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2019-07-01

5 亩田就分出

3 亩请别人帮着 打理. 大概从

2001 年开始, 龙脊梯田的名气越来越 大,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要住宿, 要吃饭, 要消费, 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机会, 大家尝到了甜头, 观念 渐渐转变, 新的生产模式带来的利益占了村民收 入的绝大多数. 以前种田是为吃, 现在种田成了风景线, 老 百姓收入更高了. 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传 媒部副经理何利民说, 景区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按 比例补偿给村民作为旅游红利, 村民则需按照规 定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 为了调动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景区 在支持群众做农家乐的同时, 鼓励大家把闲置的 土地租给有能力的人种, 让龙脊梯田一年四季都 有不同的农耕景观: 春耕时水田如镜面映出四面 青山, 夏季稻田里的秧苗郁郁葱葱, 秋收时满山遍 野一片金黄, 冬季的雪景又是另一番浪漫. 种田的 人按劳分配, 也能领取不菲的景区分红. 去年, 大 寨村每亩地分红

4000 元, 最多的一户人家分到了 5.6 万元. 长发飘飘迎客来 龙脊山脚下的黄洛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 瑶寨, 瑶族女子的长发构成了龙脊的另一道风景. 黄洛瑶寨风光秀丽, 一条穿寨而过的小河, 悠 悠铁索桥连着两岸人家, 瑶族吊脚楼在群山之间 错落有致. 据介绍, 黄洛瑶寨获选首批 中国少数 民族特色村寨 , 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长发. 这个被 誉为 天下第一长发村 的村寨 , 头发在

1 .

4 米以 上的女性就有

60 多位 , 最长者达

2 .

72 米. 据史 料记载, 龙胜一带的红瑶妇女早在宋朝就有留长 发习俗, 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红瑶女子对自己的头发极为珍视, 有世代相传 的蓄发习俗和护发秘方. 据说女孩子只在十八岁的 时候剪一次头发, 此后就包裹着一圈土布, 结婚时 这布才能取下来, 将头发在头上盘一个无髻的圈. 近年来, 走进龙脊的中外游客对她们的长发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黄洛瑶寨村民打破千百年的 禁忌 , 解开包裹严实的长发进行民俗表演. 一梳 长发黑又亮、 二梳长发等情郎…… 过去从事传统 农耕的妇女, 为游客表演长发歌舞、 经营农家特色 餐饮住宿, 人人成了 扛着犁耙种田地 、 唱着山歌 搞旅游 的 两栖 农民. 记者走进黄洛瑶寨, 正好遇见身着民族服饰、 盘着长发的瑶族妇女聚在小巷子里分发上月的演 出费.

54 岁的潘红妹开心地接过领队递来的

3075 元现金. 她说, 近年来, 随着游客增多, 她们 的表演场次也逐渐多了起来, 五一 期间最忙的 时候一天连着表演了

18 场,每一场 工资 为15 元. 村里的长发女子几乎都加入了舞蹈队. 往年一年的门票收入

100 多万, 去年桂三 公路开通以后, 暑假一个月门票收入就有

120 万, 每户分红

5 至6万, 日子越过越好了. 潘红 妹说, 除了演出费, 她们还能得到一笔景区门票 分红. 黄洛瑶寨的长发舞在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多次 提升打磨, 成就了今天

5 .

0 版本的长发歌舞表演 艺术. 为提升旅游品质, 龙胜县挖掘独特的旅游资 源, 排灯节 红衣节 赶山节 开耕节 梳秧节 等传统节日被一一盘活. 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毛逸人说, 支撑龙胜全域旅游的并不是纯粹的风 景区. 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 、 生产 , 民族风 情, 民族文化, 这些都是风景线. 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