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 2015-12-02 |
34 个教师节.在每个人的生命中, 都曾经遇到过很多潜心立德树人的教师, 引导着我们一步步成长, 成人, 成材. 老师, 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心中有爱, 处处花开, 老师的爱撒向四方;
年华似水, 师恩难忘, 永远铭记老师的教诲.本版今天选编了一组与教师 有关的文章, 献给天下所有的教师们, 祝福大家节日快乐! 莫羡三春桃与李, 桂花成实向 秋荣.在江山中学艺术楼和凝秀 楼之间, 长着一棵百年金桂.丹桂 飘香的时候, 她芳香四溢, 沁人心 脾, 让人心旷神怡. 这棵桂花树见证了江山中学 的沧桑和发展, 光荣和梦想.她目 睹了1906年江山知县李钟岳主持 的改文溪书院为 江山中学堂 的 隆重典礼, 目睹了1938年创办 江 山县中学生补习学校 的筚路蓝 缕, 目睹了
1977 年高考恢复时莘 莘学子埋头苦读的一幕幕…… 这棵桂花树, 还目睹了
1980 年中秋节, 徐伦、 王朝林、 余华昌和 汪逸羽四位老师, 月下品茗、 诗词 唱和的浪漫情景, 传为一段佳话. 那天晚上, 各班都在举行中秋 晚会, 很多老师也回到家里团圆去 了.原救济院老师宿舍里却有四 位语文老师没有走, 他们是徐伦、 余华昌、 汪逸羽和王朝林.徐伦年 已七十三, 又因家在乡下, 来回不 便;
余华昌是遂昌人, 孤身独居, 无 处可去;
而王朝林、 汪逸羽习惯了 以校为家.当月亮终于从朦胧的 云层中爬出来时, 四人不约而同地 从房间里走出来, 坐在天井里的香 柚树下, 泡上清茶, 谈起中秋月、 桂 花树.谈锋虽健, 犹觉不足以抒心 中情, 余华昌老师又拿出纸和笔, 当场赋诗两首, 其中一首是七律 《中秋感怀》 : 疏风疏雨带疏香, 深院疏香意欲凉. 月色朦胧窗外影, 疏香暗影独彷徨. 余老师一生坎坷.青年时错 划为右派, 被开除公职;
粉碎四人 帮后, 情况刚有好转, 又中年丧妻, 形只影单, 所以, 字里行间透着淡 淡的凉意. 徐伦老先生人老心不老, 身手 敏捷, 一觞一咏之间, 写好三首和 诗, 其中一首是七绝 《答余华昌》 : 六十年前丹桂香, 重来馥馥伴秋凉. 帘笼旧日依稀认, 人事古今入梦长. 诗前有序云: 余十三岁时, 在 文溪小学 ( 江山中学堂 前身) 读书, 教室前有桂树一株, 今仍在焉, 植株虽老而葱郁胜故.同事余君 华昌赋五七言绝句各一首见示, 因 和其韵, 即呈斧正. 那年, 徐老已经
73 岁.这是 位很有故事的老人.他于1926年 考入厦门大学国学系.大学毕业 后, 先后在福建、 江西、 安徽和江山 县志澄中学任教,
1948 年至
1949 年曾出任江山中学校长.后因历 史原因, 被迫离开教育界, 回到大 溪滩航头老家务农.粉碎四人帮 后, 七十高龄的老先生又应聘重回 母校, 再登讲台.六十年过去, 沧 海桑田, 物是人非, 只有桂花树还 在, 眼前芬芳馥郁的桂花香如梦如 幻, 让徐老的心中满是一日看尽长 安花的豁然. 自助者天助之.艰难的生活 没有压倒徐老.1986 年,
78 岁的 徐老被县政府特聘为 《江山县志》 审稿;
1990年, 82岁的徐老又被推 举为江山市政协委员, 参政议政, 发挥余热.这是后话. 那晚, 王朝林老师也写了两首 和诗, 诗前有序: 中秋将近, 余华 昌老师吟诗两首, 徐伦老师和其 韵.余乃晚辈, 学识浅薄, 尤不善 诗, 而两师屡以诗教, 不和不敬, 故 不计工拙, 录以求教. 其一是 《中 秋节咏怀》 : 白发银须志气长, 师生共喜得秋凉. 虽无三五团栾月, 金桂风摇满院香. 诗中满满的都是对前辈的崇 敬, 对生活的感恩.那年, 王朝林 老师才43岁, 风华正茂, 在江山教 育界乃至浙江省教育界渐渐小有 名气, 但他总是那样谦虚低调, 尤 其在长者面前.立业先立德.王 老师后来能被评为浙江省语文特 级教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除 了勤奋好学, 笔耕不辍, 更与他高 尚的师德分不开. 那时, 徐伦、 余华昌两位是代 课老师, 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