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9-07-02
课堂责任编辑: 池沙洲 版面设计: 苇渡

电话: 0571-87778076 投稿信箱: bbsteacher@126.

com

2019 年6月14 日 星期五 第招279 无须注册扫码参与下期话题: 女教师上班必须化淡妆?你怎么看? 张祖庆 在磨课中成长 , 大概是大部分中 国教师必须要走的路.在磨课上课的过 程中, 常常有人评课.评课的形式不一 而足, 有三五个人面对面地聊;

也有一人 面对千人乃至更多人滔滔不绝地评;

互 联网时代, 万人观课, 已是司空见惯. 磨课中, 常常会有 精彩极了 或 糟糕透了 的两极评价. 这并不奇怪, 同一节课, 说好者有 之, 说差者有之.一千个人, 就有一千 种教学主张, 也就有一千个好课的标 准.评课者站在自己的立场, 总会找到 这样那样的缺点. 上课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是: 以何种心态面对不同意见, 如何汲取有 价值的建议, 排除纷扰, 坚定教学信念, 树立教学自信. 我想起了那段被 围剿 的日子.

2004 年4月, 我在 西湖之春 全 国小学语文教师读书与课堂教学研讨 会上讲了一堂课―― 《詹天佑》 .事后 根据课堂记忆及试教经历, 我综合整理 了一份实录, 发在 人教论坛 .接着, 网友 花开依旧 将它转到我还没有涉 足的 教育在线 . 经朋友引路, 我来至 教育在线 , 看到自己的 《詹天佑》 被群起而攻之, 帖 子里各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纷至沓来, 褒 少贬多, 语气尖锐, 更有不少极端用语. 后来, 人教论坛 版主 论语 转发 了 教育在线 的争议, 以 《颇受争议的 詹天佑 》 为主题.新帖引起更多的争 议, 同样是褒少贬多. 心爱的 《詹天佑》 受到 礼遇 , 我再 也坐不住了, 于是 揭竿而起 , 写了一 篇比较长的回应文章, 希望进一步阐述 自己的想法. 跟帖中, 有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深思: 您说自己的课堂实录引起了一场 风波, 我觉得这不是风波, 而是一个很 有意义的讨论.它说明关注语文教学 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好事.您的成绩 有目共睹, 您的声誉更不会因为讨论而 受到影响.相反, 您和讨论者都会因为 讨论而成长进步, 您说是吗?让我们抛 开无用的喧嚣, 收集智慧的火花, 携起 手来前行, 如何? 这留言深深地触动着我, 让我的心 不再浮躁. 是啊, 很多时候, 我们往往认识不 到一己之局限, 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 自己, 且以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叔本华 说: 人常常自我陶醉, 正如一只狗认为 狗最好, 一头牛认为牛最好. 如果一个 人总是认为自己真理在握, 那么他和狗 和牛又有什么区别呢? 思及此, 我便决心不再做狗做牛, 迅速调整心态, 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 声音. 我把 教育在线 和 人教论坛 上对 《詹天佑》 一课的评论逐一下载, 认真阅 读、 思考, 并于2005年10月和11月, 在 北京上了第二个版本的 《詹天佑》 . 回首这段 声名狼藉 的日子, 蓦然 发现, 它对我竟具有里程碑意义.我误 打误撞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得以重新 认识自己.听到网络世界里无数真实可 贵的声音, 我的视界和胸襟得以开阔. 说起 《詹天佑》 , 还有一段难忘的往 事不得不提. 就在

2005 年11 月, 首都各界纪念 京张铁路肇建100周年之际, 我在北京 师范大学的一次活动中, 再次执教此课. 我让学生们去探寻今天詹天佑感 动我们的细节, 并播放电影 《詹天佑》 片 段进行素材拓展, 现场效果应该是十分 不错的. 课毕, 与北京原崇文区教研员吴琳 以及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互动.没 想到吴琳老师借助台下听课教师的问 题, 对我的课提出比较尖锐的批评. 吴琳追问, 步步紧逼.我呢, 则颇 有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的意思.真不 知这股勇气从何而来, 大概是初生牛犊 不怕虎吧. 有了那次评课经历, 在此后十几年 的教学征途中, 不止一次地遭遇类似评 课时, 面对什么样的声音, 我都能够泰 然处之. 唯独有一次例外.也就是说, 只有 在这一种情况下, 教师不必听信评课者. 一位知名专家, 在千人面前评我的 作文课.一上来就说, 作文教学观摩 课, 就必须上教材里的内容, 不应该上 课外的. 我不知道哪里来的无名火, 蹭 地 冒上来了, 老实不客气地质问专家: 这个'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