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 2013-10-25 |
东汉经学家郑玄的注解 是: 正藏五, 又有胃、 膀胱、 大肠、 小肠 ;
唐朝贾公彦 进一步注疏: 正藏五者, 谓五藏: 肺、 心、 肝、 脾、 肾, 并气之所藏 .不管后世的注解是否体现原作者的 本意, 至少可以看出在 《周礼》 成书的年代, 人们对内 脏的认识已有较大提高, 并且所有的体内器官均可 以称为藏, 还没有脏腑的严格区分. 《管子》中已经 有了 五脏 的明确记载, 内容和我们在 《内经》 上常 见的五脏相同, 并出现五脏与五位的配属. 《管子 ・ 水地》上说: 人, 水也.男女精气合, 而水流形.三月 如咀. 咀者何?曰五味. 五味者何?曰五藏. 酸主脾, 咸主肺, 辛主肾, 苦主肝, 甘主心 ;
又说: 五藏已具, 而后生肉.脾生隔, 肺生骨, 肾生脑, 肝生革, 心生肉. 五内已具, 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 肝发为目, 肾 发为耳, 肺发为窍 .由于 《管子》 中五味与五行的配 属关系是恒定的, 因此, 可以说这些论述具备了五脏 五行配属的初步形态.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人们对 脏腑的认识过程, 也是将脏腑概念与上古文化学说 相结合的过程. 提到上古文化对脏腑概念的影响, 需要先明确 儒家内部关于古文经和今文经这两个概念.秦始皇 焚书坑儒以后, 很多古代经典已经消失.西汉建政 后, 人们通过回忆, 用当时的流行字体 - 隶书将这些 经典记录了下来, 后世称之为今文经.后来人们发 现藏匿起来的古代经典, 这些经书以 蝌蚪文 撰写, 时人已不认识, 故称之为古文经.将古文经用今文 翻译后, 人们发现其与通过记忆整理的今文经存在 很多差异, 并因此在两汉时期形成了古文经学与今 文经学两个流派.两个流派在对上古经典的文字、 经义的认识上存在分歧;
产生了激烈争鸣 [5] .对于五 脏与五行的配属关系,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就给出 了不同的秩序, 深刻地影响了脏腑学说的发展.虽然《管子》最早提出了五脏五行配属关系, 但这种配 属既不符合今文经学给出的秩序、 也不符合古文经 学给出的秩序说明, 在 《内经》成书之前, 上古社会 对五脏五行的配属关系仍然存在争议.古文经学 [6] 给出的五脏五行配属秩序是: 肝配金、 脾配木、 心 配土、 肾配水、 肺配火, 这种配属方法比较符合五行 的逻辑原旨, 应当就是两汉前已有的成熟的匹配方 法, 《礼记・月令》和 《吕氏春秋》就采用的这种配属 方法, 可见它为当时的知识界所认可. 《淮南子・时 则训》在记述祭祀相关的事件时, 也延续上述匹配 模式.但《淮南子・地形训》在讨论五方之人时, 五 脏与五行的配属关系发生了一次彻底的转变: 即采 用了苍色主肝、 赤色主心、 白色主肺、 黑色主肾、 黄 色主胃的匹配方式. 《黄帝内经》除了将黄色主胃 改为黄色主脾外, 其余五行匹配完全相同, 这种五 脏五行配属方法公认为今文经学的范畴 (表1) .很 显然, 今文经学的五脏五行配属方法成为《黄帝内 经》的思想主轴. 伴随着五脏与五行配属关系的改变, 脏与脏、 脏 与腑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出现了大幅的调整, 秦汉之 际的这场变革, 对中医学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虽然古文经学排定的五脏与五行的配属方式更符 合五行学说的原旨, 但却与古代医家基于原始实证 的解剖生理观察不符, 可能也经不起医疗实践的检 验.正如东汉经学家郑玄在 《礼记注疏》所指出的: 今医疾之法, 以肝为木、 心为火、 脾为土、 肺为金、 肾为水, 则有瘳也.若反其术, 不死为剧 .由此可 以看出, 不仅五行学说影响了古代医家对脏腑概念 的认识, 上古医家对脏腑的解剖生理观察也反过来 促进了五行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中医脏腑概念的原 型就在上古文化与古代解剖生理知识的结合中得以 塑造完成. 2? 原始脏腑概念的发展没有脱离解剖学实体 脏腑的本初概念对应的是解剖学器官, 这一点 是没有什么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