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9-07-16

赞美亲情,成就千古绝唱.心念亲情,心系家乡,所以, 苏轼与时任汝州父母官的弟弟共登郏县小峨眉山时,看到 这里与家乡峨眉非常相似,于是嘱咐弟弟和儿子身后葬于 此处. 从儋州遇赦回归途中,苏轼病逝于常州.苏迈、苏过 兄弟遵照遗愿,护送他的骸骨来到郏县,了却苏轼的心 愿.几年后,弟弟苏辙病逝于颍昌,临终前嘱托儿子将自 己与兄长葬于一处.一百多年后,元朝郏县县尹杨允将苏 洵的衣冠从四川峨眉护送至此修建衣冠冢,三苏父子终于 在这里团聚. 今天,当我们拜谒三苏坟,为苏轼的坎坷唏嘘感叹、 忍不住要为苏轼流泪时,眼前总会浮现出 人生到处知何 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 西 的诗句. 是啊,人的一生仿佛雪泥鸿爪,在雪地上留下那几个 浅浅的脚印又能如何呢?苏轼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 了潇洒. 三苏园遐想 水韵沙澧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星期二 编辑: 陈思盈

6 本版信箱: [email protected] 街巷寻珍 街巷寻珍 《后汉书》上记载: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 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 范滂是东汉郾城 (汝南) 召陵 (征羌) 人,年少时就品行端正,被举为孝廉,做官后 公、廉、勤、谨 (光禄四行) ,声名远播.范滂生活在汉桓帝、 汉灵帝执政时期,从公元165年至189年,这是东汉历史上最黑 暗乃至最血腥的二十几年.那时,一场朝野上下反对宦官专权的 斗争相当激烈.在这场斗争中,范滂勇往直前,忧以天下,乐以 天下,始终处在激流、险滩的中心.自古忠臣有气节,范滂的凛 然刚直,使他的生命矫若松竹.其一,面对权奸,他一身虎气, 从不畏惧.其二,面对私情,他一身正气,从不徇私.其三,面 对拥颂,他一身清气,从不矫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范滂的母亲在他赴死前,泪光闪烁,语出 惊人: 儿近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 这是一场出人 意料又撼人心魄的生死诀别,是一位心境芬芳的母亲对儿子凛然 气节的深情嘉勉.范滂的刚直不阿、凛然气节与范家的家风、范 母的教诲分不开.从范氏身上,我们看到了家事连着国事,做官 连着做人,所谓 家国情怀 , 家 是根基也.因此,家教与家 风皆不可等闲视之.如果说范滂挺身就险、在宦官集团的刀锋下 演奏了一曲生命的绝响,那么,范母则是这首 绝响 中一个走 向高潮的音符. 想了解这段历史吗? 那就来由漯河市社科联和漯河日报社联合主办的 中原大讲 堂・沙澧讲堂 吧!2019 年7月13 日 (周六) 上午九点,知名 作家、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 张德贞老师将以 《说范滂 论 家风》为题,从范滂所处的时 代、范滂的高风亮节、范滂的 后世影响、且从家风说开去四 个方面,在漯河日报社三楼多 功能会议室展开讲述. 全公益,全免费.前50 名到场人员有精美书籍免费赠 送 (以签到顺序) ,活动结束 有抽奖. 欢迎参加! 报名

电话:13783065109 微信:siying_289169909 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 公益讲座预告 上面为群二维码 参加人员可以扫码入群报名 特约撰稿人 邢德安 河南坠子,是近代曲艺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剧种,据说起源于 三弦书.它的表演人数一般只有两个人,一人演唱,一人伴奏, 乐器为一副简板、一把坠胡和一个绑在伴奏者脚上用以打节拍的 梆子.演出极为简单,不要道具,无须化妆,演员一个人可以代 表很多角色,手拿简板就可以开演了.它的演出成本低廉,不需 要太大的场地,流动性强,很受群众欢迎.每到农闲季节,各村 便不时有坠子书演出.一部连台戏往往让人们听得如痴如醉,一 场也不想落下,所以,但凡是一个村子,不请说坠子书的便罢, 一请就是十天半月.南宋诗人陆游曾有诗曰 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极尽乡 村听书的美丽画卷. 我小时候,村里就常有坠子书演出.那时候,人们的文化生 活贫乏,除了偶尔看一次古庙会的大戏以外,最受人们欢迎的就 是河南坠子了.在吴城镇,就有一位叫刘天仪的说书艺人经常在 我们这里演出.他是一位盲人,和另一位拉弦子的盲人师傅一 起,手牵一匹竹马,背着简单的行李和乐器,走村串乡,巡回演 出.演出的时候都在晚上,夏天在村庄的某个空地上,冬天则找 个背风的地方或者生产队的饲养院,一张桌子两个凳子,一盏灯 一壶茶就是书场了.吃罢晚饭,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书场,围着桌 子席地而坐,大人们则是忙完家务以后三三两两来到书场,享受 这民间艺术,消除一天的疲劳.那时的刘师傅正值壮年,嗓音圆 润,记性好,说啥像啥,不时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和欢乐的笑 声.人们说 说书的嘴,戏子的腿 ,刘师傅的嘴说出了世间的 人情冷暖,喜怒哀乐.他说书很有艺术,很会吊人胃口.记得有 一次说 《杨家将》 ,当说到七狼八虎被大雨困在幽州城,眼看粮 草断绝陷入绝境时,突然不说了.急得那些想知道七狼八虎命运 如何的书迷们,一阵央求.后来,等他喝完了茶,过足了烟瘾, 才说道 后来天晴了,七狼八虎饱餐一顿后拔营走了 ,让大家 捧腹大笑.和别人的技艺相比,刘师傅更高一筹.别的演唱者都 是只能拿一副简板,而刘师傅却能另一只手用指头挑着一面小钗 并且夹着一根竹筷敲击小钗和简板共同伴奏.他们演唱的剧目经 过几代艺人们的创作,唱腔优美,发人深思.有劝人不要争名夺 利的、弃恶扬善的,也有劝人消除烦恼的、遵守孝道的,老百姓 们不知不觉地在他的说教中把中华民族的古朴道德观念装进了心 里.那时候,我们尚小,听书的时候不像大人们那样专注,往往 是听不到一半就瞌睡了,因此,能记住的很少.记忆最深的就是 每次演唱开头的那几句 小弦子一拉俺言归正,简板响您听俺 论正风.把列位看官都请到,唱一段小戏奉宾朋.要听武戏唱杨 家将,要听文戏唱二进宫.又文又武唱岳飞传,这苦甜酸辣说红 灯 . 由于时代不同,那时的河南坠子不但是为人喜闻乐见的一种 艺术形式,也为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还以其特有的方式为具有艺术特长的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 会.尽管当时演出一场只有两块钱,但对于失目人来说已经很满 足了.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既娱乐了众人,又不给国家增加 负担.每当在演出最后一个晚上的末尾,他都会唱道 说书 人,从春唱到夏,从秋唱到冬.一骑竹马牵在手,弦子简板抱怀 中,一年四季不停歇,走乡卖艺度营生.说罢忠烈杨家将,再唱 醒世清风亭.一场书,两块钱,一杯清茶一盏灯.只要乡亲不嫌 弃,俺愿唱落满天星…… 悠扬婉转的演唱如泣如诉,既表达了 对艺术的执着,也说出了志向,令人为之动情,不忍离去. 这些年来,人们都忙了起来,以前的农村书场已经不再,当 年的刘天仪师傅也已作古,河南坠子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了.随 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取而代之的是电影、电视、歌舞、新媒体等,这也是时代发展使然,但我仍然怀念那乡 间的河南坠子. 记忆中的河南坠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