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 2019-08-01 |
1 ―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京发改〔2016〕1516 号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北京市 十三五 时期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北京市 十三五 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 经市政府批准同意,现予以印发.
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 年9月5日0特急 ―
2 ― (联系人:能源处 金波;
联系
电话:66415588-0835) ―
3 ― 北京市 十三五 时期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六年九月 ―
4 ― 前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环境友好,是能源生产和消 费革命的重要内容,代表能源未来发展方向. 十三五 时期是 北京市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 之都的关键阶段,也是加速构建首都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阶段.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是优化首都能源结构、 推动能源 绿色智能高效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本规划是依据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纲要》 、 《北京市 十三五 时期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的市级一 般专项规划,提出了 十三五 时期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是未来五年本市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制定政策措施、实施行业 管理的重要依据. ―
5 ― 目录
第一章 发展成效与面临形势.7
一、发展成效.7
二、面临的形势与要求.10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发展原则.11
三、主要目标.12
第三章 充分开发本地新能源资源.14
一、全面推广太阳能利用.14
二、大力发展地热及热泵系统应用.16
三、有序推进风电开发.18
四、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发电.18
五、发挥既有水电资源效能.18
第四章 扩大外调绿电规模.19
一、实施本地发电量绿电替代工程.19
二、建立绿电互联互通发展机制.19
三、推进外调绿电通道建设.20
第五章 推动新能源融入城市能源体系.21 ―
6 ―
一、加快新能源融入电网热网.21
二、探索 互联网+新能源 创新发展.22
三、打造新能源高端应用示范区.23
四、试点建设新能源示范村镇.26
第六章 创新引领新能源产业发展.27
一、加快创新能力建设.27
二、支持壮大企业发展.28
三、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28
第七章 优化新能源发展环境.29
一、建立目标引导制度.29
二、完善交易机制.29
三、强化政府服务.30
四、鼓励创新商业模式.30
第八章 合力保障规划实施.31
一、优化协调管理机制.31
二、推进重点项目实施.31
三、健全规划实施评估体系.31
四、调动社会广泛参与.32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3 ―
7 ―
第一章 发展成效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效 十二五 时期,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显 著提升,科技创新及服务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政策环境及配套服 务体系逐步完善, 整体发展实现了由试点示范向规模化应用的重 要转变.到2015 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
450 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升至 6.6%,超额完成 十二五 规划目标,为 十三五 时期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发展水平、创新发展方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开发利用规模显著提升. 太阳能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 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 启动海 淀、顺义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建成密云
20 兆瓦光伏地面电站、国内首个兆瓦级太阳能热电站等一批项目,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市太阳能光伏 装机规模从
2010 年的 2.3 兆瓦大幅提升至
2015 年的
165 兆瓦. 地热及热泵系统利用实现新突破. 地热及热泵系统利用方式 由单体小型项目逐步向区域复合型项目发展, 建成延庆三里河深 层地热、未来科技城烟气余热利用等大型示范项目.到2015 年, 全市地热及热泵使用面积达到
5000 万平方米, 较2010 年翻了一 番. ―
8 ― 生物质、 风能利用规模稳步提高.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由多元 化开发向集中发电利用方式转变,风能开发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建成鲁家山垃圾发电、官厅风电场三期等一批工程.到2015 年, 全市生物质发电和风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
10 万千瓦和
20 万千 瓦. 专栏 1:2005-2015 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十一五 期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处于起步期,利用规模的提升主 要依托一批示范项目建设,期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由 十一五 初的
90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十一五 末的 223.3 万吨标准煤,利用总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比 重由 1.5%增长到 3.3%. 十二五 期间,随着政策环境的完善、技术瓶颈的突破、开发成本的降低,本 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加快.到 十二五 末,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 用总量达到
450 万吨标准煤,较 十一五 末总量增加 226.7 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速 约15.0%,利用总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由 3.3%增长到 6.6%,较 十一五 末期翻一 番.
(二)创新及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创新研发实力雄厚.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国家重点实验 室、研究院所、企业研究总部超过
50 个,光伏装备、地热能系 统集成等方面研发能力优势显著. 技术成果应用广泛.新型储能、深度余热回收等技术得以推 广应用,延庆、亦庄等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启动实施,为大幅 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技术服务全国领先.太阳能光伏、 风电领域权威检测认证服 务在国内排名第一,占全国 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地热能、生物 质能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水平优势突出. ―
9 ―
(三)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政策支撑进一步强化. 积极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相关支持政 策,出台《进一步促进地热能开发及热泵系统利用实施意见》 、 《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专项支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 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出台 《北京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城镇建 筑应用管理办法》 、 《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 率先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指标纳入统计体系, 搭建北京市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平台, 为规范行业管理提供了有力 支撑. 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 成立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 化委员会, 制定 《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地方标准体系表 (第 一批) 》 、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再生水热泵系 统技术工作规范》等标准,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看, 十二五 时期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取 得积极成效,但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覆盖城乡现代 能源体系的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仍然较低, 与常规能源系统的融合 程度不高,重点区域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二是政策法规、市场机 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环境尚需优 化;
三是自主创新水平、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仍需 进一步提高,研发、服务等高端产业环节亟待壮大. ―
10 ―
二、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十三五 时期是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 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 也是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 关键阶段,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于推动本市能源 绿色智能高效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形势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快大气污染治理, 推动能源结构清洁转型, 要求大幅提升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 十三五 时期,本市将持续优 化能源结构,加快开展压减燃煤和本地电源替代工作,需要进一 步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和市场环境, 实施一批重点 工程,加快本地资源开发,强化外调绿电消纳,大幅提高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要求强化新 能源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加快构建 高 精尖 经济结构,依托首都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新技 术的研发应用水平,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将 对首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提升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 要 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与常规能源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智慧 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求充分利用能源 生产和消费革命催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以智 能电网为纽带的多能融合体系, 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融入城 市能源体系,有效提升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 ―
11 ―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 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紧围绕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的战略思想,加强本地资源开发和绿色 电力外调, 加快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与城市能源体系深度融 合,着力提升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 持培育企业做强做优,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高精 尖 产业;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优化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 形成 规模提升、 融合发展、 产业引领、 模式创新 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市场主导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 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快推进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领域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市场主导需求和政府引导拉 ―
12 ― 动的合力.
(二)坚持创新驱动原则. 依托首都科技创新资源优势, 加快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 发及成果转化,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新技术、新模式和 新业态创新发展.形成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驱 动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态势.
(三)坚持区域合作原则. 充分挖掘周边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市场空间, 加强京冀蒙及 周边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作,扩大开发利用规模,推动产 业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政策互通、合作共赢.
(四)坚持广泛参与原则. 加强知识宣传和理念推广,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增强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 引导全社会各领域共同肩负绿色低 碳发展的责任.
三、主要目标
(一)利用总量目标. 新建区域、新建建筑优先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励既 有能源系统改造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实现本地资源充分开 发和外调绿电大幅消纳.到2020 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总量达到
620 万吨标准煤,较2015 年增长 35%以上, 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8%以上.
(二)绿电发展目标. 新增电源建设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 新增外调电力优 ―
13 ― 先使用绿色电力.到2020 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 机规模达到
200 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规模的比重达到 15%左右.绿色电力消费量达到
150 亿千瓦时(含外调绿电
100 亿千瓦 时) ,占全市电力消费的比重达到 13%以上.
(三)清洁供热发展目标. 到2020 年, 本市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面积
2000 万 平方米,累计利用面积达到
7000 万平方米,占全市供热面积的 比重达到 7%左右.
(四)创新能力建设目标. 到2020 年, 新增 3-5 个国家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研究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推进
3 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 设,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 表1 十三五 时期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 年2020 年 年均 增速 属性 总量 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450 620 6.6% 约束性 电力 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 万千瓦 47.0
200 33.6% 预期性 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 万千瓦 16.5
116 47.7% 预期性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 万千瓦 10.0
35 28.5% 预期性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 万千瓦 20.0
65 26.6% 预期性 外调绿电 亿千瓦时 45.0
100 17.3% 预期性 供热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 万平方米
800 900 2.4% 预期性 地热及热泵系统供热面积 万平方米
5000 7000 7.0% 预期性 创新 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 个25
30 3.9% 预期性 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 个--
3 -- 预期性 ―
14 ―
第三章 充分开发本地新能源资源 积极开展全民绿能行动,充分开发太阳能和地热能,有序开 发风能和生物质能,提升本地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一、全面推广太阳能利用 以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和普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广泛 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动实施 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