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 2018-05-12 |
6 纤维绿色制造技术 学科分类:纤维制造技术,54030.支撑材料: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锦纶纺丝的双腔纺 丝组件,ZL201510334484.8,发明人:冯常龙、于佩霖、吴清华;
一种细旦尼龙
6 全牵伸纤 维的生产工艺,ZL201010222529.X,发明人:刘迪、李德和、于佩霖;
20 旦1孔尼龙
6 半 消光全牵伸纤维生产工艺,ZL201010532867.3,发明人:于佩霖;
林世斌;
鉴定证书:聚酰 胺6纤维高效高质柔性化制造集成技术,浙技协鉴字[2018]第198 号. 3.1 高频电磁螺杆加热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的电热棒铝哈呋加热方式温度波动大、 热量散失大 (约有 50% 的热量散到空气中),造成电能的直接浪费,同时造成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影响 工作环境,开发了高频电磁加热技术(具体布局如图 1B 所示).高频电磁加热 无热阻、无热惯性,使螺杆各区温度控制更精确稳定,提高了熔体稳定性,温度 波动范围从常规电热棒加热技术的±0.5℃降低至±0.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2019版未审核AB图1螺杆示意图,A 为电热棒铝哈呋加热,B 为高频电磁螺杆加热 3.2 设备管道稀土保温技术 目前行业里普遍采用的短丝硅酸铝及岩棉保温等技术,存在着导热系数高、 保温效果不太理想、使用周期短及需要定期维护.为解决此问题,采用内层为甩 丝超轻硅酸铝纤维毡、 外层为稀土复合节能保温材料, 构建了稀土高效节能保温 技术体系,实现散热损失下降了 76%,大大降低了热媒的热损失,改善了螺杆挤 压机层的环境条件. 3.3 单组双喷真头纺技术 针对目前聚酰胺
6 纺丝主要采用的是单腔纺丝组件, 单腔组件纺丝位距较大, 限制了
24 多头纺技术的发展;
且单腔组件纺细旦丝,效率低等问题.研究聚酰 胺6熔体在组件中的流速分布、 流动摩擦力等影响熔体输送的因素,开发了单组 双喷真双头纺丝组件,实现熔体单独计量、高效过滤、均匀挤出,解决了高温、 高压下双腔双进料组件的漏浆难题,且总体能耗降低 27.7%. 3.4 共辊双锭轴卷绕技术 针对多头纺的技术受限于锭轴长度及丝饼厚度,锭轴增长,相关技术难度太 大问题,开发出
24 头的锦纶长丝共辊双锭轴卷绕技术,解决多头纺难题.既满 足了多头纺卷绕的要求, 又达到了丝饼厚度、重量和高质量卷绕成形的技术要求 和市场需要. 图2单独卷绕机和共辊双锭轴卷绕机对比示意图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2019版未审核创新点四:聚酰胺
6 纤维差别化、功能化产品开发技术 学科分类:纤维制造技术,54030.支撑材料:论文:原位聚合制备抗紫外芳香族支链 锦纶
6 及其应用,作者:冯梦倩、王朝生、汤廉、朱方亮、王华平;
PA6/Mica 共混物流变 性能的研究, 作者: 毛雄亮、 张顺花、 郁萍华、 宁佐龙;
阳离子染料可染尼龙
6 制备及性能, 作者:熊力摇⒍《瘛⒎馄涠肌⑻费永ぁ⒘醵唷⒁溆;
鉴定证书:聚酰胺
6 纤维高效 高质柔性化制造集成技术,浙技协鉴字[2018]第198 号. 针对聚酰胺
6 纤维差别化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产品品质较低问题,优化了 螺杆挤压熔融、熔体流变性和剪切应力、喷丝板设计、单体抽吸、均匀上油、精 密侧吹风、网络、纺丝卷绕张力控制等工艺,突破了生产细旦聚酰胺
6 长丝生产 的技术瓶颈;
研制组分梯度分布的功能纤维开发技术,相继自主开发了细旦、抗菌、吸湿、大有光、半消光、全消光等系列差别化聚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