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9-08-01
2018 年12 月3日星期一 Tel: (010)

62580962 院所 INSTITUTES 主编: 郭勉愈 编辑: 王晨绯 校对: 王心怡 E-mail押sxzk@stimes.

cn

6 中科院野外台站系列报道65 科学百年人生系列② ……海伦兜兰调查第四天, 广西下雷自 然保护区.我们的运气真好, 上午一直下雨, 我们出发时雨停了, 只是雨后增加了爬山和 下山的难度.我们一下山又下雨了.海伦兜 兰长在高山山顶悬崖上,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 避免人类的干扰, 但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 确有点困难, 特别是缺少传粉的昆虫, 很难 能孕育种子来繁殖后代.我们在野外进行了 人工辅助授粉, 希望能获得种子繁育种苗并 使之回归自然.途中经过一个自然的瀑布, 下山时一只蝴蝶停在学生的帽子上久久不愿 离开…… 这段文字截取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珍稀植物繁育研究组首席科学家曾宋君的 朋友圈.不久前, 他带领研究团队去广西中 越边境开展海伦兜兰野外调查, 爬了

8 天的 山.由于海伦兜兰长在中越边境石炭岩地区 邻近山顶的边坡上, 他们全程都走在悬崖峭 壁之间, 其间又经历了恶劣天气, 每个人都 负伤力竭……但也收获了惊喜. 原报道只有一个分布点

11 株海伦兜兰. 但经过这次详细的调查,我们已发现

11 个点

507 株. 曾宋君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 近年来, 曾宋君带领华南植物园珍稀植物 繁育研究团队, 开展了兜兰种质资源收集和评 价、 遗传育种、 离体快繁和功能基因的克隆和 功能验证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取得不少重 要成果. 解兜兰种质资源之惑

1990 年至

1993 年期间, 曾宋君在中国科 学院华南植物园跟随他的导师梁承邺所长从 事水稻育种研究.毕业后, 由于对花卉的情有 独钟, 他转向花卉育种、 繁育和产业化方面的 研究. 近年来,我们主要还是围绕兜兰开展工 作. 曾宋君介绍, 兜兰珍稀又难以繁殖, 市场 价值极高. 兜兰有着独特的花朵造型、 绚丽的花朵色 彩、 持久的观赏花期, 是国际高档花卉界的宠 儿. 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其过度 采挖, 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 之一, 所有兜兰野生种均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 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I 而被禁止交易. 兜兰可谓 植物中的大熊猫 , 被视为珍稀濒危 植物保护中的 旗舰 类群. 虽然难, 也要迎难而上, 解救 困境中的兜 兰.第一步就是资源收集和种质资源圃的建设. 首先我们需要摸清野生兜兰的本底数 据. 每年, 曾宋君都会带队去野外进行兜兰 种质资源调查、 引种和保护研究. 目前, 他们已对彩云兜兰、 杏黄兜兰、 白旗 兜兰、 海伦兜兰等进行了系统的野外种质资源 调查, 除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新种, 他们已经 收齐国产兜兰属植物

27 种和国外原生种中的

52 种,是世界上修改兜兰种质资源种类最多 的单位之一. 我们还收集到了观赏价值极高、具育种 价值的优良兜兰亲本

300 多个, 它们是育出优 良品种的基础. 曾宋君语气里透露着兴奋. 在兰花种质库的建设方面, 曾宋君他们共 收集并保存兰花种质

1000 多种,离体繁殖成 功的种质有

300 多种,收集并保存兰花种子

300 多种. 人生没几个

8 年 除了资源收集外, 珍稀植物繁育研究团队 大部分精力都在兜兰属植物的引种驯化、 杂交 育种、 种苗繁殖、 产业化生产、 分子机理和保护 等研究上. 兰花育种的科研积累时间比较长,虽然 可以同时育好几个品种, 但仅育出一个兜兰新 品种需要

8 年时间, 我们的人生没几个

8 年. 曾宋君说.目前, 该团队共有

17 个人, 在曾宋 君的带领下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 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广东省农业科 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40 多项科研课题和

10 多项横向课题的资助, 总科研经费

1000 多万元. 在兰花育种方法和新品种培育方面, 研究 团队利用优质亲本进行了广泛的杂交育种, 现 育成兜兰杂交组合

300 多个,

40 个兜兰新品种 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上进行了登录,

8 个兜兰 新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近期已利用子房注射法、 基因枪法、 农杆 菌介导法等方法将 FT 基因转入了多花型兜 兰中,有望育出能提前开花的多花型兜兰, 使 其营养生长期从

6 至8年缩短到

3 至5年. 曾宋君高兴地说. 研究团队已完成了

50 多个兜兰原生种和

100 多个杂交种的无菌播种技术研究并能进 行种苗的规模化生产.与此同时, 他们也发表 了相关兜兰繁殖论文

20 多篇, 申请了

10 多项 国家发明专利, 并有

4 项已获得了授权. 其中, 摩帝类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 法 已在获得国内发明专利的基础上, 申请了 国际发明专利,又在日本申报了专利保护权, 只要再进一步熟化就能进行兜兰优良株系无 性克隆的规模化生产, 该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 水平. 以产业带动兰花保护

2017 年, 曾宋君团队的 兜兰的杂交育 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 获得第十九届中国国 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优秀产品奖证书 , 后又被公示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 奖.随后, 大花蕙兰和兜兰新品种创制及产 业化关键技术 获得了

2018 年广东省科学 技术奖一等奖. 曾宋君等人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我 们花

20 年做基础研究,希望基础研究能为产 业化服务, 通过产业带动保护. 曾宋君说. 他们与广州华大锦兰花卉有限公司等企 业合作, 兜兰中试生产的种植面积达

12000 多 平方米,成为我国最大的兜兰生产基地之一, 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曾宋君喜欢兰花,办公室却不见一盆兰 花. 放在办公室里, 它们太受罪了, 特别是兜 兰, 它们需要精心的养护, 我带你去温室看看 我们培育的兜兰. 走进温室, 曾宋君拿起一盆正在盛开的兜 兰. 你看这样轻轻把唇瓣摘下来, 这里是兰花 的合蕊柱,它的雄蕊和雌蕊虽然长在一起, 但 花粉却碰不到柱头, 自然情况下只有当昆虫出 入关兜状唇瓣时才能完成授粉.人工授粉时, 我们用一根牙签把花粉涂到柱头上去就可以 了. 说话间, 曾宋君娴熟地操作着. 在这两个小温室里有开花的成年兜兰植 株, 也有利用离体培养技术繁育出的数万株兜 兰小苗. 它们未来将会回归到野生生境中或者 被送往兰花生产基地进行栽培. 在进行规模化繁殖的基础上,曾宋君他 们对彩云兜兰进行了野外回归, 相关成果获 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环 保科学奖一等奖. 我生长在湖南的小山村,小时候经常上 山放牛、 砍柴, 见到过不少兰花, 我将它们采集 下来, 带回家养护.考大学时我又选择了生物 系. 在繁重的科研之余, 花卉占据了曾宋君的 所有生活, 朋友圈全部都是鲜花特写, 撰写科 普文章

1000 多篇, 出版花卉专著

20 多部. 作为广东省花卉协会和兰花协会副会长, 也是中国兰花学会和中国兰花协会常务理事, 他表示将带领团队在兜兰的保护和产业化应 用中继续前行. 解救 困境中的兜兰

本报记者 王晨绯 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以下简称力学所) 走出了许多鼎鼎大名的科学巨匠:钱学森、 钱 伟长、 郭永怀……而林同骥, 人们似乎并不熟 悉, 听过他名字的人不多. 事实上, 中科院院士林同骥是我国力学发 展史上的奠基者之一. 他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 第一座暂冲式超声速风洞和气源系统;

设计建 造了我国第一座 U 型振荡水槽;

他与其他专 家一起向国家提出开发海洋的建议, 推动中国 海洋工程力学这一新领域的发展…… 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 力学所研究员吴应湘跟着林同骥学习工 作了

12 年,是恢复学位制后林同骥的第一批 硕士生, 也是第一个博士生. 他的水平很高, 当时几乎没有人可以对他的学术成就作出完 整评价. 吴应湘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 记者采 访时说.谈及恩师, 他数次哽咽、 眼泛泪光.

1978 年, 吴应湘作为 文化大革命 后第 一批研究生被力学所录取. 但得知被调剂到林 同骥实验室后, 他满心疑惑: 林同骥是谁? 一 度以为是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才被调剂过去的. 那年林同骥

60 岁,吴应湘记得第一次见 他的场景. 走进力学所灰楼 (现力学所

3 号楼) 二楼林同骥的办公室, 一位又瘦又小的 老头 儿 笑眯眯地出现在他面前. 见面第一句话,吴应湘就说了句: 老师 啊, 我没学过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而且各 方面基础都很差. 林同骥笑了, 缓慢而温和地 告诉他: 没关系,我知道你学固体力学的, 我 原来也是学这个的, 后来转到了流体力学.你 现在还年轻, 只要努力就能学好. 一句话、 一个表情瞬间让紧张的吴应湘放 松了下来. 离开时, 林同骥送他下楼直到门口, 这一举动让吴应湘非常意外, 也十分感动.后来, 得知林同骥的学术能力和威望后, 吴应湘 又惊又喜 . 林同骥从不宣扬自己. 他曾在会上谈过第 一次风洞试验时失败的经历;

讲过导弹端头设 计中出现的问题;

给学生提过在英国留学时因 弄错公共汽车 station 和 stop 而吃过的亏;

还分享过儿时的轶事……唯独没有说的, 就是 自己做成功了什么、 有什么贡献. 林同骥从不与家人谈有关工作的事情. 他 的子女曾在家中找到一张飞机的照片, 看了照 片背后的说明, 才知道这是中国第一架双发动 机的 C-0101 号运输机. 它由林同骥叔兄林同 烨主导设计, 林同骥从事发动机的修理和检验 工作, 他们和飞行员一同成功完成了从成都到 重庆的首次试飞工作. 直到去世,林先生也没有跟我们说过这 件事. 吴应湘回忆道, 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 哪些地方失败了、 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爱科研就像爱生命 文革 开始后, 林同骥的夫人、 中科院化 学所研究员张斌以莫须有的特务罪名被抓进 监狱, 林同骥也成了批斗对象, 被审查了很长 时间. 当时, 林同骥承担着人造卫星回收方案研 究的工作,却被派去力学所锅炉房烧锅炉, 而 且被禁止进入研究室.烧锅炉时, 林同骥每天 认真观测, 并记录下煤耗、 送风量、 时间、 水温、 烟的颜色等数据, 画锅炉耗煤曲线, 总结出了 一套烧好锅炉、 节约煤炭的方法. 林同骥的子女回忆,当时母亲在监狱, 父 亲每天很晚到家,照顾年幼的他们睡觉后, 便 回到房间演算公式, 研究到深夜. 他是想做点事儿的人. 力学所研究员浦 群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她曾与林同骥共事

20 年之久. 在浦群看来, 科研已经成了林同骥生命的 一部分.尽管受到过 天大的冤屈 , 他也未曾 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未曾放弃过科学研究.

1974 年远程导弹型号试飞失败,林同骥 临危受命, 承担并领导再入飞行器的一线试验 任务.1975 年, 林同骥投入到我国第一代洲际 导弹的防热研究.1976 年, 林同骥考察吉林陨 石雨, 将陨石烧蚀现象与飞行器再入过程的烧 蚀效应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 得到沟槽花纹 形成机制的新见解……

20 世纪

80 年代初, 根据大飞机跨声速巡 航发展的趋势, 林同骥选择马赫数趋近于

1 的 跨声速内外流动作为研究方向之一. 为了解决 喉部曲率半径、 收缩角和扩张角可任意选取的 喷管型线问题,他用了多个练习本反复推导, 方格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曲线, 最终在速度面 上找到了裂缝错位双曲型的翼面, 得到了便于 应用的喉部型线设计方法. 浦群至今还保留着 这些练习本. 好老头儿 提起林同骥的名字,外面虽鲜有人知, 但在力学所, 几乎无人不晓, 都说他是个 好 老头儿 . 他知道浦群父母来京后, 家中人多且条件 不好, 便邀请她父母到家中洗澡, 并事先把澡 盆洗干净;

让无法自主行动的贾玉芳 (时任力 学所十一室业务秘书) 住进家中, 请保姆为他 煮流食、 煎中药;

携夫人参加学生温功碧 (现北 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 的婚礼, 还赠 予从美国带回来的围裙, 是 给他们婚后进厨 房用的 ;

在烧蚀试验小分队赴沪试验期间, 常 请科研和工作人员吃饭、 买糖果点心. 在 《纪念林同骥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 集》 中, 几乎每篇文章都提到了林同骥 平易近 人 的点滴细节. 对此, 浦群的感触很深. '

老林'

年纪比我 们大很多, 却从来不搞特殊化, 就是普通工作 者中的一员, 当时的大环境如此.

1975 年,为解决远程型号导弹飞行器材 料防热问题, 他们与上海机电二局有关单位组 成了烧蚀试验组联合攻关. 那时的林同骥已年 近六十, 自己买车票乘公交车去工厂或位于上 海远郊的试验地,与科研人员和工人同住棚 屋、 睡双人铺…… 林同骥晚年在国内独自生活了

3 年, 于1991 年赴美国与家人相聚, 两年后因病逝世. 今年是林同骥诞辰

100 周年、 逝世

25 周年. 林先生离开得太早了,是中国力学界 的一大遗憾. 时至今日, 吴应湘还一直在收 集林同骥的遗物和手稿.他希望以这种方 式, 永远记住老师当年的教诲, 就像老师还 在身边一样. 林同骥: 一位爱科研如生命的 好老头儿 姻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以下简称海伦站) 成立于

1978 年,

1988 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

2005 年成为国家站 (黑龙江 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 研究站) 成员. 经过

40 年的发展, 它已经 是东北黑土区综合性的农业资源、 环境、 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基地.

33 年提炼出一组数字 黑土地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肥 沃土壤, 对它的保护不但对粮食安全和 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 而且典型黑土的 长期存在,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要 留给子孙后代持续利用. 中科院东北 地理所研究员韩晓增说. 海伦站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 退化黑土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开展 人类强烈干预下黑土地农业生态系统 长期演变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黑土地 退化机理与修复研究;

研究黑土地农业 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体系, 为提高黑土地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与优 化管理方法. 韩晓增常年在野外观察土壤剖面 时, 发现即使是人们一贯公认的肥沃黑 土地,表层也发生了黑土层 变薄、 变瘦、 变硬 的三大变化, 通过两组

33 年的 长期定位试验发现是土壤腐殖化物质 不断减少所致.野外观测时发现了白浆 土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