之类的东西!仿佛啥都会修!家属区 的缝纫机#电视机!甚至手电筒#水壶#洗衣盆#水 箱等家用物件!几乎都修了个遍" 二 工作之余!大哥最牵挂的是吕梁故土!最放不 下的是临县老家" 早些年父母亲健在的时候!苦 于千里迢迢奔波不便" 从甘肃玉门回山西临县! 要穿丝路过兰州!经西安至孟塬!步行到风陵渡! 到介休后转乘汽车到临县三交!再步行到林家坪! 然后爬五里山路!才算到家了" 一路风尘仆仆!历 经四天三夜!乘汽车#扒火车#坐渡船!还得背着沉 重的行李徒步几段" 若遇风霜雪雨!更是寸步难 行!苦不堪言" 漫长的旅途之苦且不打紧!关键是 沿路必不可少的花销!就是一个可观的数目" 为 了省钱!大哥只能忍受思乡之苦!把节省的钱连续 不断地寄往老家" 在玉门油田!大哥算是高薪阶 层了" 但他节衣缩食!生活异常简朴" 他的工资! 除了家庭开支外!有很大一部分寄给了父母!以及 老家的不少亲属" 上世纪 &( 年代我在太原读书 时!大哥每月给我寄款 %( 元!帮我度过了那段困 难时光" 大哥大嫂最喜欢吃的是家乡饭!最喜欢哼的 是山西梆子!最喜欢看的是山西电视台!最喜欢听 的是伞头秧歌" 正所谓$ 小米南瓜钱钱饭!顿顿不离山药蛋! 粉条豆腐常相伴!全是家乡老习惯" 临县书籍桌上摆!电视只看山西台" 一听秧歌乐开怀!情不自禁扭起来" 文化程度不高的大哥!家里藏书不多" 他的 书只有两种!一种是水电机械类的专业书籍!另一 种是临县人写的或者写临县的家乡图书" 我粗略 地记下了他保存的部分有关临县的书籍名称!大 致有$郭丕汉的(伞头秧歌精选)(黄河古镇)(临县 民俗文化)!王洪廷的(临县乡土文化)(晋商碛口 码头)(碛口志)!张晶森的(临县文化志)(临县老 照片)(临县伞头秧歌艺术大观)!樊如林的(自编 自演一辈子)!康云祥的(说说唱唱没个完)!李铭 瑶的(湫水谣)!孙善文#张犬照的(奇人奇诗** * 许凡秧歌集锦)!贺升亮的(岁月如歌)!李亮亮的 (黄河飞歌)!薛恩俊的(秧歌情)!刘锦云的(临县 枣商)!车瑞金的(中央后委在临县)!高志勇的(走 南闯北临县人)!李海光的 (金圪** *说古老精 深的临县话)等等" 有些家乡书!我也未曾见过! 天知道他是通过何种渠道收集来的" 据他的大女 儿晓娟说!回乡时拿!找亲友借!让我们在网上买" 反正凡是有关家乡的书!一经发现非弄到手不可" 故乡的一切!在大哥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闪现着一个山西人的色彩" 这种烙印和色彩!经过他的言传身教!感染了儿 女!传给了后辈" 大哥的二女儿晓丽!那年随弟弟 晓鹏驾车回到临县" 在林家坪#碛口街上东瞅瞅 西看看!用晓鹏的话说%就像鬼子进村&!在杂货摊 前流连忘返!因为她太喜欢老家的老物件了" 遂 买了一车笸箩箩#簸箕箕#山药擦子#刷锅刷子#铜 马勺#铜笊篱#抿尖床#芝盐盆等!把个越野车塞得 满满当当!一根针都放不进去" 晓丽的儿子张伟林!如今在北京理工大学读 研究生" 他生于玉门#长于玉门!从来没有到过山 西临县" 由于从小和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竟也成了吕梁临县的铁杆粉丝" 他在一篇文章 中!把他姥爷姥 姥的故乡描绘 得逼真感人$ %好想沿着祖辈 的足迹回到山 西吕梁临县林 家坪看看!听一 听那儿的地方 话!哼一哼那儿 的秧歌调!品一 品那儿的大红 枣!尝一尝那儿 的湫河水" 魂 牵梦绕的林家 坪!是家#是心# 是根!是令我向 往的地方' & 三'$$* 年大 哥退休后!回乡 的交通条件也 好了!特别是近 年来飞机火车 汽车随便坐!想啥时走就啥时走!隔山隔水路途遥 远不再是问题" 所以回家的次数也增多了" 为父 母亲送终!他提前赶回!日夜床前伺候" 平时只要 有机会!都要回来住上几天" +((( 年!玉门油矿要在陕西西安为退休职工 修建宿舍!大哥第一个报了名" 儿女们都不同意! 因为离他们远了!不好照料" 但大哥说!离老家近 了!回家更方便了!心里感觉也踏实了" 于是就搬 了过去!靠近了故乡的山水和老家的亲人" 因为身怀汽轮机安装维修绝技!退休后的大 哥不断地受到各地电厂的邀请!让他去负责技术 工作" 湖北#江西#宁夏#青海的人请他!尽管待遇 优厚!他一概不去" 而山西晋城#忻州的厂子请 他!二话不说!立马出发" 在山西忻州豆罗电厂受 聘干活时!我和二哥兆祥#侄儿林斌驱车赶去看 望!看到工地条件简陋!而大哥却是干劲十足!心 情舒畅!说是能为家乡做贡献感到荣幸" 在西安居住的时候!大哥不愿出门!哪儿也不 想去" 他的儿子晓鹏从新疆吐哈油田过来!要带 他去西安城区或者周边转转散散心!他马上皱起 眉头连连摆手" 但一说是回老家去!瞬间两眼放 光!兴高采烈!老小孩似的手舞足蹈" 在西安一直 住到 ,(') 年!大哥大嫂都年近八旬了!身边没个 亲人照顾!甚是不便" 儿女们说!快搬回酒泉吧! 方便我们照顾" 好说歹说!才勉强同意了"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年念桑梓" 年纪越 大越容易怀旧!离家越久越是思念故土" 去年!晓 鹏驾车载着全家再回故里" 走延安#过壶口!游平 遥#访绥德#回林家坪" 在幼时曾经住过的绥德 县!大哥寻访娘娘庙!探究白家村!儿时记忆挥之 不去!依稀记得的那一眼水井仍在" 拾级而上一 排窑洞依旧沧桑" 挑开门帘与一位 &- 岁的老人 寒暄交谈!不胜感怀道$%"( 年前我随父居住在此! 有一玩伴!恍惚记得名叫鹏年" &老人紧紧盯着大 哥!居然脱口而出$%我就是鹏年啊' 你是秋祥+ & "( 载岁月在此浓缩!远去的时光瞬间穿越" 所有 的言语均苍白无力!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握 在了一起' 这次回到酒泉后!大哥给我们寄来了一封家 信" 现在人们已经很少写信了!而大哥还会偶尔 练练笔" 听惯了临县伞头秧歌!大哥写的信也充 满了秧歌味$ 树有根来水有源!我对故乡很依恋! 兄弟姐妹常挂牵!亲情关系紧相连" 父母曾经对我言!小米稀饭营养全! 六十年前离家园!人老思乡有因缘" 亲人招待很周全!感激之情难表言" 合家相聚月儿圆!了却愿望心里甜" 嘉峪关外思乡情 林祥梅洞沟秋色 薛继龙 摄
注:以上内容是本站开源项目的机器提供的预览内容,更完整和更好的阅读体验请直接免费下载资源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