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 2019-07-04 |
20 多年前的标准( 即GB /T 228―1987) . 1.
2 规范化表达 表1为常用力学性能名称和符号新旧标准的对 照.由表
1 可见, 常用力学性能的名称和符号最新 的GB /T 228. 1―2010 与2002 年的标准相比, 只是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的名称变为 规定塑性延伸 强度 , 其他基本没有变化.但与
1987 年版的标准 相比有较大差异.为与国标接轨,
2002 版开始, 力学 性能的名称及符号均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如将屈 服点名称改为屈服强度, 取消屈服强度的测定, 只测 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强度指标的符号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 由原来的 σ 加下角标改为 R 加下角 标.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名称不变而符号完全 不同. 第8期黄晓艳, 等: 金属材料常用力学性能的规范表达
141 表1常用力学性能名称和符号新旧标准对照 Table
1 Comparison of name and symbol of comm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new standard and old standard GB /T 228. 1―2010 GB /T 228―2002 GB /T 228―1987 性能名称 符号性能名称 符号性能名称 符号――――屈服点 σs 上屈服强度 ReH 上屈服强度 ReH 上屈服点 σsU 下屈服强度 ReL 下屈服强度 ReL 下屈服点 σsL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Rr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Rr 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σr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Rp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σp 抗拉强度 Rm 抗拉强度 Rm 抗拉强度 σb 断后伸长率 A, A11.
3 , Axmm 断后伸长率 A, A11.
3 , Axmm 断后伸长率 δ5 , δ10 , δxmm 断面收缩率 Z 断面收缩率 Z 断面收缩率 ψ 从2002 版标准开始, 屈服强度是指当金属材料呈 现屈服现象时, 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 增加的应力点, 应区分上屈服强度( ReH ) 和下屈服强 度( ReL) , 分别取代
1987 年版中的上屈服点( σsU ) 和下 屈服点( σsL ) .上屈服强度 ReH 是指试样发生屈服而 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 见图 1( a) .下屈服强度 ReL是指在屈服期间, 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应 力, 见图 1( a) .当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没有明 显屈服现象发生时, 应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Rp ) 或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Rr ) .σ0.
2 在不规范表达中用来表 示没有明显屈服现象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 下标 0.
2 表示试样标距部分残余伸长率达到规定数值 0. 2% . 这种表示方法没有标明残留变形量的测量方法, 应废 除.而应用 Rp0.
2 或Rr0.
2 代替.Rp0.
2 表示规定塑性延伸 率为 0. 2% 时的应力, 见图
1 ( b) .其中的 0.
2 表示试 验中任一给定时刻引伸标距的塑性延伸等于引伸计标 距的 0. 2% .Rr0.
2 表示规定残余延伸率为 0. 2% 时的 应力, 如图 1( c) .其中的 0.
2 表示试样施加并卸除应 力后引伸计标距的延伸等于引伸计标距的 0. 2% . 图1应力- 延伸率曲线图( a) 及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Rp0.
2 ( b) 和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Rr0.
2 ( c) 的规定 Fig.
1 Stress- percentage extension curve ( a) ,proof strength Rp0.
2 ( b) and permanent set strength Rr0.
2 ( c) 抗拉强度 Rm 是指相应最大力对应的应力, 如图
1 ( a) .现行标准中最大力是指: 对于显示不连续屈服 的材料, 如果没有加工硬化作用, 标准就不定义.对于 无明显屈服( 不连续屈服) 的金属材料, 为试验期间的 最大力.对于有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 在加工硬化 开始之后, 试样所承受的最大力.新旧标准中抗拉强 度的名称不变, 符号由 σb 变为 Rm. 断后伸长率 A 是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 Lu - L0 ) 与 原始标距( L0 ) 之比的百分率.对于比例试样, 即拉伸 试样的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的平方根的比值 k 为 常数, k = 5.