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2019-10-01
9 【论文】 联结 与 断裂 : 藏族与撒拉族之间的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及其变迁研究

1 旦正才旦1 〔摘要〕 经济交往 是青海循化地区藏族与撒拉族族际交往的主线,二者间的经济交往通常借 其成员的 许乎 、 达尼希 (好朋友、熟识者)关系网络来展开,基于经济交往的需要也成为 了这一特殊跨族群人际关系网络形成的主要机制.

在传统时期, 许乎 、 奥西 关系广泛分布 于循化藏族与撒拉族的各社区当中, 许乎 、 达尼希 之间不但展开商业性交往,还展开具有 情谊 成分的非商业性交往.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以及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赖以 存在的机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今循化地区撒拉族与藏族之间的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网络基 本上已 断裂 .文章就这一演变的社会逻辑及过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藏族;

撒拉族;

许乎;

达尼希;

奥西;

断裂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该县人口主要属于四个民族,即撒拉族、藏族、回族、 汉族,多元文化之共存和多种生产方式之间的互补,成为各民族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传统上,由于循化地区藏族与撒拉族生产方式之差异――藏族从事农牧业,而撒拉族主要 从事农业, 兼营商业, 互相之间的经济互补与资源交换成为了二者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主要方式, 加之藏族和撒拉族又居于相对封闭的、相近距离的生活空间中,二者之间自然形成了某种生活资 源交换的天然系统. 这为二者的交往和关系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可能性, 文章试图讨论的 许乎 、 达尼希 人际关系网络也是在这个背景下生成,是撒拉族与藏族经济交往在个体层面的具体实 践和体现.对于循化地区藏族与撒拉族之间的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以往的族际关系研究中 略有关注(马伟,1996;

朱和双、谢佐,2004;

赵春晖,2006) ,但这些研究未对此进行详细、 全面的分析.马成俊教授 '

许乎'

与'

达尼希'

:撒拉族与藏族关系研究 一文,专门围绕撒拉 族与藏族之间的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就相关几个关键词汇的解释、几个地区 许乎 之间 的交往状况予以叙述,并借以撒拉族与藏族之间的 许乎 关系,对戈登的族群关系变量提出了 质疑(马成俊,2012) ,其成果为藏族与撒拉族 许乎 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本研究提供 了重要参考.但是,藏撒个体间的 许乎 关系的形成并维持之社会机制、关系网络的形态及空 间分布,特别是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变迁等等方面,尚留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紧紧 围绕这些问题,用社会学的视野和口述访谈资料展开了论述.

一、 许乎 、 奥西 与 达尼希 的概念解释 藏族与撒拉族民间创造了几个指称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的重要概念―― 许乎 、 奥1本文刊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8 年第

2 期,第10-20 页,

10 西 、 达尼希 等. 许乎 、 奥西 (?????? ???????)属于藏语安多方言,而 达尼希 则属于撒拉 语.仅从字面上对这些概念解释, 许乎 2之 许 为 住宿 的意思,而后加 乎 为 住宿 的人 ,在安多方言中通常被理解为 朋友 之意.而 奥西 是指一般相识的人,打过一两次 交道的人,或是稍有交际的人,都可以称为 奥西 .撒拉语中的 达尼希 意即 熟人 或认 识的人,与藏语的 奥西 没有太大差别.藏族与撒拉族成员之间的这些人际关系指称及其应用 之差异,仅从字面上解释,我们很难全面地理解,应该要在广泛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放置藏撒族 际交往的实际社会情境当中,从人们的社会生活逻辑出发予以理解和解释.3 虽然从字面上看, 奥西 、 达尼希 (熟人)与 许乎 (朋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 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认为,这些称呼在内涵上没有差异,或者说,他们以相同的含义使用之, 只是属于不同的称法而已. 也就是说没有一般的学者从字面上理解的那种不同称呼所表达出来的 关系亲密程度的差异.有个别受访老人猜测,这些称呼可能是每个时期的不同用词.对于这个观 点,笔者尚不能做出一个语言学角度的深入分析.尽管如此, 许乎 、 奥西 、 达尼希 所指 称的对象上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指对于不同的民族成员,这些称呼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一 般而言, 许乎 的用法只限于藏族与撒拉族成员之间(循化内部) ,对其他民族如汉族和回族成 员,则不用 许乎 这个指称.从不同民族成员的交往角度看来, 许乎 是藏族和撒拉族个体 之间朋友关系的特指.而 奥西 一词的用法与 许乎 不尽相同,藏族内部(一般牧区藏族与 农区藏族成员之间)4和藏撒成员之间、与其他民族成员之间都可以用 奥西 ,其应用范围更加 的宽泛且普遍. 达尼希 则是撒拉族成员称呼藏族朋友时的用语,对其他民族成员也不用 达 尼希 一词,与藏族交往的时候,撒拉族一般用藏语的 许乎 、 奥西 .而 许乎 、 奥西 与 达尼希 都有一个相同点, 即皆用于指称与自己居住距离较远的他群成员之 朋友 、 熟人 关系. 藏族与撒拉族成员之间的这种 朋友 或 熟人 关系,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一 般意义上的 朋友 、 熟人 关系,它自有其特殊性.大部分 许乎 达尼希 关系的维持和 发展,建立在数代人的交往关系基础之上,一般通过父传子、子传孙的形式传递而来的,双方的 交往有着相当的历史积淀,并且互相的交往中含有非常寻常的信任.从关系的来源上看,此种关 系是在撒拉族与藏族成员之间进行商业活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若没有互相的经济交往 和商业交换,这种关系也难以形成.5 由于这种关系的产生根源在于商业交换,其性质也只能属 于 贸易合作伙伴 的关系,其形式和内容都随着经济交往这一 轴线 的转变而转变.随着经 济交往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不断拓展,以及互相交往的进一步深入,部分许乎之间除了经济利益 上的商业性交往内容外,还有建立在 情谊 上的非商业性内容.这一点,更值得今天的人们去 认识和了解.

1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社会经济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

2 许乎 关系并不是传统循化藏族与撒拉族关系中特有的现象,周边的多民族地区如尖扎县、化隆县、贵德县 的藏族和回族成员之间也有基于生产方式互补的这种关系,看来 许乎 或类似的关系是这些地方普遍存在的 人际关系现象.

3 青海民族大学马成俊教授在其文章《 许乎 与 达尼希 :撒拉族与藏族关系研究》中,通过咨询两位青海藏 族学者对藏语中的 许乎 、 奥西 之含义进行了解释,但是此解释仅停留在学者的理解上,并未深入到概念 实践者的日常交往逻辑和其语境之中.

4 传统农区的藏人之间、牧区的藏人之间或邻村、村内部的藏人之间的朋友关系一般用 桑撒 (关系好的人) 和 拿结 (誓友)两词来指称.这两词中,后者所表达的亲密度最为高.鉴于这些差异,我们能够知道,人 们根据与自己的亲密程度、远近距离的差异来指称不同的关系类型. 层级关系 的内涵在这些不同的称呼中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 这里是从整体的意义上讲的,个别成员之间的 朋友 关系并不一定跟商业活动有关系,如受访者中一位藏族 老人是在监狱里跟一个撒拉结 朋友 关系的.

11

二、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如前所言,藏族和撒拉族之间存在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各自拥有的生存资料也不尽相同,在 物产匮乏的传统时期, 直接的物质交换成为了各自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尤其从撒拉族角度而言) 的主要选择.从大的民族整体层面讲,有这种交往交换的 需要 ,从小的个体层面讲同样具有 这个交往的 需要 ,民族整体层面的大 需要 是由各个个体的小 需要 有机结合组成的. 在廓清因为生产方式的互补性而形成经济交往的背景后, 我们重点探讨整体层面的经济交往之形 成原因、机制在个体交往的细节层面之体现,即微观的个体是在怎样的 需要 下进行的经济交 往,又在怎样的 压力 下必须借那种方式交往的问题.在传统的实物经济时期,循化地区各族 借个别作为交易的中间组织―― 市场 (如集市)进行物质交换以外,1 更多地选择以家庭和个 人直接参与的形式,交换互相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藏族与撒拉族之间的交往情况更是如此.家 庭和个人的直接参与,使得交往过程中生产族际人际关系和加深双方交往密度变得更加容易,藏 族和撒拉族成员之间普遍存在的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并生成的. 这一族际间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网络,不但完成生活资源的顺利互补,还推进两族成员在其他层 面的交往.对于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的形成原因方面,在本研究受访者2 口述中可得到如下 的解释: ①这个关系主要是因'

牛羊的买卖'

而产生的,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就有这个关系.这 个关系为何要产生呢?一我们要卖牛羊,只能卖给撒拉屠夫,牧民的东西只能流向他们,只 因为这个需要,双方的关系挺密切的.如果关系不好,那我们的牛羊不能卖嘛,不能卖了那 就意味着我们生活收入的降低,我们很难过下去了嘛!……主要是做牛羊的买卖、交换奶制 品与水果、蔬菜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说,我们做了牛羊的买卖,他会说这次没带钱, 让我下次到他家拿,过段时间我们到他们家拿钱、借住,就这样慢慢形成的. (第3号受访 者,57 岁,岗察藏族,牧民) ②这是由于'

需要'

而产生的.自己交通不方便,要去另一个地方需要用一定的时间, 做买卖的话,更有可能在藏地借宿、吃饭,所以因'

需要'

而与藏人交朋友,同时也给你一 定的经济利益, 比如说, 来卖洋葱的话, 少量的洋葱作为礼物他会给你的. 藏人往下去的话, 也给你安排住宿、吃饭.就这样,建立好互相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为顺利完成自己的 事情而创造便利.以前,没有汽车之类的,你要来藏地可能需要用两三天的时间,有时下午 才到这里的话,晚上你一定借宿,后一天继续做生意,把一个家户当其'

小根据地'

,通过 这户家,他可以认识更多的家庭,不断开拓商业关系来展开他的生意.所以,只有在这种需 要下才互相交往,但不存在像通婚这样的其他关系,双方都是为了这个'

需要'

. (第1号受 访者,42 岁,藏族,教师) 上述对藏撒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产生的主因,我们可以归结为两种:

1、作为交往前提 的生产生活之需要;

2、作为交往条件的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之不完善.从生活需要方面讲,以 放牧或半农半牧为生计的藏族,虽然自己生产以牛羊为主的畜产品,但是由于宗教观念(牛羊屠 宰属杀生行为)的约束和压力之下,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参与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 的牛羊买卖和牛羊销售, 一直到牛羊屠宰的商业活动在人们的宗教伦理、 道德观念上不能接受的,

1 如在《撒拉族简史》中所述: 在经济方面,各族间物资交流、互通有无的关系很密切.循化撒拉族不足的粮 食、柴草需要道帏、文都藏族农业区和化隆的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具等则由撒拉 族和别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外地.……由于各民族间经济上的密切关系,在循化 地区出现了白庄、街子、城关镇三个集市 (《撒拉族简史》编写组,1982:77-78) .

2 此研究受访者有

80 位,藏族有

65 位,撒拉族有

15 位,笔者根据访谈时间顺序,给每个受访者编为 1-80 号, 并在口述引用处附有其基本信息.

12 因而也缺失了在自己的地方上发展此类产业的空间和余地. 这一产业上的空缺恰恰由当地的撒拉 族、 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群体所能够填补. 因此, 藏族要把自己的畜产品卖出去, 以增加生活收入, 必须要依靠撒拉族,撒拉族亦同样通过它展开其商业活动,这样藏族和撒拉族在产业上发生了非 常紧密的关系.另一方向上的 需要 是这样产生,即撒拉族自古以来,擅长于培植各种瓜果蔬 菜的园艺业,也具备发展园艺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产业文化,清龚景瀚的《循化志》对此有较详 细的描述(龚景瀚,1981:294) .而藏族缺乏适宜于发展园艺业的地理气候条件,最重要的不具 种植蔬菜瓜果等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导致了其副食 (水果、 蔬菜等) 来源必须依靠当地的撒拉族, 而撒拉族相比于藏族缺乏粮食、 肉类等主食, 由此就产生了双方生活食物来源上互相弥补的需要. 许乎 、 达尼希 关系产生的第二重要因素是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乏,这一因素,是 在上述第一因素的前提下才会发生作用.当时的交通条件相比于今天相当简陋,也没有像今天的 旅社、宾馆、餐馆等住宿、餐饮服务设施,所以,撒拉族成员来藏地用蔬菜、水果等换取藏族的 粮食、燃料时,只能靠人力、蓄力进行交易,同时在交易的过程中,又需花很多时间,只能在藏 地停留几天或更长的时间,那么依靠藏族的住宿服务、食物提供来完成这些交易是自然而然的事 情.同理,藏族成员去撒拉地区的街子、白庄镇等小集市卖燃料、畜产品的途中也需要依靠撒拉 族在这些方面的服务提供.1 如此,拉近了藏撒成员交往的空间距离和延长了二者交往的时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